基于地方资源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设计

    李嘉伦 王嘉诚 许晓芬 仲建兰

    摘 要:本文结合本地域情、校情以及环境,针对性地开展自然、人文、历史、地理等多种类型的活动,以“教育+”模式为主体推动研学旅行走进县城,挖掘县域资源,设计县域研学旅行课程,深入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以永泰县云顶景区作为研学旅行点,依托其自然地理优势,通过实地调研,基于目标环图体系开发研学旅行课程,让学生在旅行中发现,发现中学习。

    关键词:研学旅行;县域研学;课程设计;目标环图;地方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9.2 文献标识码:A引言

    当今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学生课程的丰富性和实践性,并着力打造“教育+”模式。研学旅行正好作为教育事业的辅助契机,拉近人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2016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游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明确要求学校构建一套完整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基于此,我国各中小学校开始了各种探索和尝试。其中,福建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意见》进行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研学旅行基地的挑选、研学旅行路线的设计与实施、研学旅行工作机制的建立等,促进了研学旅行在福建省的落地与实施。

    “研学旅行”通过集体旅行、集体食宿等方式进行校外教育教学[1]。它以实践为基础,同时结合体验与互动,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活动。“研学旅行”这一概念的本质是校外素质教育,即让学生通过旅行游览活动进行认识、体验、感悟的过程,进而获取有益的知识[2]。研学旅行以寓教于乐的开展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获得更多精神层面的富足。中小学生可以在旅行中更加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与历史,增强地方认同感、本土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3]。

    目前,许多研学旅行课程缺乏设计规划、研学内容缺乏情景体验、研学旅行本质目标的偏离,使研学教育效率低、效果差。因此,其必须依托优质的地方资源,将研学产品的开发由“能开发”上升到“如何开发”的层面,从目的、要素和原则方面设计研学旅行课程。永泰县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其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进行产品开发,对于文化传承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丰富的旅游资源与较高的发展潜力为研学旅行的实施创造了可能性。因此,本文以中小学生为目标群体,以永泰云顶景区为研学载体,针对地理学科中的岩石、地形地貌、识图辩位等内容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鼓励学生做属于自己的“自然笔记”,记录下研学旅行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课程学习之外拓宽自己的眼界并增长自己的经历。因此笔者将该项目命名为“我行我踪——寻宝云顶”。一、以中小学为目标的研学旅行构成要素

    研学旅行以研学基地为载体,依托研学旅行设施和服务来实现教学目的,其本质属性是教育[2]。研学旅行的要素包括研学旅行项目、研学基地、研学课程、研学方案、研学教材、研学旅行的设施与服务6点。如图1所示,研学教材同研学方案相辅相成,构成研学课程,研学课程又与研学基地有机结合成为研学旅行项目,辅以配套的研学旅行设施和服务,最终形成切实可行的研学旅行产品。

    

    (一)制订研学方案

    研学方案是研学旅行具体实施时的指导方针,研学方案的制订必须根据目标群体的基本特点,针对各个年级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外实践活动,从内容质量出发为研学旅行以及研学课程的开展提供周密的计划及严格的规范。

    (二)编制研学教材

    研学旅行活动中每一项课程的开展,都需要相应的课堂使用的教材加以辅助,因此要进行研学教材的编制。不同于课堂使用的教材,研学教材的编制必须摆脱课堂教材的束缚,体现研学旅行的实践性、多样性的特点。在编制教材的过程中,不能使研学旅行教材变成旅游景区的宣传介绍或导游词,应该忠于课堂教材的要求,把握好课堂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点,使研学教材可以在课堂的基础上延展出去,應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

    (三)形成研学课程

    研学课程的设计是以研学方案为指导,以研学教材为依据,同校内课程相区别的活动。研学课程作为校内课堂的一种衍生形式,注重让学生“运用”。紧扣目标群体的研学方案设计,结合研学教材,确定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运用知识的方式,使学生在“运用”中具象化已知的知识,最终达到“学会”的境界。研学课程的安排也要根据研学基地或具体的研学情况进行调整,并根据年级、内容等要素进行差异化设计。

    (四)建设研学基地

    研学基地的建设需要依托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自然或人文角度提取研学要素,进行系统考察、科学规划,打造出能够承载学生的集体日常活动,满足学习、体验、实践、交流的综合性多功能研学实践基地。研学基地的功能需要根据其研学主题分类并有所侧重。一方面可以从当地的地理地貌、生物种类、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打造出以科研氛围浓厚,考察性强的科考型实践基地;另一方面可以从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人物传记、乡土建筑等方面入手,打造文化氛围浓厚,档案记载丰富的社科类研究基地。

