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分析及应试策略浅谈

    吕胜强

    【摘 要】

    作文是历年中考语文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占分比例最大,含金量最高。每年中考结束,关注度最高的是中考作文题目是什么?“学生有没有话可说,能否写出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的话题。

    【关键词】

    中考作文 分析 策略

    中考是学子们九年寒窗苦读的最后检验,作文是中考语文考试的重头戏,它的成败不仅决定考生语文的分数,还对考生能否进入理想高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学生怎样才能在考试中旗开得胜呢?现结合2017年中考阅卷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近三年铜仁市中考作文命题

    2015年铜仁市中考作文题:初中三年,我们曾经亲身经历过、真切体验过、用心感悟过、努力珍惜过……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以“我体验到 ”为题,写一篇文章。

    2016年铜仁市中考作文题:一个微笑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微笑可以使生活更加美妙!微笑是一种生活态度,而态度,决定着一切!人生就应当如此。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微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7年铜仁市中考作文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为雨露点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为莲花点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为岳飞点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为鲁迅点赞……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以“我为点赞”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阅卷情况分析

    2017年作文满分60分。最高分56分,平均分44.6分,得分率74.3%,得高分(50分以上)的不多,得低分的也不少。从答卷情况看,还是让人堪忧,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学生说套话、大话、空话的很多,没有真情实感,有少数学生,就是把作文材料或阅读题文段的文字抄写几遍,凑成一篇作文。

    2.文体知识缺乏,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四不像”文章较多,现在提倡淡化文体,是指考试的时候考生选择文体比较自由,好多老师理解成写作文时不遵循文体要求,这是严重错误的。

    3.部分学生书写潦草、错别字较多,卷面乱涂乱画现象严重,更有少数学生开头一大段全是划了又写,写了又涂。

    4.文词不通,词不达意,生造、滥造词语较多,真是牛头不对马嘴。

    5.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使用不准确。例如行首不能出现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问号、叹号,行末不能出现前括号和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应占两格,有的同学通篇只有一个点号和句号。

    6.取材不当,思想不健康。譬如2017年作文,不少考生对点赞对象胡乱选择,竟然为“美女”“毒枭”“刘氏三兄弟”点赞。这类文章表面上表现的是一种不健康的现象,实质背后反映出部分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针对近几年中考优秀作文的特点和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作文复习备考。

    (一)关注生活,平时多训练学生写些真情实感的文章

    从近三年中考作文题目来看,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审题难度不大,未设审题障碍,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大,但学生却很难写出高水平的文章,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关注生活,关心社会、思考人生、留心生活的时间不多,因此需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捕捉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用贴近自然的文字多写属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二)心中装有作文评分标准,做到有的放矢

    从2015年至2017年的作文评分标准可知,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包括内容、语言、结构、书写四个方面,分五类作文给分,以下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可酌情加1—4分,加到满分60分为止。①感情真挚感人,有独特感受和体验。②立意新颖、深刻。③构思巧妙。④语言很有特色。有以下情况者,根据要求扣分。字数不到200字,0~15分;不到300字,0~25分;不到500字,0~35分。没有题目,扣2分。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3分为止。

    (三)积累词汇,巧用修辞,让文采飞扬起來

    要想作文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得高分,除了中心突出外,关键还得让文采飞扬起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词汇是写作关键第一步;练好写句基本功,巧用修辞是第二步,考场上写作文,不管时间如何紧迫,却不能着急,特别是在处理一些较复杂语句的时候,更要字斟句酌,尽量多用短句,巧用修辞,使文章有血有肉,让评卷老师阅读文章时犹如品尝龙井茶一般清香扑鼻。

    (四)选材要新,角度要小

    考场作文时,围绕中心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组合,角度要小,要能以小见大,切实做到“别人无的我要有,别人有的我要新,别人新的我要奇”,写别人之未想,想别人之未写的文章,让评卷老师为之震撼,为之动情,为之折服。

    【参考文献】

    【1】马新国,杨宝山,李亦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S】.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M】.沈阳出版社,2010

    【3】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国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叶澜.课程民革与课程评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国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M】.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2011

    【6】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至九年级语文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7】铜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铜仁市2013年中考质量分析及试题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