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冯特特

    摘要: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设计是一项复杂性和系统性兼具的教学工作,优化小学高年级的数学作业设计,切实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需要得到高度重视。教师在具体的作业设计上,应重视作业的质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让学生参与到作业的批改和讲评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参与意识。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数学作业? 设计? 有效性

    小学数学到了高年级,难度明显增加。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根基,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的起点。所以,学好小学高年级数学对孩子今后的数学学习极其重要。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除了优秀的课堂教学外,课后布置高质量的作业也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把握和巩固。高质量的小学数学作业可以指导学生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养成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内容重复,学生负担过重

    教师布置作业只关注数量,忽略质量。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缺乏科学性,机械重复,为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大大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实际效果欠佳。从作业内容来看,重复练习过多,内容大同小异,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迫于教师的权威又不得不完成每天的作业,作业负担沉重,学习态度草率,使作业效果大打折扣。

    (二)作业难度统一化,忽视学生个别差异

    学生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发展具有差异性,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作业应该依据学生的学情,分层设计,因材布置,而是单纯地一刀切,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对于优等生来说,布置的习题缺乏挑战性,只能机械地重复地做着简单题目,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后进生来说,统一的作业难度又过大,既难以弥补基础知识学习上的不足,又易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统一的作业虽然给了教师布置作业的便利,但是无法根据学情对症下药,让作业慢慢地沦为一种形式,对整体教学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作业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

    多样的作业类型能够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多样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实践操作中,老师们给小学生布置的书面作业占很大分量,其他形式的作业少之又少。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实践操作性作业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创新及学习数学的欲望。实践操作性作业的缺失,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这一点和素质教育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单一的作业形式既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作业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陈旧

    如今大多数教师还是自己一人包办批改家庭作业。这样的作业批改方式一方面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耗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对作业的参与度不高,对作业批改后的工作草草应付。从作业讲评的情况来看,教师采取“一人包讲”的方式,讲评作业成了教师自己的事,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讲评方式只是让学生一味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对学生作业的評价比较片面,只重视学生作业的结果,缺少对学生解题过程的关注。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该包办学生的一切,作业的设计、批改、讲评应该完全由老师掌控,学生只要乖乖听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好了。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仍停留在简单的题海战术上,往往只要求小学生掌握书本中的死知识,而放弃对孩子实践操作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教师教学能力有限

    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能力薄弱,对课堂缺乏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难以在课堂内消化和掌握全部知识,只能依靠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来进行补救。另一方面,虽然教师们也能意识到作业设计存在种种问题,但是由于教师自身能力有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容易遇到障碍,不得不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作业类型单一,作业内容缺乏创新。

    三、小学高年级数学高质量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严控数量,提升质量

    在作业设计中,如果我们不做有效的筛查,光靠盲目地加大作业分量,无法取得预期的巩固效果。教师可以事先阅读有关的学习资料,选择高质量的题目,积累、选择典型例题讲解。我们在布置作业时,一方面要控制数量,而不是越多越好,舍弃重复机械训练的内容,实实在在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另一方面要提升作业的有效性,对作业进行认真的选择,提高作业的效果。教师在源头上把关作业,减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学生数学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作业内容设计多元化

    教师要学会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将作业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知识,与课本理论相结合,从生活实际出发去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数学知识的亲身实践者。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都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我们设计小学生数学作业时,要结合生活,设计多元化、生活化的作业,让孩子体会到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在布置课外的家庭作业时,我们还应该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笔记”,并把笔记作为家庭作业的一部分,按时检查和评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上课时聚精会神,认真听讲,记住每一处细节,同时也节省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不需要靠做大量的习题来回忆和巩固知识。

    (三)作业类型设计多元化

    传统作业多以书面作业为主,探究型和实践型作业较少,而书面作业多以计算题为主。机械重复的简单练习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少年到青少年的发展时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强,我们在作业布置时一定要考虑学情,设计多种类型的作业,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在实际教学生活中,教师除了布置必要的书面计算题之外,还可以安排团队作业、探究性作业和实践型作业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作业分层设计

    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能力都是不相同的,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会适得其反。在设计作业时,我们要依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在教师心中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针对数学能力强的学生,设计能拓展学生思维的创新性作业;一个层次是针对数学能力较好的学生,设计能提升能力的操作性作业;一个层次是针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困生,布置基础性巩固类作业。除了布置的家庭作业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对某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练习。这样,既节省了教师设计作业的时间,又提高了学生作业的效果。

    (五)改进作业批改和讲评方式

    传统的作业批改和讲评往往是教师“包办”,教师一人负责作业的布置、批改、讲评全过程,而学生只是被动去完成作业而已。为了节省时间,教师批改作业的方式往往是简单的打分或一个“阅”字,而作业到了学生的手里往往只是看一下对错就简单搁置,作业质量难以提高。教师应该跳出单方面批改作业的模式,可以采用小组批改、同桌互批、自我批改等形式,这样既能减轻老师批阅作业的负担,又能在批改过程中,促进孩子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错误,有利于事后积极改正。在作业讲评上,教师可以通过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讲评过程中来。例如采取学生代表讲评、组内讲评、同桌互评等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结语

    作业不仅是延续和深化课堂教学活动、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工具,同时是培养学生创新理念、合作能力和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策略。高效的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是一项复杂、系统的教学工作,又是一场在思想和实践上的革新。我们只有精心构思,合理搭配作业内容,方有可能让作业成为巩固学习成果、检测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欧阳文.小学数学作业现状及优化策略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7(22).

    [2]李艳艳.浅谈小学数学高年级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