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恋地空间:2018-2019年泰国类型电影创作现状

    章文哲

    

    2018至2019年,泰国电影创作呈现出多类型齐头并进的趋势,在青春、爱情、动作、恐怖和喜剧片领域均有佳作。全国电影年度总票房维持在65亿泰铢左右。①泰国本土电影票房规模、外国电影票房规模分别约为21亿泰铢、44亿泰铢,各占全年总票房的32%、68%(如图1)。从泰国电影的票房表现上看,泰国观众最关注的影片依然是以青春、爱情和恐怖为底色,杂糅不同电影类型并且能够折射当代泰国社会发展的影像符号,反映当下泰国都市生活的影片。在市民社会、官方政府和王室集团三方博弈下,泰国电影始终在寻找表述当代泰国社会的影像空间边界。此外,若以外来者的视角重新观看并想象当代泰国电影中的影像空间,会发现影像空间中有着明显的恋地特质。恋地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牵绊情感,在段义孚倡导的人文地理学中,恋地情结(topophilia)并非严谨的学术概念,而是意在为人类与物质环境之间的情感关系提供一种分析渠道。[1]恋地空间的提出则是为了借用人文地理学的概念来扫描构成类型电影影像空间诸元素之间的情感关系。

    近年来,泰国类型电影在创作上呈现出较为密切的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联。通过影像空间对电影元素的整合,该关联具体呈现为青春、爱情、恐怖和纪录等主要的电影类型元素在杂糅过程中统一流露出的建构地理标识意识。在大多数泰国类型电影中,突显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空间特质,成为其创新的新表征。泰国电影影像空间中的恋地特质表现为一种连贯的在地文化彰显策略和抒情特质,旨在通过类型化的故事折射出当代泰国众生相。此外,泰国类型电影回应社会问题和时代热潮的方式表现为直面症结所处的环境,通过场景、场面调度、剪辑节奏和色彩影调等方式,尽力描摹出情节之外的微妙情感。

    一、青春情怀建立维度

    泰国青春电影的生产伴随着对流行文化、性别问题和时代特征的融合,由此形成的青春情怀体现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活在当下的处世观念。聚焦泰国青春电影会发现,遍布青春情怀的影像空间正成为泰国观众消费时尚文化、寻找身份认同、重建历史记忆和缓解焦虑情绪的重要对象。当前,泰国青春片以“泛亚叙事”、国际面孔和类型分工为主要创作策略,试图打通都市和乡镇、职场与市井、境内与域外之间的边界,立足亚洲构建出具备全球景观的泰式青春情怀。查亚诺普·布恩帕拉科布(Chayanop Boonprakob)①延续着自己在青春爱情片上的创作,新作《友情以上》(查亚诺普·布恩帕拉科布,2019)在叙事策略和角色选择上,依旧延续着泰国青春爱情片中惯用的“泛亚叙事”和国际面孔策略。平采娜·乐维瑟派布恩(Pimchanok Leuwisetpaibul)、奈哈·西贡索邦(Naphat Siangsomboon)和杰森·杨(Jason Young)的主演组合,进一步折射出泰国电影工业在调和观众期待和艺术创作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团队模式。此外,查亚诺普·布恩帕拉科布、纳塔吾·彭皮里亚(Nattawut Poonpiriya)和納瓦彭·坦荣瓜塔纳利(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等泰国青年导演日渐成熟,借用类型电影的语汇关注并表达着当代泰国社会众生相。纳塔吾·彭皮里亚在拍摄完《天才枪手》(纳塔吾·彭皮里亚,2017)后,又创作了一部关于泰国LGBT群体的四集短剧《我的故事》(I stories,2018)。身为编剧和导演的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在创作了《下一站,说爱你》(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2009)、《亿万少年的顶级机密》(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2011)、《爱情3*7》(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2012)和《恋爱诊疗中》(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2015)等青春爱情类影片后,在2018年创作了关于泰国偶像团体BNK48的纪录片《BNK48:女孩别哭》(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2018)和关于走出失恋情绪的爱情片《时光机》(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2019)。

