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现状研究
成建红 任晨宇 刘怡均 于航
[摘 要]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对高校新生适应性的界定与构成、高校新生适应性问题的表现、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主要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目前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指出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是解决高校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关键。研究期望为今后的新生适应性教育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高校新生;适应性;适应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6-0032-04
高校新生适应性(也称为大学新生适应性,文中的“高校”与“大学”属于含义等同的词语)是属于个体社会化范畴的概念,新生在环境适应的过程中不仅要承担社会延续的自然继承者角色,更要肩负作为社会开拓者的准备工作;他们是承担技术革新、观念更新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后备军[1]。大学阶段是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在身心发育、知识积累、个人能力培养等方面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完全走向社会、独立承担社会重任的准备期[2]。对于刚刚成年的大学新生而言,对大学各方面的适应性不仅对其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会进一步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及对社会的贡献。因此,做好高校新生适应性的研究,不仅能够有效掌握高校新生对在校学习、生活的适应程度,而且将有利于为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及可行性方案。
一、高校新生适应性的界定及构成
新生适应性是一个广义而多维的概念,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新生适应性没有统一的界定,学者们多是依据各自的理解及兴趣对此加以概括。比如陶沙[3]用生命全程发展观来探讨大学生入学适应性问题,认为大学新生入学后,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角色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会根据新环境提出的要求客观地认识并从行动上积极地调整自身状态,以形成与新环境的协调关系。裴学进[4]认为大学新生适应性主要是指新生在进入大学后,要经历生活调适、学习调控与心理调整,同时完成城市社会化、个人全面发展、消除自卑心理三大方面的挑战。李晓彧[5]等将大学新生适应性界定为大学新生在生活、学习环境发生变化时,通过主动顺应、调控和改变环境,最终达到认知和情感上的平衡,产生符合外部环境要求的行为。
对于新生适应性的构成,学术界目前也没有统一的结构体系予以规范。西方学者关于适应性的研究焦点分别集中在认知适应性、角色适应性、人际技能与职业适应性等具体领域。比如Hilary Gerdes[6]等从期望值与实际值对比的角度对大学新生适应性进行了跟踪调查。Huebner[7]等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影响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几个基本要素:个人条件、家庭背景、大学制度等。而国内大学新生适应性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90年代后逐渐增加。随着新世纪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逐步开展,我国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比如赵富才[8]认为大学新生适应性包括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的适应状况。陶沙[3]在大学生入学适应性的相关模型中提出了五方面的结构因素,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环境的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五个方面。
二、高校新生适应性问题的主要表现
本次问卷调查针对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2018级新生共下发问卷450份, 回收420份, 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3.3%。调查对象中,男生和女生各占40.0%和60.0%, 独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各占62.8%和37.2%。问卷主要围绕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和社交适应性等三大方面展开。
刚刚经历过若干年寒窗苦读的大一新生,离开家乡熟悉的环境及家人的悉心呵护,身处大学崭新而陌生的环境,一部分学生能较为轻松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但大部分新生在入校伊始即产生诸多疑虑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活、学习的不适应和群体社交能力的不足等方面。
1.生活表现不理想
调查结果显示,近半大学新生会表现出包括自理能力不足、个人卫生习惯较差、作息时间不规律、体能欠缺、因恋家而产生情绪波动、因水土不服而出现健康问题等大学生活不适应问题,还有新生因离开了父母与老师的近距离监管而沉迷于电子游戏、网购、追星之中等。因生活环境变化而影响奋斗积极性的学生不在少数。调查发现,62.3%的学生曾设想过在大学期间认真考虑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但实际努力不够;3.8%的学生努力过但无明显结果;只有30.4%的学生坚持为此付诸努力。
2.学习表现不理想
大学教育更加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往往使历经中学填鸭式教育的新生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高校的教学模式、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新生对大学的学分制、选课体系、班级管理、课程教学方式十分陌生,又缺乏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加之有比高中学习难度更大的大学基础课程,这就极易导致新生出现种种学业问题。关于上大学后感觉最不适应的方面,有57.8%的学生选择了教学方法,19.0%的学生选择了班级管理。此外,有61.4%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最需要的帮助是“学业指导”,其次是“自我调节”(达到了57.9%)。同时,新生面对大学丰富的课余生活难以合理安排时间,无法有效兼顾学习与课外活动。在被问及对自身目前大学生活的评价时,有36.1%的学生认为“时间管理欠佳,学业受到一定影响”,32.6%的学生认为“很充实,但充满了挑战”。此外,部分新生对就读专业缺乏正确认识,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和对立态度,继而影响其后续的学业发展。
3.社交表现不理想
