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趣味阅读 深化古文理解

    楼琳

    当下,文言文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群文阅读课《斗》应运而生。笔者以“斗”为话题,引入《猫斗》《蛙和牛斗》两篇文言文,带领学生在趣味阅读中,深化对古文的理解。具体内容如下。

    【教学目标】

    1.理解文言文的意思,积累、背诵文言文。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用朗读、表演等方式感受两猫相斗的激烈场面。

    3.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和韵律,感悟“斗”的智慧。

    4.对比品悟《蛙和牛斗》,深化“和”的文化。

    【教学过程】

    一、释题揭“斗”

    1.导入: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猫斗》。通过学习单,老师发现有5名同学认为课文中的“斗”的读音为dǒu,有18名同学觉得它读dòu。谁能说说你的理由?

    2.想象:看到这个题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3.思考:你觉得猫为什么而争斗呢?

    4.朗读:同学们的想象力让老师佩服。大家带着激烈、紧张的心情再来读读课题。

    二、初读检测

    1.正音:刚才老师把大家学习单上不确定读音的生字和词语汇总了一下。谁能帮帮我们?有5名同学不太确定“耸”“逐”这两个字的读音,现在会读了吗?请你在课文上给原先不确定读音的生字标上拼音,把句子连起来再读一读。

    2.授法:还有15名同学不太明白“逐之”“久之”“耸毛竖尾”“四目对射”的意思。平时,你遇到不明白的词语该怎么办?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朗读:现在请你用上这个法宝,先把课文读正确。

    4.展示:预习时得到三颗星的同学请起立。谁愿意把自己预习时读得最好的一句给我们展示展示?(出示全文)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5.再读:面对这样一篇语言简洁、篇幅短小、讲究音律的文言文,你能带着自己的感觉把它读好吗?和同桌一起试试。

    三、品读《猫斗》

    1.布置任务:读着、听着,觉得自己已经慢慢读懂了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我们来比试比试。

    2.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四人,一起找找文中猫斗的过程,填写下面的表格。

    [文中我听到 让我想到 (词语或句子) 文中我看到 让我想到 (词语或句子) ]

    (2)推选两人配合表演猫斗的过程。

    3.交流:小组上台交流表格内容,关注要点。

    ◎要点一:斗声

    (1)“鸣”就是——(叫)

    (2)“呼呼而鸣”短短四个字,让你们想到了这么多,感谢你们小组。其他小组还能想到什么吗?原来谁叫得响就是谁能赢得胜利,占上风。

    (3)让我们一起读读,二猫“呼呼而鸣”,它们看似在相互嘶叫,其实是在斗。斗什么?(板书:斗声)

    ◎要点二:斗势

    (1)它们还在斗什么?继续我们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这可有点难表演了。你们组派谁来演?(生表演)演得如何?哪儿不行?(生评价)我看你眼珠都快瞪出来了,你们四目对射,射出的是什么?(怒气、杀气、霸气)

    (2)是啊,射出的是对彼此的仇恨。这是在斗——(板书:斗势)短短的十二个字让你看到了两只怎么样争斗的猫?

    (3)斗了声音,又斗了气势,它们还是难解难分。接下来如果你是白猫,你会怎么对付黄猫?

    填空:白猫( ? ? ),黄猫( ? ? )。

    (4)我们想到的这一幕幕,作者只化作两个字:久之。明白它们是什么意思了吗?多久?(过了很长时间)

    ◎要点三:斗志

    (1)这么久的争斗,最终孰胜孰败?你是从哪个字找到依据的?(退、逐、走)请你仔细关注它们的动作。

    (2)白猫是怎么到屋子里去的?是慢悠悠地走的吗?你是怎么理解的?(生答)是啊,白猫若真“走”,不就被黄猫追上了吗?理解得真准确。瞧,这就是“走”。(出示甲骨文“走”)看懂了吗?“走”在古代是什么意思?(跑)

    (3)有一句古诗我们一定记得。(出示诗句)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唐·杜甫《石壕吏》

    小结:一个古今异义的“走”字,让我们读懂了结局,也读懂了故事。二猫相斗,一白一黄,一逐一走,一进一退,就像拔河,不相上下之际,要想赢得最后的胜利,最终得靠什么?谁有坚持到底的意志,谁才能斗到最后。(板书:志)

    四、拓学《蛙与牛斗》

    过渡:黄猫凭坚韧不拔之志赢之,借锲而不舍之志胜之。所以,两者相斗,意志坚定者必能斗赢,对吗?让我们去看看另一则“斗”(出示《蛙与牛斗》),你还会如此肯定吗?

    1.讨论:大家读懂了吗?意志坚定者必能斗赢吗?为什么?

    2.思考:相同的主题,不同的角色和结局。此时,你想对青蛙说些什么?

    3.总结:斗需要意志,更需要智慧!(板书:斗智)二猫相斗,必有一伤;二人相斗,往往会两败俱伤。希望生活中的我们少些争斗,多些和气、和善、和谐、和睦。(擦掉“斗”,板书:和)

    【教学思考】

    一、忌互文中的“乱投医”

    设计教学环节时,笔者为了丰厚文本,丰厚“斗”的意蕴,曾努力寻找与《猫斗》相对应的文言文,发觉与“斗”相关的文章并不多。选择《蛙与牛斗》一文作为拓展阅读的对象时,笔者没有过多地考虑 “斗”的含义,只见字面之“斗”,未见背后的真意。《蛙与牛斗》中的牛从未想过要与渺小的青蛙斗,青蛙的“斗”是一厢情愿的假想,是自以为是的狂妄,是莫名其妙的毁灭。而牛则一直是一个被羡慕、嫉妒的假想敌。它们的“斗”与黄白二猫的“斗”,有着天壤之别。其种类不同,斗志不同,斗趣不同,斗义更不相同。再次设计时,可以尝试以“斗智”为主题另寻篇章,以求“和而不同,斗有思辨”。

    二、忌拓展里的“假新意”

    为了使浅显的语言文字更饱满,笔者在设计教学时曾不断地寻找、挖掘与“斗”相关的新焦点、新角度、新立意,以为只有引出学生不知道的内容才算是有拓展,发掘学生不明白的领域才算是有新意,给予学生初学的材料才算是有提升。其实不然。真正的拓展应该是从学生原有的认知中来,到学生能接受的事物中去。所以,当课堂上出示几联诗句时,学生由兴致勃勃到一脸懵懂,直到最后彻底迷茫。学习的热情也由高涨到低落。这一切源于盲目的求新、求异。

    在今后的教学中,若要进行拓展,可以寻找与古文“走”字有关的课内诗句,或者换成“飞沙走石”之类含有“走”的成语。这样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感悟文言文中的字词,更能減少学生对文言文的距离感和陌生感。

    文(文言文)不在难,文(互文)不在新。文言文教学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除了此类有趣味又短小的文言文,教师还可以尝试更有内涵、更有深意的文章。

    (浙江省义乌市幸福湖小学 ? 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