    《时光机》为泰国青春电影提供了别具一格的青春回忆形式。影片并非对畅销书《断舍离》的直接改编和翻拍,而是围绕减法生活的观念,讲述陷入生活危机的小琴试图通过舍弃旧物来走出困境的故事。影片将极简生活理念设置为小琴走出亲情、爱情和友情困境的动力,巧妙借用了畅销书传递的一种流行生活方式,并将其视作一种化解当下泰国青年迷茫焦虑情绪的治疗方式。影片为多元观念提供了检验场所,同时,影片的影像风格在断舍离观念的感召下,呈现出沉静、素朴和简约的日系审美风格。平稳影像下暗藏着现实生活中的汹涌波涛,借由女演员茱蒂蒙·琼查容苏因极其克制内敛的表演方法得以呈现。

    泰国青春片对跨国场景青睐有加。一方面是因为场景时空上的转换能缓和类型范式所带来的审美疲劳,借以他乡风光反衬家乡风景;另一方面则可视为对在地文化的唤醒尝试,唤醒泰国民众对地方文化的认同与依恋。《离别心事》(空德·扎度蓝拉密,2019)不同于青春爱情片《伦敦糖果》(2019),后者是近年来泰国类型电影跨国创作的代表,前者则一反常态,对家乡和他乡抱以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离别心事》以女孩Sue在等待前往芬兰留学的假期生活为主线,讲述Sue为了与故乡和往事告别而陷入迷茫情绪的青春故事。为捕捉青春少女的心灵特质,影片刻意放缓影像节奏,选择突显惆怅迷惘的镜头调度风格。《离别心事》剔除了Sue与众人告别之外的其他支线事件,聚焦Sue告别、道歉、和解、释怀和容忍之后的情绪转化与个人成长。同时,写实风格的场景布置也折射出不同角色各自代表的家庭困境和社会问题。影片中的每一位角色都怀揣着各自的青春伤痛记忆,如Belle父母离异、Sun的异装癖秘密、Mew的难言之隐,但影片采用相对封闭和静止的镜语系统,通过大量固定镜头展示角色之间的纠葛和矛盾。在沉静和舒缓的影像节奏中,影片将对Sue的家人和朋友的经历讲述置于景深处,极为克制地呈现出一幅既丰富又集中的惆怅青春画卷。

    二、爱情光晕填充底色

    聚焦当代泰国人生存环境之惑是爱情片近年来叙事重心偏移的一大特征。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状态往往暴露出不同人所处环境的利弊。表面上看,泰国爱情片的创作依旧延续着欢喜冤家和都市职场闯关的杂糅叙事模式,但实际上爱情的发生与结果都离不开主角不顾一切走出舒适区、迈入陌生环境的设置。无论是两位主角各自从失败的恋情中走出后找到真爱,还是一位主角走出单相思的苦海,从而抵达爱情的彼岸,角色情感关系上的转变始终和影片意图展现的当下泰国都市生活样貌息息相关。境外拍摄和旅行叙事也成为泰国爱情电影近两年的创作热点。泰国爱情片在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情感博弈网络中收获了类型杂糅的动力。将成熟的爱情类型叙事模式移植到跨国的旅行叙事之中,已成为泰国爱情电影的一大特征。这类爱情电影往往附带旅行猎奇的视角,将异国他乡的地标式建筑、典型的气候条件和人文景观与语言作为结构爱情故事的要素。原本限于程式化的爱情故事,在都市景观和异域风景的更新中,重获新意。《伦敦糖果》(炒蛋团队,2019)和《爱的地心引力》(拉顿·西里普努瓦拉,蒂拉科恩·皮亚塔马猜2018)两部影片将爱情故事发生的地点从泰国本土拓展到日本和英国。地点的变化一方面让叙事空间中的场景不再停留为背景,而是摇身一变,从后景迈入至前景,成为影片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角色在不同国度之间的旅行,进一步抽空了泰国爱情电影对当下社会现状的审视,在一定程度上显露出现实根须松动的创作倾向。该倾向的生成,并非是爱情故事没有发生在泰国本土,而是现阶段的跨国和旅行叙事对泰国爱情电影的推动作用,依旧集中在场景雕琢和文化拼盘的层面,较少反映异域文化对角色在情感选择、性格形成和价值观表达等方面的深层影响。《伦敦糖果》中阿波、潘潘、朋朋和裘德四人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英国伦敦,三人先后带着不同的目的来到伦敦,历经波折最终收获爱情。众人在伦敦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仅为他们各自化解危机提供了时机和场所,并未触碰到角色情感关系演变的内核。《爱的地心引力》同样将小花与阿泰、禅之间的情感纠葛转变为能否在各个地点不期而遇,从而确认对方是否为命中注定的游戏化设定。然而,如若从旅行叙事中剥离出爱情故事内核,影片依旧没有走出泰国爱情片“真爱二选一”的叙事范式。

