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写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在高考中的分值比有40%,可谓占据了高考的半壁江山。高中的写作教学强调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文体,其中的议论文又因其易于评分、可训练性强等特点备受推崇。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当前高中议论文写作教与学的现状入手,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高中议论文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高中语文 议论文写作教学 问题与对策

    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突破了阅读与写作等传统五大板块的限制,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来组织学习活动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但从根本上说,写作教学仍然融合在这种“群”的教学中。然而,这一部分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认识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尤其是高中议论文写作的教学,教师教学不够高效,学生学习也缺乏效率。

    一.当前高中议论文写作教与学的现状

    (一)议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1.立意不准

    现在高考中任务驱动式的材料作文占据大多数,即题目给出一段材料,学生按照自己对材料主题的理解进行写作。对于同一段内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而也就会提炼出不同的主题,这样就会导致立意不准。同时,由于立意不够清晰,实际写作内容和命题意图之间也容易相互脱离。比如一个学生在论述“自由”与“不自由”的辩证关系时,虽然在首尾点题“自由”与“不自由”,但文章的主体部分却在论述“努力的重要性”,这样就产生了偏题的现象。这种问题在写作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学生在开头和结尾部分会主动关照主题,但在具体写作的部分却套用自己熟悉的或准备比较充分的概念。

    2.素材不当

    素材的选择是议论文写作的关键环节,而当前许多学生议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素材选择不恰当,突出表现在素材陈旧、内容老套上。比如談及逆境与人生,很多学生就会写司马迁宫刑受辱、勾践卧薪尝胆。说到毅力,就想起爱迪生发明灯泡、马云创办阿里。这样陈旧的素材在当下议论文写作训练中十分常见。

    同时,素材的裁剪对于议论文写作来说也十分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的素材剪裁能力还有待提高,存在该具体的不够具体,该省略的没有省略等情况。比如有学生在论述适应的价值时,选用了苏轼的例子作为素材,但在具体写作时却只是平淡地叙述了苏轼的生平,对于苏轼在被贬谪的逆境中依然可以适应人生的失意,创造生命不同的精彩却没有详细具体展开。

    此外,素材的丰富在议论文写作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多样化的素材可以使论证更加充分具体,在写作中非常占优势。而许多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素材都偏于单一,缺少说服力。有的学生全文只运用了一两个写作素材,这样即使立意准确论证层次清晰,也会因论据不够丰富而显得单薄没有说服力。

    3.论证不明

    议论文写作一般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三个要素,现在高中议论文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视论点和论据的选择,对于论证逻辑和论证思维并不重视,导致学生的论证过程不清晰,甚至出现以例代证,简单罗列堆砌材料的情况,论述的过程缺乏深度无法引人入胜。比如在说及“奉献”这个话题时,有的学生会以昭君出塞作为论据,但在具体论述中却只是简单罗列这个事件,并未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或者分析性的语言较少,有叙而无议,有议而不论,无法达到说理的目的。

    与此同时,学生的论证过程缺乏层次感也是议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多数学生都会采用并列关系结构或辅之以对比论证来说明道理,在论证方法的选择上不够新颖亮眼,而且在具体论证时也缺乏层次,往往只是在一个层面上展开议论,看不出逻辑推进的过程,无法与读者产生思维上的碰撞。

    最后,论证结构不够严密,内容空洞无真情实感也客观存在于现在高中的议论文写作中。文章的正反对比论证会存在一定的逻辑不清甚至混乱的情况,前文竖的靶子在后文并没有直击要害的打倒,或者批驳的现象与前文毫无关系,导致结构不严密思维不清晰。

    (二)议论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意识不强

    教师的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只有有效的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但在现在的写作课教学中可以明显的看到一些教师对于写作“不乐教”,这在议论文写作的教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许多教师上写作课就是先给学生一段材料,让学生从中提炼出观点进行写作,或者按照讲评优秀范文、把范文的亮点和特色标注出来让学生模仿写作的老套路来。这其中的根源是许多老师对议论文写作教学的错误认识,认为写作需要靠悟性靠天分没办法教。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之所以作文写不好在于他们平时积累不够,对生活的感悟不够,于是就以此为由,让学生不断练笔,这样的写作课实际上体现不出教师的智慧,课堂的效率也因此大打折扣。