    (五)完善研学旅行设施与服务

    研学旅行与一般的休闲观光旅行不同,由于研学旅行的“教育+”属性,对于旅行的设施与服务的要求必然是更为严格的。研学旅行的设施与服务主要需要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安全、饮食以及住宿等基础性设施应当满足教师和学生参与研学旅行活动的需要,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学术科研实践类的设备和场地,研学基地需要依据研学教育的需求,围绕其进行主题建设,根据不同研学课程的特征,设计能够满足研学教学目标的场地设施,并配备专业学术性的服务人员以满足学生的课程需要。

    (六)项目落实

    研学旅行项目的实施需要综合考量研学基地与研学课程的匹配程度,并针对研学课程目标群体采取不同的活动实践形式,安排不同于一般课堂的具体的活动行程。为确保研究学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为研学旅行的各环节提供充足、完善的设施和服务。

    对于研学旅行各要素的认定,研学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定义了一个研学项目的基础框架。研学课程的设计成果也能够为研学旅行项目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使设计者能够确定研究任务所需的基础和服务。

    综上所述,研学课程在项目的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永泰云顶景区的自然资源作为基础,将中小学生教材中的知识提取出来并沿用到实际的研学旅行中,设计出体验科普类的课程项目。二、永泰县域研学旅行资源的概况

    福州市永泰县作为县域旅游目的地,县内拥有的资源可以开发出多种研学旅行产品,涉及不同研学主题、链接不同学科,包括地理地貌研学、人文历史研学等多种主题,如表1所示。永泰县的研学旅行资源丰富,可以给中小学生提供较好的县域研学旅行资源并开展相应主题课程。如以地理学科为课程设计基础,可以利用云顶景区、百漈沟景区、赤壁生态景区等丰厚的自然地理资源为主线,设计一条研究地质地貌的研学旅行线路;若以历史文化为设计基础,可以通过串联起联奎公园中的联奎塔、三元祠等景点设计出基于状元文化的古色研学旅行线路;亦可通过将永泰下属各镇区的革命遗址有机联结,形成一条红色研学线路;若以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针对崇口古镇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永泰各乡镇进行开发,能够打造一条极具启发的建筑文化研学之旅。

    本文以云顶景区为研学活动的实践基地。云顶山景区包括花海梯田、天池草场、红河谷等花草峡谷景点,能够提供丰富的山区地貌、岩石矿物等多样貌的地理资源,以上资源都可成为研学旅行活动的内容。因此,本文结合七年级地理和科学课本内容为实例,以云顶景区为基础,基于目标环图设计地理学科的研学旅行课程。

    

三、基于“目标环图”体系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一)“目标环图”体系简介

    “目标环图”以目标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能够清晰地认知并构建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环图是打造“教育+”研学旅行模式的目标趋向、是驱动研学旅行顺利开展的目标理论基础[4]。笔者通过对研学旅行主题进行判断,把外部资源转化成教育资源,把教育资源转化成课程资源,把课程资源按研学场景分解为活动任务,转化成学生的研学成果,达成研学课程目标,如图2所示。

    

    1.教育目标环。

    教育目标环即育人目标,具体呈现为学生核心素养。包含了3个层面、六大核心素养、18个要素、3个子区块,如表2所示。

    

    2.课程目标环

    课程目标环即综合课纲,具体呈现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纲。以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4个方面作为子区块。

    3.教学目标环

    教学目标环包含3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4.要素环

    要素环体现为上述目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活动的设计。

    5.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是研学中心内容的精炼概况,居于课程的中心位置,体现当地资源的主要特色及由此引出的研学内容要点。。

    本文将通过对“目标环图”进行解构,依托云顶景区自然地理优势,以地理学科為出发点,设计适合中小学生的县域研学旅行活动。研学目标课程活动为“认识岩石、野外识图辩位”,考虑到小学、初中学生知识接受和完成能力,对任务难度有不同设置。而后,将研学旅行课程分别从小学、初中的地理书中提取出来,实现实践活动到落地成课的转变。

    (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原则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原则的确定需要注重研学旅行设计的核心是“教育+”而非“旅游+”,确保研学旅行不会成为纯娱乐活动,而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使学生能够有所学、有所得。因此,研学旅行的开发必须遵循以下6项原则[5]。

    1.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体现在整个研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将在云顶景区以小组的方式自主依靠工具进行活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2.探究性原则。

    探究性体现在学生需要依靠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的方式,利用指南针等辩位工具完成课程任务,而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都需要他们自己进行探索研究来完成课程。

    3.梯度性原则

    梯度性原则表现在课程的设计之初,为了符合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而专门选择包含“探险”要素的研学开展模式。

