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实施路径探索
富根月
摘要:近些年来,项目式学习不知不觉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倍受教育者的关注,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跟上时代步伐。本文基于教学实践的经验,提出了初中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开展项目式学习的三种途径:调查式项目式学习、任务式项目式学习和体验式项目式学习,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加以阐述。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核心素养;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6-037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项目式学习探索背景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强调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项目式学习已经成为传统教育形式变革的风向标。项目式学习也称基于项目的学习(简称PBL),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以项目为主线,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制作一个可视化的产品来实现知识意义的重构,以学生生成知识、培养能力和形成态度为目标。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明释了课程理念,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融会贯通各个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习得获取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技能,提高人文素养和学习、创新、社会实践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1]。高中地理课程是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也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和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项目式学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知行合一”“做中学”,提倡的教学理念与初高中课程标准是相通的,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点明了学生应具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大素养[2],项目式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又是不谋而合的。鉴于上述三者之间存在很多的共性,彼此呼应和兼容,故此,项目式学习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本文结合上述教育理念以及教学实践案例,对项目化学习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中的实施路径和策略展开探究。
二、项目式学习实施路径探索
1.调查式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路径
调查式项目式学习就是项目学习活动面对的挑战和矛盾,进行了解和考查,并提出解决问题可供选择的建议、方案和步骤,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焦点[3]。《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考查、实验、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调查式项目式学习是基于课堂知识的向外延伸拓展学习,需要以一定的学科知识为基础,基于学科素养和学生能力解决问题。笔者将调查式项目式学习简单的归纳为四个流程(见图1)。
开展调查式的项目式学习,不仅要依托课程标准、教材,还需要立足于学情,所以项目的调查需要用真实的素材,尤其是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习的价值。河桥镇地理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河桥古镇近年来游客量大幅增加,成为本地唯一的网红打卡古镇,因此,师生讨论最终确定以“河桥古镇旅游吸引力”为主题的调查式项目式学习。主题选定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并拟定项目的具体研究方案(表1)。根据学生情况和项目开展的实际需要,将学生分成不同的项目组,每个人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项目组在完成研究活动、产出研究成果后,用直观的形式集中呈现,便于组间的学习和借鉴。学生完成项目成果的展示后,需要进行全程性、多元性的评价,在反思中成长和收获,实现项目式学习的功能。
①河桥古镇的历史变革资料②河桥古镇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交通、民风、市场、政策、公共设施等)河桥古镇的景点分布情况并进行分类,分析寻找古镇旅游的优势和不足对古镇居民、游客、相关部门和景点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收集和整理资料,总结不同群体对古镇旅游业的建议利用网络问卷平台设计调查问卷,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古镇旅游资源吸引力状况项目组对研究过程出现的集中研讨解决,整理材料,对项目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组内交流形成最终的可视化成果
预期成果调查报告、ppt、小论文等,能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地理实践能力是核心素养之一,本次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拓展了学习空间,使课堂和社会紧密联系,打通了书本知识和生产生活的地域空间的界限,强调学生站在全面、系统、动态的时空视角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刻分析,丰富了学科知识,锤炼了实践能力。把了解家乡,关注家乡作为探究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使学生对知识的真谛形成更加深度的认知,提升家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
2.任务式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路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任务式项目式学习也成为一种新型且运用范围最广的教学方式。在项目教学中,设计学习任务是促進知识意义建构的重要途径,基于项目的学习任务是高级思维的“磨刀石”。任务式项目教学是将教学内容纳入任务,并以任务作为学习导向,学生通过任务的实现从而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方法[3]。持续驱动的任务能够维持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究、思考的求知欲,从而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思维。开展任务式项目式学习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见图2)。
下面,就以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的《行政区划》的教学为例来阐释。
项目主题:寻宝中国,我为你代言——34个省级行政区的学习。
成立小组: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全班同学分成5组,每组5~6人。每组选出项目负责人,明确组内成员的分工,每组商议制定一份合作学习的守则。
项目目标:①通过项目式学习巩固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明确34个省区在空间上的地理分布,熟悉他们的轮廓形状。②学会收集信息筛选资料,培养团队意识,提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多方面了解我国多样的自然环境以及孕育的多彩的社会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家国情怀。