    2.策略指导缺乏针对性

    前文已经指出了现在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存在的多方面问题,因此针对性的写作策略指导对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很有帮助。而调查发现,教师对学生的策略指导却不太重视,在写作课中最常见的做法是针对全班的共性问题提供一些解决策略,但对每个学生具体存在的问题却往往比较忽视,写作教学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这样看似减少了时间成本,实际上却并没有带来教学效率的提高。

    3.课后反馈不到位

    教师有效的作文评改是增强学生写作技能的重要一环,但在现在的高中议论文写作评改中呈现出许多不良现象。首先是作文批改不够及时,教师重练不重批的情况十分普遍,许多教师往往在作文积压很久之后才会批改完交给学生,而此时已经距离学生写作过去多时,学生的写作体验也不鲜活,给写作能力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其次,作文评语过于简洁,或只是依照高考的写作标准为学生打分并写一些简单的评语,这样就无法真正有效地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反馈。最后,写作教学也缺少让学生反复修改作文的训练,教师一般会指出学生作文的优缺点,但却缺少让学生修改完再次上交老师批改的这一关键步骤,这使得写作教学顾头不顾尾,最终成为了一个“烂尾工程”。

    二.改进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对策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

    教师在进行写作课的教学设计时,要从学情出发,先了解班上学生在议论文写作的哪些方面存在缺陷,接着再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练习。同时对于每节写作课的教学都要提出具体的目标,比如这节课主要训练“立意的准确”,那就可以找出相应材料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进行针对性练习,并为学生提供如何准确立意的多种策略,对于這方面缺陷比较明显的学生则要尤为关注,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辅助机制。最后还要具有终点意识,关注高考最新的前沿动态,有意识地在教学目标中进行设计指导。目标明确的写作教学才能实现效率的最大化,避免教学做无用功。

    (二)策略指导要科学有效

    1.立意指导

    优秀的议论文首先都立意高远,这是一篇文章的总基调。在写作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的审题立意还不过关,对于此,教师可以通过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把握材料的核心观点。同时,教师还可以从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在这一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有效利用策略迁移达到能力的迁移。

    2.选材指导

    对于议论文的选材,梁启超先生曾指出有三种文体不可以选,包括绮靡之文、带帖括气之文以及矫揉造作之文。这不仅表明了议论文写作时的文体阈限,同时也规定了其选材的原则,即素材选择要贴近生活反映当下具有真实性。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时,可针对素材选择老套的问题,经常总结一些时政新闻热点并将其推送给学生,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针对素材剪裁不合理的问题提供多样化的剪切角度,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问题选择素材。

    3.结构指导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论点必须要紧扣材料,体现立意的精确性。同时要注意论据的组合排列遵循一定的规则与顺序,这个顺序可以是从古到今,也可以是从中国到外国,同时也要注意广泛性,涵盖生活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如果选择了多个论据形成正反对比的效果,那就要以正面事例为主,次之以反面事例。在论据的选择上需要追求多样化,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最好可以交替使用。

    同时,论证过程也不容小觑,它是连接论点和论据的载体。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论证过程写作时,可以适时对论证过程的横向和纵向演绎给予关照,尽量少用千篇一律的并列式结构和正反对比结构,这样学生的思维处于线性状态不易发散,同时,就事论事以理说理也无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导致论述浮在面上缺乏广度与深度。

    (三)作文评改要及时准确

    教师首先要注意作文批改要及时,趁着学生的写作体验还比较鲜活针对性的指出学生的问题,实现高效的教学。其次教师要认真阅读学生的习作,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出,评语尽量丰富,同时,也要给学生留修改作文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反复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最后,写作课堂也可以变换形式,不再是停留于教师批改教师讲解,可以将权力下移给学生,让学生自评或者同学之间互评。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看出自己的不足,也可以看到别人作文的优点与缺点。当学生真正成为写作课的主体,那么有效率的写作课也必将会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梁启超.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3]耿慧慧.高中“复盘式”写作思维指导十八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4]陈荔平.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策略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9(19):60-62.

    [5]陈晓.自媒体时代高一新生议论文写作教学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2019(25):78-79.

    (作者介绍:孟倩,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