    4.融合性原则

    通过本次研学旅行,研学旅行课程同校内地理课程知识在交融中得到了体现。

    5.有效性原则

    课程的有效性需要通过研学课程结束后的任务得到检验,因此本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通过交流和日记习作的方式进行总结,进一步确保研学成果。

    6.安全性原则。

    本次研学实践基地选在基础设施完善的云顶景区,通过同景区的协调安排以及研学教师带队,可以有效地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云顶景区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过程

    1.课程名称

    本文将“我行我踪——寻宝云顶”作为此项研学旅行的课程名称,围绕地理学科,借助云顶景区自然地理资源开展一系列既有趣又充实、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云顶之旅。

    本次设计以七年级地理和科学课本内容为实例,探究组成地壳的岩石和地图的阅读两块内容。以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作为学术基础和教学载体,实地开展校外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认识岩石、野外识图辩位”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地理学科在实践中的魅力。此次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学生能够通过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实际经历,深入认识云顶景区的地理知识,培养拓展性思维。

    2.要素目标的设计

    要素目标是目标表述的基础内容、主要抓手,是由内而外解构目标环图的内在基础。

    (1)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来自七年级地理、科学课本,包含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地图的阅读)。

    (2)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依据选取章节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学生为主角进行实施,采用学生分组行动完成任务的活动方式,旨在让学生把控自己的课程走向,做自己的老师,创造出自己的个性化课堂,确保课程内容设计深层化,使课本知识通过实践而立体化。

    (3)基本技能

    目标是展现学生自主探究、善于发现、团队协作、尽职尽责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及严谨的求知态度和逻辑思维能力,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实施行为等。

    3.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是课程设计推进的实际问题,应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以及基础学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学会“会学”,贯穿活动全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完善学生的人格和精神。

    (1)知识与技能

    在“我行我踪——寻宝云顶”课程中,“认识岩石”部分的任务要点包括认识3~5种岩石,观察岩石颜色、形状、光泽度等;感受岩石粗糙程度;掂量岩石重量;用小刀或指甲划开岩石判断划痕和硬度;摩擦敲打后闻岩石的味道。学生通过寻找、识别不同岩石,掌握岩石的外观样貌、分类、特征等知识。同时,教师在研学过程中教学生使用放大镜、望远镜、小刀、画笔等工具,利用工具对岩石观察研究,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野外识图辨位”部分设计的关键在于学生在野外根据地图识别方位的过程和方法的运用,通过团队商讨判断正确的方向。此过程由教师带队,带领学生进入云顶景区,为学生讲解概况,确定团队形式进行活动,分发地图,到达各景点后在地图上标记,活动结束后根据各个小组的表现给予奖励。选出小组领导者发挥其管理调度能力、让团队成员各司其职,让学生意识到一个团队的重要性。另外,在野外以地图为基础通过运用指南针、地面植物的生长特征以及观测表影判别正确的方向,去提升学生快速思维、决策及沟通的能力,学习野外技能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主要体现在让学生“乐学”,通过体验性、趣味性足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并通过学习形成对人事正确的情感态度。

    “我行我蹤——寻宝云顶”课程为了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采用游戏式的“寻宝”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完成认识岩石、野外识图辩位两项任务,让学生通过工具找到景区内的各景点,可以根据学生组成的不同小组赋予活动不同的故事背景,增加学生的沉浸感。

    4.课程目标的设计

    从课程目标的角度来看“我行我踪-寻宝云顶”课程。一是以“寻宝”的模式认识各样的岩石并掌握不同岩石的特性,目标在于加深学生对岩石外观、分类、特征的认识;二是在探索景点的过程中分为地图上方向的判断和野外方向的判断两方面,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识图辩位能力以及方向感。

    (1)价值体认

    价值体认是在教师带领下,引导参与活动的学生遵循正确价值观,跳出学校课堂的思维定式。学生通过自主寻找认识实物、辨别方向,提高对观测、寻位工具以及地图使用的熟练度,加深细致观察、互帮互助、共同担责的体认,更直观地认识到在野外需要借助各种岩石地物植物的特征帮助自己做出选择。

    (2)责任担当

    责任担当在团队协作的小组活动中得以体现,根据组队情况锻炼学生主动作为、尽职尽责、互帮互助的意识。每个小组都存在一个领导者,领导者作为小组的核心人物要肩负起凝聚团队、共同作业的责任;各组员应当积极配合、互相鼓励,并提供自己的办法和计划,在相互协作下合力完成任务。

    (3)问题解决

    鼓励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迎难而上,敢于解决问题。在野外辨位中迷路时,学会利用身边可用资源如树墩纹路、指南针、罗盘、地图等,定位自己在地图上的位置,观察周边环境,或是向教师需寻求帮助,最后推断出正确道路。