    坚守多元认同是泰国类型电影具备恋地特质的重要显现。泰国爱情电影在爱情观的探索上持续发力,借爱情故事表达对社会偏见的反抗,坚守着性别认同多元化的电影创作生态。《窈窕淑男的日记》(基提哈克·通加姆,2019)和《与爱同居之永恒之爱》(提·辛纳帕拉迪,2020)是近年来泰国热门的同性爱情影片。两部影片分别改编自同名电视剧,且延续了电视剧中的角色设置与情节铺垫,用滑稽打闹和青春言情喜剧的形式,讲述当下泰国社会的同性爱情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泰国爱情电影中对多元性别认同问题的讨论多集中在对偶像面孔感强的角色塑造和戏剧感强的幽默桥段设置中。严肃和现实主义风格的多元性别认同作品并非市场主流。类似《离别心事》这种对少女懵懂情愫细致入微描绘的电影,在当前泰国青春和爱情电影创作中占比较少。诚然,泰国电影对多元性别认同的呈现已成为本土电影创作的标识性元素,且借类型融合趋势拓展到所有泰国类型电影之中。但是,泰国电影对多元性别认同的呈现并非是其探索纯爱本质的终点。打破局限、走出传统、穿越疆界才是当下泰国爱情片正在追寻的新颖爱情观。《只有我能喜欢你》(猜那隆·坦蓬,2019)讲述了“小姨”和“外甥”之间从亲情转变为爱情的故事。影片最吸引眼球之处是小姨和外甥之间跨越伦理的爱情。在看似荒诞的矛盾设置中,融入了泰国爱情电影的传统策略——冤家路窄、嬉笑打闹、跨国情缘、身份蜕变,最终将矛盾化解为一场多年前因车祸引起的身世误会。影片并非停留在真相大白、血缘羁绊解除后,而是将想要探讨的爱情观念放置在结尾,即小姨如何抛开记忆、情感和观念上与外甥的亲情关系,勇敢正视内心,从而说服自己和假外甥/真恋人大胆相恋。可见,当前泰国爱情电影的创作始终在探索诸种跨界的可能。

    泰国爱情片将爱情故事缝合于当代青年的生活变迁,进一步强化了泰国类型电影中的恋地特质。《友情以上》(查亚诺普·布恩帕拉科布,2019)聚焦于潘和琴两人从高中到职场的朋友关系变化,伴随着两人在学业和事业上的变化,影片将他们在缅甸、香港、马来西亚和泰国各地的相遇作为感情变化中的坐标,赋予两人爱情以都市气息和青春成长特质。《骑机男孩》(普吉·艾鲁奇,2018)讲述阿萨在数次银行职员考试失败后,在向家人和朋友隐藏自己做摩的司机的过程中发生的幽默又温情的故事。虽然在角色关系和形象设置上依然没有超越泰国青春爱情片的常规模式,但影片通过摩的司机和银行职员的视角,折射出当下泰国都市社会的丰富面貌。阿萨每天乘坐的交通工具如船、地铁和摩托车,巧妙地勾勒出不同阶级、家庭背景下市民的日常生活状态。在呈现轻松幽默的追逐打闹和点到即止的懵懂情愫之余,影片也具备了真挚的现实关怀。阿萨对银行工作的向往不仅是为了完成长辈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当代泰国普通青年在工作、生活和情感上的困境,如就业压力、观念禁锢和世俗偏见。

    三、泛恐怖元素常态化

    2018至2019年的泰国恐怖片创作一方面继续深耕已有的恐怖片系列,创作出诸多电影和电视剧的续集;另一方面,继续在类型杂糅和跨国合拍上发力,拓展恐怖片的类型影响。泰国恐怖片在类型风格上的成熟,体现为恐怖元素的跨类型流变和恐怖化叙事在电影创作中的常态化呈现。得益于泰国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恐怖片创作中长久以来对神话形象的再创作,泰国恐怖片在文化层面突显出了深厚的民族文化象征和历史记忆风格。

