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成功跨越小学数学“分水岭”
王善云
摘要: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它是小学数学的“分水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加强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尤为重要。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合理组织教学,创设张弛有度的教学环境;加强直观教学,化解教学难点;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有效化解三年级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下降这一教学难题,为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三年级?数学?注意力?课堂节奏?生活化
三年级是小学段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数学检测中得高分、满分的情况比比皆是,但到了三年级,班级的数学成绩则会整体下滑。笔者经历数轮小学一至六年级大循环数学教学工作,深刻感受到三年级数学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中的重要位置,可以说它是小学数学的“分水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三年级开始,学生成绩层次分布开始分散,学生的学习水平会出现明显的分化,差距被不断拉开。因此,加强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针对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注重知识迁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自控能力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注意力容易分散,而注意力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它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必要前提,是获得其他一切知识技能的基础。在小学阶段,教师应特别注意提升学生良好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注重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顺利达到获得新知的目的。
例如:在教“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借助于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笔者首先引导并帮助学生逐步解决课本的准备题,再结合“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逐步迁移过渡到“三位数乘一位数”上来。这样的迁移教学能很快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得新知识。
二、合理组织教学,创设张弛有度的课堂环境
注意力持续性较差是小学阶段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为此教师要合理组织教学,创设松紧有度的课堂环境,做到教学内容疏密有致,有张有弛。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的情境导入新课,在上半节课学生注意力基本集中并稳定的情况下,教师应抓住时机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接着让学生练习,教师则在巡视过程中耐心细致地加以指导,让学生在一种较为轻松的氛围里理解和运用新知。
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会在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中有所起伏,尤其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学生往往学习状态低迷。这个时候应让学生做个放松的游戏来调整他们的精神状况,或采用军训中片刻“站如松”的训练方式,强化学生的注意力,再进行系统教学。正是因为在课堂上合理组织教学且灵活运用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才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高度集中,从而合理有效地学习新知识。
三、加强直观教学,化解教学难点
小学三年级学生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其学习成绩不能仍停留在一、二年级主要借助直观形象来认识新知这样的水平上。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和直观教具,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从而有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例如:在“認识时间”这部分内容里,“时间经过了多少”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笔者并没有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完全理解时间经过了多少,而是通过出示时钟教具,直观显示从某个时间开始到下一个整点需要经过多少分钟,再显示从整点到下个结束时间需要多少分钟,最后把这两个分开的时间段所经过的时间加起来,就是要求的总共经过的时间段。通过这样的分解教学,有效化解了知识难点,逐步促使学生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三年级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没有真正建立,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去引导并加以培养。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积极的参与,仅有教师的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学,有兴致地学,并能将数学知识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取得学以致用的目的。新课标指出:应从孩子们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加强数学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将数学教材中那些与学生实际相差甚远的数学知识还原,以学生生活实践中相对熟知并具有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代替。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强化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为此,笔者常引导学生从他们的生活实践中选择题材,进行整理并提出问题。在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举例,以讲解数学问题。如在教学“归一应用题”时,笔者小试牛刀,由于题目中说的是汽车行驶速度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很难联系实际。笔者便在讲解前设计了另一个与学生生活实际关系密切的问题:“小华买3本笔记本用去了18元,按照这样计算,买5本笔记本需要多少元钱?”因为“要知道买5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必须先知道笔记本的单价”,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理解,而且学生在生活中也都具备这样的实际经验,因而在解答问题时得心应手。接着,笔者才让学生试着完成教材中的例题。有了之前的教学铺垫,大多数学生很快就解答出了例题中路程、时间和速度这一相对抽象问题。
又如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例题:“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在教学中笔者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他们自己去丈量篮球场的长和宽,并且让每个学生沿着篮球场的边沿走上一圈,告诉学生你走的这一圈的长度就是篮球场的周长。然后让他们自己通过不同的方式计算出篮球场的周长。学生有了这样的切身体验,他们对长方形周长的含义就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思维也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激活。
简而言之,三年级是小学阶段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重要转折时期,教材知识结构逐步向深度和广度引申,学生外向情感也不自觉地向内向情感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合理组织教学,做到张弛有度,由直观教学入手,化解教学难点。同时,对学生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等行为,教师要注意并及时纠正其不良习惯,从而有效化解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下降这一教学难题,帮助学生成功地翻越小学数学的“分水岭”,为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兆民.浅谈如何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意法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121.
[2]庄园.浅议如何让数学更加生活化[J].成功(教育),2013(06):224.
[3]彭守富.勤于动脑?乐于探索[J].新课程学习(上),2011(01):169.
[4]魏晓江.探讨以喾一为中心的“支架式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6):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