预备任务:利用课余或者周末自主安排时间阅读“大中华寻宝系列”的书籍,或者上网查询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
创设情境、引入任务:播放“航拍中国”的片头,并由此切入课题,引出任务:“大中华寻宝”旅游局将在上海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华旅游博览会”,这场博览会邀请同学们为我国的每个省区的旅游做“代言人”,要求以各省区的地理风貌、历史遗迹、文化艺术、物产资源和风味特产为素材,做一份能够起到旅游推广和宣传作用的“广告”。
制定章程、指导创作:①小组内任何成员都有发言权,且要积极参与和多多发言,以量求质。
②任何人都要尊重彼此的设想,提倡各抒己见,禁止随意的否定和打断别人的发言。
③允许“搭便车”借题发挥但禁止“抄袭”和“盗版”,设计中必须含有自己创新的思想和观点。
④在“风暴”结束后可以对本组内的创意加以分析和筛选,可根据创新性和可实施性等标准由小组成员优中择优,确定最优方案。
成果报告:项目成果可以是海报、PPT、LOGO设计、短视频、制作地图等形式,需要小组将自己的作品对外公开展览和交流,以组为单位通过实物展台呈现讲解设计的理由。
分析评估:制定可操作的评价量化表,结合小组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多维度评价,这个过程需和学生的项目展示同步进行,教师需及时做出鼓励和肯定,并对知识性的错误或偏差加以纠正,并且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组织奖、最佳团队奖以及鼓励奖等。
活动是思维的开启,通过“做中学”,学生把外在知识内化,这种学习是一种把共情的、关怀的、智慧共享的、相互砥砺的学习,这种学习是经由积极地“心流”加温的,能不断生长素养[4]。本次活动需要调用地理学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还涉及到历史、美术学科以及美食文化等多领域多要素的相关知识,实现学科的整合,建立知识间的关联,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新途径,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融会贯通。跨学科的融会,把静态的学科内容重新解码生成动态的学习过程,增强综合思维能力,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规律和现象之间的关系。
3.体验式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路径
柯林·比尔德认为体验式学习是人们在以往体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自己经历的事物的观察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内化中获得的洞察。没有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是贫血的,缺乏真实体验的学习是苍白无力的。体验式项目式学习则是以项目为载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获得更丰富、更完满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经历探索、行动、反思、感悟等全过程,从而实现在做中感、做中想、做中学、做中进步[4]。七年级上册的综合探究一的第二课时是“带着地图去旅行”,课标的要求是:需要学生认识地图三要素,知道地图的种类,运用地图获取所需的地理信息。地图是学生学习地理,认识区域、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阅读和使用地图的技能是开启认知地理空间的一把钥匙[5]。完成这部分的教学最佳的方式是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通过模拟体验尝试解决问题。笔者主要通过以下环节来完成体验式项目式的学习(具体操作见下表)。
主题我是旅游小达人——带着地图去旅行
项目目标①根据需要学会选择和使用合適的地图,并能从不同的地图上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②正确运用地图辨别方向,测算距离,选择最佳出行路线。③通过模拟旅游学会使用电子地图(手机地图APP),增强自己在实际旅游出行中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旅游方案的设计。
设置情境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份图文并茂的旅游攻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门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也成了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也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成立小组以学生自由组合方式组成合作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独立旅行团,自选组长为旅行团团长。
明确要求①利用已下载的百度地图APP,在地图上找到方向(确定杭州在临安的什么方向)、比例尺(利用地图的缩放功能观察实际范围的变化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②本次行程首先是绿色公交出行,利用电子地图的线路规划功能设计从学校出发至西湖文化广场的公交路线,介绍具体的换乘线路信息和途径的道路名称。③自驾出行,利用电子地图的线路规划功能设计从学校出发至西湖文化广场的驾车路线,介绍途经的道路名称。④通过计算比较自驾路线和公交路线的路程差和时差。⑤做一份途经2日游的旅游攻略:介绍游览路线、景点和食宿安排。
项目展示每小组以团长为代表利用展台分享规划的路线和杭城2日游的攻略(要求通过手机实景演示展出)。
评价反思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大部分学生已经学会百度地图APP的使用,基本了解了电子地图的操作方法。经过大众点评,每个小组的杭城2日游的攻略设计比较合理,但还存在缺陷和不足,反思改进。
地理与我们的日常息息相关,存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能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地理内容,经过体验生活的方式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是鲜活的、形象直观可触摸的,学生会真实感受到地理知识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学生自然而然会发现地理的学习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增强学好地理的信心。
三、总结和反思
实践证明,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项目式学习应用于地理课中有诸多的优势,于学生而言,促进了学习兴趣的提升,增强了学生多元化能力的发展,提升了核心素养;于教师而言,充分落实了“以生为本”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提升了专业能力的发展,为新型的教学提供了的活力和生气。要真正开展项目式学习也面临着很多的矛盾:项目式学习的开展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高”和教师现有专业水平及学生素质“低”;可开展实施的项目活动“多”和可用于项目活动的课时数“少”;新课程改革对项目学习的“支持”和某些不知情家长的“反对”;提倡建立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公共性”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学生走出校园的“危险”和相关的“安全”政策;……目前面临的这些问题,只有积极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活动,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去解决,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不断调整、改进和优化项目式学习的操作方法,积极探索最优化的学习途径,在项目式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3.
[2]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3]刘海涛.项目教学的方案与实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97):137.
[4]林高明.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33):123.
[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9.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昌南初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