    恐怖形象所代表的神话符号和惊悚故事所呼唤的道德惩戒,旨在唤醒泰国民众对所处自然环境的敬畏。该过程也折射出泰国类型电影影像空间中的恋地特质。娜迦海妖、象首狮身兽、人首狮身兽和人首鸟身的金翅鸟等神话形象相继出现在恐怖片的创作中。围绕它们世代言说的恐怖故事,成为当下泰国恐怖片在角色塑造、情节讲述和主題表述上的一大源泉。根据神话形象改编而成的各种邪恶、恐怖和神秘的非人类角色,在泰国恐怖片的创作中有着深厚的类型传统和功能。与此同时,泰国恐怖电影中的恐怖情节设置往往和当下的社会问题与永恒的人性反思紧密结合。超自然领域的鬼怪形象与离奇现象大多数情况下皆因消极阴暗的思绪和欲望而起,又因积极光明的心态与救赎而灭。从《落头氏之吻》代表泰国电影参与奥斯卡奖角逐可以看出,超自然形象、传说故事以及恐怖情绪已成为泰国电影试图向世界观众展示的地域性电影文化符号。值得注意的是,对恐怖元素的重视不仅催生了泰国恐怖电影的纯熟形式,同时也将恐怖电影的创作策略,应用于其他类型电影的创作之中。泰国类型电影中恐怖元素的常态化,体现为频繁出现的超自然神鬼形象。

    当永恒的爱情与黑色、阴暗和惊悚的恐怖影像相结合,便生成了泰国恐怖片独有的影像空间特征和抒情路径。《落头氏之吻》(西提西里·蒙克西里,2019)很好地表达了“爱永远闪耀即使在黑暗的心中”[2]这一主题。影片讲述了诺伊、莎和贾德之间的爱恨情仇。片名“落头氏”或译“克拉苏”(krasue),是泰国民间传说中的妖怪形象。克拉苏一般为女性,白天是正常人,夜晚便身首分离,头部可以自由飞翔,四处捕食动物。若正常女人在白天误饮被克拉苏污染过的水,夜间便会变成新的克拉苏。影片女主莎便是因此变成了克拉苏,而深爱着她的诺伊和贾德由此也展开爱情争夺战。影片设置了几对时空上的平行元素扩充故事容量。一直被提及但从未抵达的城市曼谷和故事发生地泰国某村落之间形成了善与恶、安稳与矛盾、理想与现状之间的隐喻,和尚与努儿多年前的情史与诺伊和莎当下的离别形成了平行的抒情段落,邪恶集团的内斗与村民们对莎的排挤同样也构成了影片的双重危机与矛盾。《落头氏之吻》的故事内核依旧是爱情,在两代人的爱情故事中,融入了民间的神怪传说和部落冲突。影片呈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电影语言逻辑。克拉苏飞行中的头颅特效也体现出当下泰国电影工业的技术和审美水准。

    恐怖故事的跨界翻拍以及叙事空间上的极致探索强化了泰国恐怖片影像空间与现实生活的关联。《三面娜迦2》(彭拍·瓦奇拉班桌,2018)延续着电视剧的情节,讲述了东泰督查和村民索伊共同与娜迦女妖斗争的故事。影片杂糅了三类主要的电影类型——犯罪、恐怖和爱情,在不同的段落采用了不同的叙事节奏与影像风格。在建置和矛盾积累阶段,警察围绕村庄中的离奇案件展开调查成为影片重心,犯罪事件成为主导影片悬疑情节和渲染恐怖情绪的主要元素。当东泰督查逐渐查明娜迦女妖伤人真相时,影片才正式让娜迦女妖登场。数字影像特技成为影片后半段营造恐怖氛围的主要手段。伴随着从犯罪类型向恐怖类型的转变,影片也完成了爱情关系的讲述。《尸降》(韦西·沙赞那庭,2018)通过封闭空间叙事,讲述了复活教的几位教徒在举办复活仪式时发生的意外事件。多元情感的交织和背叛成为影片渲染恐怖情绪的手段。窥视视点和环形叙事结构成为影片打破封闭空间在场景上的单调限制,拓展出多人被困别墅之外的叙事空间的策略。影片除了通过充分调动别墅内外的场景以烘托恐怖氛围,十分注重仪式感的塑造。夫人召集教徒共同进行复生仪式,目的在于唤醒萦绕在逝者身体四周的灵魂,引导灵魂重新回到逝者的躯体之中。影片将灵魂解释为记忆的一种形式,旨在搭建起超自然现象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四、纪录影像拓扑情结