大学新生多为独生子女,处在性格叛逆阶段,其行为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包容、体谅他人之心,容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同他人发生摩擦甚至冲突,受到伤害后又倾向于自我封闭。理想大学同现实生活的差距也往往会导致一些新生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在情绪管理方面,有45.9%的学生认为自己“处在快乐与紧张中”,37.3%的学生认为自己“按部就班,较为松弛”,而认为自己“烦躁压抑”和“无聊郁闷”的学生各占8.4%。据我们初步统计,环境变化、能力缺乏等因素使得大学新生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约十分之一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三、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有效开展的主要途径
高校适应性教育是指高校针对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现象,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对他们施加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自我适应与超越的教育影响,使他们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重建平衡,与大学生活达成协调并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9]。吴颖梅[10]将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称为始业教育,将其定义为大学为了使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而进行的准备性教育,认为这是大学生认识学校、了解学校,特别是掌握专业的要求,也是端正专业思想的最重要的环节。孙宇伟[11]认为大学生入学首日教育是指学校对大学生心理所施行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系统的影响过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开端和关键环节,能够使受教育者养成教育者所期望与要求养成的品质。目前国内关于高校新生适应性的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了一定的发展,高校对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强。国内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主要形式和途径有以下几个。
(一)开展入学前教育
即高校在新生入学前所开展的大学预备期教育。大多数高校在邮寄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会将学校概况、入学须知、经济困难生资助政策、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读书活动等送达新生手中,也有部分高校会通过诸如拍摄“我与大学”的视频、讲述“我与大学”的故事等方式增进新生对所上大学的了解和感情。还有高校通过官方微信、微博等手段为新生及家长推送校园信息,与新生建立联系,解答分班、住宿、助学金等新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目的是在其入学前增进其对大学生活的了解,为其在入学后尽快适应学习生活、顺利进入角色做好前期铺垫。
(二)开展入学教育
即高校在新生入学1~2周内对新生开展的有关教学、学工、后勤、医疗、图书馆等学校管理系统的重点事项进行介绍。各大高校通常会结合军训开展一系列讲座,包括纪律规范教育、安全教育、专业教育等,力求引导新生调整自身状态,尽快适应大学新的环境,为更好地接受大学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开展全过程心理辅导
即高校在新生入学后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团培、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活动引导新生克服心理问题,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新生解决实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随着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逐步开展,高校对于新生心理状况的关注度正日渐提升,心理辅导相关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中。
(四)开展学业指导
即高校在课堂授课之外,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网络服务平台、朋辈互助项目、一对一咨询等方式为新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业辅导。有些高校通过设立由学生志愿者管理的学生工作站,开展全方位的学业咨询工作,为新生发展提供助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开设家长平台
加强家校共建目前已经成为高校提升学生工作水平和成效的一项重要工作。除了入学期间的家长见面会,许多高校鼓励学工系统建立家长QQ群、家长微信群,以加强与家长的密切沟通。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与发展,部分高校还通过官方APP开辟家长平台,为家长提供学生的课表、学籍、成绩、医疗状况等信息,以便家长更好地掌握孩子在校情况,进一步加强家校对新生的共管力度。
(六)开展思政教育
进入大学后新生將独立面对众多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缺乏辨别力的新生难免会因受到不良影响而感到迷惑与彷徨,继而影响情绪管理和学业进程。因此,国情教育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已成为当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课。目前各大高校正通过日益丰富的哲理教育、国情教育、人文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担当精神。
四、目前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中学与大学教育方式的差异性重视不够
众所周知,国内的中学教育主要为应试教育,高三阶段又以难点突破的“题海战术”为主。校内各科教师轮番督促,校外家长又悉心陪护左右,这种环境催生了高中生的被动填鸭式学习、圈养紧盯式学习、知识点细节化学习等现象。而大学学习具有自主性强的特点。高校特有的学分制管理、选修课体系、百人课堂、大量的课堂学习内容、自由的班级管理方式时常令初入大学的新生们感到不知所措,不知为何学习、如何学习。部分新生往往需要经历一个学期的摸索,直到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才陡然醒悟过来。虽然社会普遍认同中学与大学的教学环境存在差异,但大学内外缺乏特别有针对性的衔接措施,社会以硬着陆方式面对两套教育体系接轨时产生的新生不适应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大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不及格率及学业预警率普遍较高。
(二)适应性教育流于形式
面对大学新生日益增多的学业压力及心理问题,大多数高校在新生入学的前两周开展入学教育工作,但从目前高校入学教育的形式来看,大都以讲座为主,场地选择礼堂或运动场馆,上千人的课堂,教育时段集中,各类信息量大,尽管内容很重要,但针对性却不够强。学生也因对入学教育的重视不足,对满堂灌的内容感觉枯燥而导致其教育效果不佳。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学长的经验交流会中,多数新生似乎不知学长所云。诸如此类的高校适应性教育对新生的帮助效果并不明显。
(三)高校信息公开程度不够
