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导向边红玉

    侯少敏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导向的课堂目标、结构和评价。得出结论:体育核心素养通过三维目标形式为载体而呈现,体育核心素养是体育学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体育核心内容;体育核心素养注重从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修养三个方面来引领课程结构;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理解和反思,真正体现评价的激励和提高功能。建议:教师加强专业培训,深刻学习和落实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深入贯彻落实体育核心素养具体使学生获得什么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课堂导向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3-0024-02

    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2020年的健身主题是“推动全民健身,助力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次主题中深刻指出:“一个健全的人,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内涵,还要有健康的精神和强健的身体,要通过发展体育运动,以不断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与健康。”对健康高度的重视和深切的关怀,将全民健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新高度。在2020年疫情暴发的时期,习总书记始终要求“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几年,在人的全面发展道路上,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各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指示。核心素养是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于一体的综合能力形态,概念定义倾向于学科意义上的核心素养。体育核心素养在2016年提出的六大核心素养中所关注的是学生在体育学科的各方面培养中,注重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意识和习惯。通过阅读近几年体育核心素养相关文献资料,体育核心素养在顶层设计的领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重在探讨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课堂导向,为一线体育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实践参考。

    一、体育核心素养对体育课堂目标的导向

    (一)体育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目标设定

    在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三维目标与体育核心素养相辅相成,三维目标是具体应用在课时计划中,整体把握每次教学要完成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成就目标,并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水平、教学内容的难易、环境的具体情况等相互调整制定的,更注重导向自身运动能力和技能学习的完成。体育核心素养更具体地表达了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体育学科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哪些体育人文素养,在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安排中,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师以教学手段让学生获得的是什么,重视的是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内化。综上,体育核心素养以三维目标的形式呈现,体育核心素养是体育学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体育核心内容,只应用于体育学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更重视学生的内在状态和水平成就。

    (二)体育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目标实施

    体育核心素养是在学科育人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获得的哪些关键成就,在体育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体育课堂目标,应该通过三维目标设定出更加具体的学生水平成就目标。根据目标设定和实施,使学生掌握获得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能力,不是单纯概括地说了解某项体育知识、掌握某项运动技能,使学生获得体育课要具备的意志品质和简单的德育贯穿,甚至一学期下来,在目标设定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都未曾改变过。体育核心素养更加偏向于具体核心要点技能与体育品德上的关键能力。在目标设定上,例如其规定的掌握和运用选学体育项目的裁判知识和规则,运动的欣赏能力,都要通过教师设定教学手段和练习环节,来引导学生获得这种关键能力。那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过程中就要针对课堂内容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计划,将三大要素中的每一项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最终将“是什么”的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状态,成为“是什么”的人。

    二、体育核心素养对体育课堂结构的导向

    (一)体育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开始部分”

    体育课的结构是根据人在运动时的生理变化规律来确定的,人体运动从相对安静到工作状态,人体的机能水平从身体激活到保持较高水平,最后逐渐恢复的过程,将体育课分为开始、准备、基本和结束部分。体育核心素养在课堂开始部分导向更注重于学生身体的综合表现,规范学生的运动行为,养成良好课堂习惯和方式,通过固有的集合、整队等队列队形练习,将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健康行为,切实推动立德树人。

    (二)体育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准备部分”

    体育课准备部分的任务是将学生快速组织起来,通过简单的、专业的拉伸动作,使身体各器官和机能达到兴奋状态,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明确教学任务。素质教育是通过准备活动调动肌肉的协调性,获得更佳的运动能力和状态。体育核心素养导向使准备部分更加具有趣味性,激活学生的运动认知,为需要掌握的运动技能打下基础,使学生全身心地进入工作状态,且使准备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

    (三)体育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体育课堂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关键环节。体育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基本部分,选择适宜的练习内容,充分利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来践行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运动能力的提升,将三者置于解决复杂情景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整体发挥作用。不再是单单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而是注重从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修养三个方面来引领课程结构。例如将教授内容设计成模块式进行教学,单个模块重点学,多个联系模块综合学习,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践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四)体育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结束部分”

    体育核心素养未提出前,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往往是被忽略的,虽多次倡导放松拉伸的重要性,但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依据地去进行安排,犹如训练结束后的肌肉放松形式而效果不显。体育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结束部分,引导教师在此环节设置愉悦身心的拉伸、游戏等。不仅重视身体的放松,同时关注心理的放松,创建形式灵活多样的放松动作,实际放松效果明显,使结束环节成为体育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体育核心素养对体育课堂评价的导向

    (一)体育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评价方式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需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需要建立多元学习评价体系,倡导在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更加重视对学生运动能力、体育品德和健康行为的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理解和反思,真正体现评价的激励和提高功能。

    (二)体育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评价策略

    在評价过程中,不仅重视运动技能的评价,更要凸显对学生运动习惯、文化素养、体育精神、卫生、道德的评价,使评价的内容不再单一,也不只是在关注某一方面,或只强调运动技能的学习。从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既要有终结性评价,又要有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关注自我发展的能力。例如在评价中关注那些基础相对较差的,学习过程中态度相对较认真的,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代替形式的课堂评价小结,没有针对性和激励作用,只是简单的叙述。

    四、结语

    目前,在体育核心素养的导向下,一线体育课堂已经在逐步得到改善。核心素养的提出得到教育各部门的重视,从对顶层设计文件的剖析,到教科研的投入力度,再到进修学校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体育教研组内的研讨和监督,目前体育课堂呈现出了新气象。体育课各环节至关重要,环环相扣,都为教学目标服务,重视要使学生获得什么。除运动能力外,在外延上也开始关注学生文化素养发展、自身能力发展,虽效果还不显著,但是目标导向和趋势已经达成,只要一线教师不断提高和坚持完善课堂教学,依据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目标设定、课程内容、结构安排、评价机制的有效实施,相信一定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