    2018至2019年间,泰国电影在纪录片和传记片领域同样有所突破。纪录影像中的恋地情结体现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无论是电影中的真实故事,还是真实生活的记录,当下的泰国电影始终将纪录影像视作反观真实生活的镜子,并赋予这些在情节上琐碎的影像以新的叙事内涵。在该类电影中,居于叙事性之上的,是泰国电影人对社会现状既敏锐又温和的回应。无论是对社会公益事件的记录,还是对消费文化中明星养成的反思,流淌在纪录影像中的情感特质依旧是浓郁的家国情怀。《义跑2215》(诺塔彭布·恩帕克布,2018)记录了泰国摇滚乐团明星阿提瓦拉·孔马莱(Artiwara Kongmalai,又称图恩,Toon)為了给泰国11家医院募捐,从泰国最南端也拉府的勿洞跑至最北端清莱湄赛的过程。图恩从2017年11月1日开跑,与108位团队成员一起,途径86个地区,历时55天,总路程2215公里,完成了一项颇具社会影响力的慈善活动。截至2018年5月31日,图恩团队共筹集超过14.13亿泰铢(约4千3百万美元)用于改善泰国医院的医疗条件。

    《BNK48:女孩别哭》(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2018)记录了第一届BNK48成员从最初的试镜到最后发布三首单曲的过程。影片采访大量的入选和未入选的成员,以女团成长经历为主线,展现了当下泰国女团造星活动背后鲜为人知的艰辛日常。BNK48是日本AKB48的姐妹团,于2016年9月开始在泰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性选拔,希望选拔12至22岁、热爱唱歌跳舞、有着邻家女孩特质的女生。影片将视角集中在对BNK48中的不同女孩心路历程的关注,并未过多呈现她们表演时和成名后的影像。通过理性和充满距离感的采访段落,影片试图反思泰国娱乐工业不同环节参与者的心态与境况,并以此探赜泰国社会百态。

    《开球:高尔夫女王》(塔纳瓦特·艾姆金达,2019)讲述了莫莉雅(Moriya)、艾莉雅·茱塔努冈(Ariya Jutanugarn)姐妹俩从默默无闻的学生成长为世界知名高尔夫运动员的故事。她们是当前泰国乃至全球顶尖的高尔夫运动员,排名均位居全球前十,妹妹艾莉雅更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位赢得LPGA(Ladies Professional Golf Association)巡回赛①的泰国人。影片不仅讲述了姐妹俩的传奇成长经历,更通过旁白引入了第三人称叙事视角,讨论了当前泰国社会中家庭教育的问题。旁白的引入提升了影片的立意,让影片从讲述虎爸严格培养女儿最终成才的传奇故事,转化成了鼓励泰国万千父母挖掘小孩的不同天赋的社会倡议。从影片结尾处拼接的影像片段可以发现,当前泰国社会对小孩的兴趣培养与教育观念,呈现出极为丰富的形态。从传统的体育爱好到电子竞技,从较为少见的冰上运动到大众化的球类运动,从千人一面的标准化考试到富于个性的音乐爱好,《开球:高尔夫女王》试图通过两姐妹的励志故事,唤醒泰国社会对青年一代逐梦者的更多关注。

    结语

    灵动多义的情感与地域风格鲜明的环境密切关联,最终赋予当下泰国类型电影在完成商业和娱乐层面的期待后,增添了一层欲说还休的抒情特质。这种抒情性修补了部分泰国类型电影潜在的叙事结构问题和角色设置窠臼。泰国类型电影聚焦于多元情感和城乡问题,以现代化都市为节点,串联起高地与低地民族、乡村与郊野居民以及主流与少数人群的当代泰国人银幕形象。传统意义上占主导的泰国电影类型如青春片、爱情片和恐怖片,在当前呈现出以寻找文化记忆和创建反思场域为内在创新动力的新发展。泰国类型电影的创作加大了跨媒介合作的趋势,高收视率电视剧、畅销书改编电影和翻拍外国电影,成为当前泰国电影创作的一大亮点。此外,热门影片续集的创作,也是泰国类型电影实现产业拓展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段义孚.志丞,刘苏 译.恋地情结[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136.

    [2]https://www.mpc.or.th/en/content/4621/[2020-4-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