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自己 成就他人

    王金莉

    摘? 要:教研活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至关重要。文章提出了开展教研活动的一些策略和建议,以大力推进教研组建设。

    关键词:教研组建设;教研活动;教学质量;课堂教学

    教研活动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研组是最基层的教研组织,负责组织本学科的集体备课和市、区、学校安排的教研活动。教研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科组建设,推进教研组工作的开展。笔者作为学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组长,带领全组成员,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教研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简单介绍教研组建设的六点做法。

    一、积极参加学习培训

    外出学习培训的教师要及时消化培训内容,教研活动日传达给组内所有教师,做到学习内容共享。教师带着任务去培训,学习时就特别认真,并注意留存学习资料,以备自己再巩固吸收,最大限度地把所学内容分享给大家。例如,教师A去临沂市学习归来,与大家分享讲座内容。我们借鉴济南市市中区的做法,开发了校本课程《影领人生》,同时经常登录拓普教育云平台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资源。又如,笔者和教师B去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学习,回来交流了报告《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组内成员学习后交流了怎样制定教学目标,怎样制定评价任务,怎样设计教学活动,把学习理论与具体操作结合起来,让教学设计更加明确、具体、可行。再如,2018年笔者参加了山东省“互联网 + 教师专业发展”省级工作坊现场会议,回来在组内交流了对话式教学法、“六有”评课法,以及针对新教材使用的方法指导。

    二、严格实施定时、定点、定主题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主题多样,方式不一,作用明显。教研主题有学校教研工作会议传达,外出学习汇报,备课、磨课课例打造,新教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交流等;强化集体备课、周前備课意识。

    三、把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在认真研读《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学习主体确定教学要达到的目的。教学目标是对《标准》的具体落实,教学目标要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标准》不能直接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因此,准确理解和把握《标准》,将《标准》转化为教学目标是每位教师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我们要提升对《标准》的解读能力,力求把它下沉到课堂中。

    四、组织学科组教师开发校本课程

    笔者所在学校提出了“113 + 节日文化”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要求,学校特意召开全校的课程开发研讨会,并购买了课程开发的相关书籍。据此,笔者组织学科组教师开发了校本课程。在组内召开专门会议,对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指导思想、做法和要求等做出了具体规定,特别强调了校本开发的具体要求。至今为止,我们共开发了16个话题的校本课程。

    五、注重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力求双赢

    为了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在学科组内实施了“青蓝工程”。结合学科组教师情况,制定师徒结对计划。结对教师平时指导互学,有课堂大赛教学视导等大型课堂教学活动,组内所有教师都会全力以赴给参赛选手以最大的帮助和指导。

    六、注重磨课、评课,打造高效课堂

    每学期都安排全部或者部分教师进行公开课、观摩课教学的磨课、评课活动,把教学理论、教育理念下沉课堂,把教学模式研究应用于课堂,并且形成了重在找不足的优良教研传统和氛围。每学期都能打磨出几节典型课例。2019—2020第一学期五位教师打造了代表课:“关爱他人”“与世界深度互动”“诚实守信”“爱在家人间”“推动和平与发展”。“诚实守信”这一课例,引入第七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窦兰英的视频,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一新闻事件的阅读、理解、归纳与提升,自然而然引出课题。通过走进诚信、感悟诚信、践行诚信板块引导学生理解把握什么是诚信、诚信的意义和怎样做到诚信。最后,运用“我国诚信体系建设日渐完备,你打算怎么为建设诚信社会、诚信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进行拓展延伸,并用诚信宣誓的形式激发学生践行诚信的责任感。

    新时代背景对道德与法治课提出了新要求。求真务实、狠抓课堂教学的教育大环境是学科组努力的基石,学校浓厚的教研氛围是学科组硕果累累的肥沃土壤,团结和谐、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风气是学科组快速发展的内驱力。我们在帮助他人中成就自己,体会生命成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胡进,黄冬芳,王耘. 基于学业标准的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聚焦学生核心素养[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9(1).

    [2]耿亚彬. 追求精致和谐? 提升教研效益:“微管理”引领下的政治教研组建设[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7).

    [3]张亮. 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