    (4)创意物化

    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展较于普通课堂的开展,最大特色就在于体验感及自由度,此环境下,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够得到更好地锻炼,足够的选择空间也能够为学生的个人创意提供平台。本课程活动任务为在地图上标记云顶景区内的各个景点方位,标记景点的方式可以有创新,任学生发挥。可以是简单的打钩,也可以是景点的简单绘画。

    5.教育目标的设计

    教育性是研学旅行的本质属性,通过旅行游览的认知、体验、感悟过程,获取有益的知识[2]。从教育目标的角度来看,提升人文素养、培养科学考察精神、学会学习、锻炼责任意志、促进团队协作等是研学旅行过程中教育目标的实质体现。

    (1)文化基础

    “从课本中来,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锻炼其知识提取的能力以及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本课程选取七年级科学、地理教材中部分章节内容为文化基础,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岩石的外观、特征和分类,根据地图寻找方向并在野外加以运用。

    (2)自主发展

    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敢于担当、实践创新、勇于探究的素养。中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接受能力较强,活动的开展须考虑到其好动、活泼的特点。云顶景区开展地理科学相关考察活动,首先通过“探险”“猎奇”等野外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升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地的活动中学习野外探索技巧,培养其团队意识、主动探究、尊重自然,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

    (3)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的主导即为参与性和团队性,结合学生、教师、学校达成社会责任目标,也锻炼学生的责任担当、团队协作能力。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研学旅行主体,强化研学旅行目标,注重研学过程中的活动感与参与感。具体开展模式将进行学生分组,通过学生团队合作去达成理性思维、乐学善学、自我管理、问题解决等教育目标,提升自己的责任担当以及实践创新能力,以此健全完善自身人格,追求研学旅行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四、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

    完善的保障机制为研学旅行课程圆满完成提供更多可能性,保障机制的存在可以使研学旅行体系更完整、增加项目的可行性,合理的制度体系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一)组织保障机制

    组织的保障需要从政府出发,联合学校、旅行机构、家庭各相关者。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与各相关方做好沟通协调;学校应根据政府政策制订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计划,守住合作底线,掌握实施的主导权,根据学生和教育要求在课程设计上发挥主导作用,构建研学旅行常态化,避免“只旅不学”现象;旅行机构应该严格遵守政府颁布的研学相关政策与学校所提出的要求,做到对研学目的落实不偏不倚;家庭方面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对新的教学方式,积极参与并对此活动提供支持[6]。

    (二)安全保障机制

    学校作为最终活动的组织方要对研学旅行的路线、基地的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安全性有基本了解,详细的制订活动方案及应急方案;对学生、家长和旅行承办机构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签订安全责任书并购买意外保险,做好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与备案。同时,在研学旅行途中组织方应配备简易、齐全、便携的医药箱以备不时之需,时刻注意保障师生及组织机构的安全。研学旅行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各社会团体的协同配合,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另外获得永泰县云顶景区的相关管理人员的支持,能够为中小学生从进入景区到离开景区这段时间内提供“绿色通道”,并为他们在景区内的行动提供安全保障,以确保课堂安全展开[7]。

    (三)效果評价机制

    从结果角度出发,旨在研学旅行活动遵从“教育”为核心的理念。效果评价机制需要从研学的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示范性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一个合理的效果评价机制需要对研学旅行活动各个环节的参与者进行设计,建立各自的评价机制。例如,参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采取“自我参照、反思”的方法进行学生小组互评、学生个人自评、学生教师共同打分制等,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制定出综合的多元评价体系[8]。用以上评价方式作为考核和激励,以师生联合的优秀成果展示作为评选标准。同时开发网络支持体系,从线上线下对研学旅行全过程实时监测、督查。参考文献

    [1] 刚祥云,陈雅歆.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面临的问题及其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7(10):26-28.

    [2] 沈和江,高海生,李志勇.研学旅行:本质属性、构成要素与效果考评[J].旅游学刊,2020(9):10-11.

    [3] 张琰,杨稀莉.地方认同视角下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影响机制及发展对策[J].旅游学刊,2020(9):4-6.

    [4] 辛海超.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研学活动目标设计之我见[EB/OL].(2019-08-02)[2021-03-02]. http://www.xmlywhw.com/2019/yxztbg_0802/1107. html.

    [5] 研学头条.研学旅行|把握好这六大法则,就能提高研学方案的实操性[EB/OL].(2019-07-19)[2021-03-02]. https://zhuanlan.zhihu.com/p/74332873.

    [6] 邱涛.研学旅行失衡的表现、成因及矫正[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0(4):34-35.

    [7] 张明川,苟荣华.研学旅行安全事故的类型、原因及预防[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0(8):16-18.

    [8] 钟林凤,谭诤.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困境及其破解[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8(1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