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关键能力提升的统编教材二次开发例谈

    寇玉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16年,国家考试中心权威发布“一体四层四翼”,从顶层设计上决定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在处于高考内容改革深水区的四层中,第二圈层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创新能力等。而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则可具体为语言积累与建构、语言梳理与整合、语言表达与交流、思维与品质等能力。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组织单元。统编版教材偏重人文主题,根据新课标编写建议“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选择、调整和开发的空间”,以及统编版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倡“守正创新”使用教材的原则,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必须立足于各自的学情,根据自身条件,在原有基础上去逐步调整、改进和更新,对教材适度进行二次开发,进而变革语文教学方式。

    笔者以为,使用新教材,宜将“人文主题”与“专题学习”、“生成思想”与“能力培养”双线并举,对教材人文主题内容进行专题整合,结合关键能力提升进行教学,是变革教学方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只要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有章可循,从主题到专题的道路并不遥远。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选入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登泰山记》,共5篇写景抒情名篇,分三课。其中《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三篇文章写作对象同为北京的景物,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美。《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在写作上更为接近,因此编者将它们共同编为第14课。在教学时,更适宜采取群文专题教学,教学目标的设定依据语文关键能力——语言梳理与整合,可以从“写景抒情散文的叙说手法”入手,进行专题探究,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领悟、比较、归纳两篇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叙说的手法特点,同时提升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一、比较抒情方式——因情写景与触景生情

    范晞文在《对床夜话》中曾言:“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优秀的散文,是一幅美丽的画,是一首动人的诗,往往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方法来评价它,但散文的抒情方式却不尽相同。《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大多选取一些平实的景物,前者表现清、静、悲凉的浓烈情感,后者营造幽静、朦胧的画面,展现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

    1.因情写景,借景抒情。《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怀着对故都的热烈深沉的情感,选择了槐树的落蕊、秋蝉衰弱的蝉声、微凉的秋雨等颇具悲凉之感的景物,来表达对故都的思念与眷恋。同时还选取“在皇城人海之中”的闲适生活,以及“中国的文人学士”等,不但具有浓烈的情感,还具有文化的韵味,兼具温度与厚度。

    2.触景生情,情因景生。《荷塘月色》主要借助写景,将感情深掩在写景中。作者起初“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弥漫其间。但随着作者独行散步,领略月下的荷塘美景,忧愁虽还在萦绕,但心头增加了一份淡淡的喜悦,得到片刻的宁静。这些情感的变化,正是作者在景物的影响下,自然而然生发的情感。

    二、探究叙说方式——多样叙说,丰富多彩

    “散文要比诗还难,它需要特别敏锐的眼力,需要有洞察力,要能看到和发现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还需要有某种文字上的异常严密与有力的词句。”高尔基如是说。散文神聚,但形散,所以选材宽泛,自由,需要作者用适当的方式描绘与叙说。而这两篇文章,选取了多样的叙说,情感宁静,缓缓流淌,文字灵动飘逸。以此为专题,探究、领悟、归纳这两篇文章丰富多彩的叙说方式。

    1.立象以尽意地说

    立象以尽意是文艺创作的基本原则。

    《故都的秋》,作者对故都情感热烈深沉,故都可写景物很多,而作者选取了那些最细小、最不惹眼的景物来描写。若不是平日的观察体会深深印在脑际,是决然写不出这样看似信手拈来而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来的。作者描绘了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凉意、秋果奇景五幅图景,绘意象,表情达意,立象以尽意。朱自清则像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清新而不失自然的語言给我们描绘了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以及荷塘四面的景色,形成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的图景。在图景的细部,可挖掘的意象也非常丰富。如:

    (1)“细数”这一意象,联系王安石“细数落花因坐久”和刘禹锡“行到中庭数花朵”,比较归纳出幽居之清,清寂之闲。

    (2)“落蕊”这一意象,由“落蕊”写到“扫帚的丝纹”,联系苏轼“泥上偶得留指爪”,这里不仅有作者的细致体察,还有人与自然的感应和对生命的唤醒。

    (3)“秋蝉”可结合“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进行比较,看到了人到中年的某些感慨。

    (4)“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这个意象完全没有美感,是否算作者的败笔呢?其实不然。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在作者周围,在当时的中国,的确是有一些魑魅魍魉的,当然也映射出作者内心淡淡的忧愁。

    2.有节奏有韵律地说

    “散文有节奏,但不押韵,否则它就不是散文,而是韵文了。就是节奏,散文语言也不宜太准确,它只应当在一定的程度上有节奏。”(亚里士多德语)如《故都的秋》第一段多用短句,句式零碎,有一种缓慢、悠然、沉思、独自、忧郁、落寞的情怀,奠定文章情感的基调。《荷塘月色》运用了“曲曲折折”“渐渐”等25个26次(“淡淡”重复了一次)叠词,使文章柔美、舒缓,流畅。“袅娜”“斑驳”与“苍茫”“酣眠”等双声叠韵词的运用,增加了韵律感和音乐美。这些词语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和抒情性,使文章音节匀称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3.多种修辞变换地说

    (1)比喻着说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些生动的比喻,显示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生动地写出荷叶舒展的外形和动态美;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词句由比喻构成排比,从外形、色彩和光华极写荷花之美。

    (2)排比着说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短句构成的排比句,具有口语的生动性,又兼有排比的语势力连贯,一气呵成。

    (3)对比着说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两句将江南的秋和北国的秋作对比,表现作者对北国秋的怀念和向往。“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用蛙声和蝉声的热闹对比自己的落寞,淡淡的忧愁油然而生。

    (4)通感着说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香给人以若有若无,清幽淡雅的特点,给人以具体之感。“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显现出月色之美。

    将两篇文章深入比较,还可探究写作手法表现为有情有味地说、显隐结合着说,在描写特色上还体现为有声有色地说、点面结合地说、高低错落地说、五官配合着说、动静结合着说……通过上述探究,学生对语言梳理与整合这一关键能力得到提升。

    新课标在学科核心素养的阐述中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課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可见,言语的习得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而对教材二次开发的形成的专题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学习经典、实现“言意互转”“言意和精神共生”(深圳新安中学吴泓语),从而培养和提升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

    笔者发现,统编版教材大多数单元都可以通过群文阅读实现专题统整,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如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之道”选入了《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等文章。这一组文章以说理为主,运用多种说理方式,指向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统整为“学习说理技巧,提升思维能力”专题,训练议论文之严密结构与多样论证方法。必修教材下册第一单元“诸子文章和史传作品”,选入了《烛之武退秦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鸿门宴》五篇文章,可将其统整为“汲先贤智慧,学说话艺术”专题,指向语言表达与交流这一关键能力。

    英国文学家兰姆曾说:“你可以从别人那里汲取某些思想,但必须用你自己的方式加以思考,在你的模子里铸成你思想的砂型。”高中统编版教材以主题组织单元,是一种高阶阅读,具有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对于语文关键能力,特别是语言能力的训练,教师需从教材里汲取营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主题群文阅读的基础上提炼专题教学的生发点,提升学生语文关键能力。

    [作者通联: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溱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