2010年9月,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极大地推动了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但由于学校内网的设置使得外界难以全面了解学校关于人才培养的相关信息。家长和考生因不能有效地从学校官网了解诸如专业设置、学生培养、学术发展等情况,填报高考志愿时往往是望文生义,缺乏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学业问题的预判。而高校网络环境对外相对封闭的特点也使得新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缺乏来自社会、其他学校的监督与交流,造成外界对高校的认识不够深入,家长对新生情况掌握不足,从而无法有效提供来自家庭的辅助教育。
五、优化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意见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学说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若想真正地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就必须把新生置于社会大环境之下,抓住主要矛盾,协调好新生同周围事物的关系。
(一)做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是解决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关键
大学环境同新生所熟悉的中学环境有所不同是高校新生出现不适应现象的重要原因。建议中学教育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考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高校在新生入学前后加强对大学教学体系认知的教育。此外,高校在新生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应特别关注新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特点,培养和任用富有学生工作经验的班主任、辅导员、基础课教师队伍,深入新生班级、课堂,使新生逐步适应大学教育教学环境,为其提供软着陆的平台。
(二)以新生需求为导向,提升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新生适应性教育需要基于理论却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育环节。这就要求适应性教育应做好相关师资的配备,时间、场地的选择,效果评价等问题。教育的内容应当既有广泛性、普适性,又有针对性、阶段性、可持续性,以帮助新生尽快培养对大学的认同感、归属感,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切实提高适应性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三)提高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精准性是实现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袁利平[12]认为,一流大学所输出的人才不应仅仅是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储备的人,而应是集知识、能力、思维与责任担当为一体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就应当从新生入学的那一刻开始抓起。根据新时代对全面发展人才的定义及要求,一流大学首先应当注重对新生自我能力的培养,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其领导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国际化视野以及责任与担当意识。大学教育应结合专业教育形成一套帮助新生从站起来、走起来到扛起来的系统化、科学化、精准化适应性教育体系,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加强从实践中获取真知灼见能力的培养,使培养的学生未来能够面向全球参与竞争,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
六、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日渐扩大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倡导以本为本的政策背景下,社会对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因此,针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研究应当不断深入下去,以促进大学新生在人生的新起点上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出坚实的第一步,进而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真正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黄磊.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10(7):177-178.
[2] DAHMUS S,BERNARDIN H J.Student adaptation to college questionnaire [J].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2(3):139-143.
[3] 陶沙. 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1-87.
[4] 裴学进.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调适方法[J].中国学校卫生,2006(2):161-162.
[5] 李晓彧,王有智,王文霞.大学新生适应性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11):1354-1356.
[6] HILARY G,Brent M. Emotional, soci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retention [J].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4(3):281-288.
[7] HUEBNER R A, EMERY L J, SHORDIKE A. The adolescent role assessment:psychometric propertries and theoretical usefulness [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2002(2):202-209.
[8] 闫建亮.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规范化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15.
[9] 赵富才.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4):397-399.
[10] 吴颖梅.大學新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90-93.
[11] 孙宇伟,蒙象飞.大学新生入学首日教育探索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8(11):76-78.
[12] 袁利平.顾明远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思想初探[J].教育学报,2018(3):55-64.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