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化时代普通高校 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滕腾

    【摘要】? ? 信息化时代,普通高校应该积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文章从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出发,从理论上阐述了什么是应用型人才,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具备的特点,并且对普通高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 信息化时代? ? 普通高校? ? 应用型人才? ? 培养模式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家、企业和社会对具有信息素养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信息化时代,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是多么地重要和紧迫。

    探索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加以应用,能为社会培养出既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解决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

    一、什么是信息化时代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应该是具备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尤其是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向社会、面向生产实践培养出来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较好的职业综合素养,并且应该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信息化时代的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信息化素养。信息化素养包括信息化意识、信息化道德、信息化知识和能力三个方面。

    二、信息化时代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具备的特点

    与其他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信息化时代普通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必须面向生产一线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完善,在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建设等环节上,应该尤其强调基础和实用性强的知识。

    2、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构建也应该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主要应注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该更加注重加强学生实验、实习和实训教学环节,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內外实习基地,让实践教学环节不流于形式,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信息化时代对普通高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3.1普通高校转变教育观念,大学生也要转变自身观念

    信息化时代,社会更需要的是面对高新技术产业,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和保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了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普通高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加以应用。

    大学生应该了解当今的社会形势,自觉地积极地转变自身观念,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求自己通过大学的学习和实践,既掌握扎实的理论,又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让自己毕业后能成为适应能力特别强的对社会有用的并具有信息化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3.2 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普通高校在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时,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2.1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

    普通高校应该在制订专业培养方案之前,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然后再设计和制订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可以深入企业调研,将汇总后的意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也可以聘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的专家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

    3.2.2教学大纲的制定

    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充分考虑到课程自身的性质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制定既合理又实用的教学大纲。应该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理论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目标。同时,对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考核方式的制定一定要合理。

    3.2.3注重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

    要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普通高校应该以实践课程为龙头,带动其他课程的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建议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比例应该为1:2甚至更高的1:1。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应该把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3.2.4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开发应该由普通高校的教师、企业的专家、教育研究机构的有关人员共同完成,共同设置每个专业开设的课程门类,制定课程目标,选定课程内容,共同制定课程编制计划,组织编写教材。

    3.3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3.3.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方式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等,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完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把各种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加以运用。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在教学中要加大信息技术课程所占的比列,以帮助学生在本专业内具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搜集资料、进行网上学习的能力。引入虚拟仿真教学,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网络教学平台。

    3.3.2实践教学

    第一,构建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和完善独立而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平台主要由实验平台、实习平台、实训平台和毕业论文设计平台组成。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把各种实践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并加以综合运用。为了使学生掌握好信息化技术和有关专业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专业信息化技术实训比赛。

    第二,加强校企合作。

    普通高校除了应该加大对学校实验、实习、实训等场所建设的投入力度外,加强校企合作尤为重要。普通高校要积极主动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同时,应注重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开展产学研相结合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在这方面的做法就值得借鉴。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拥有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平台,实现了“前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先后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项。

    近几年,学院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在内的国家级项目50余项,省部级项目80余项,以及一大批企业重要课题,年均科研经费到款4000余万元;发表SCI、EI论文8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0余件;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30余项。学院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及社会服务工作,形成了以成果转化为特色的科技创新模式,众多成果应用于齐鲁石化、烟台万华、中海油等近百家大中型企业,为社会和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着力打造区域产学研和成果转化等协同创新平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与万华化学、京博、齐鲁石化、新华制药、鲁南制药等大型企业共建研发中心或协同创新中心,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已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些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教授学生互访等。

    3.4? 加强实验、实习和实训教学环节,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

    普通高校应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加强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信息化时代,普通高校应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创建完全仿真的教学环境,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大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5? 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的步伐

    3.5.1? 把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普通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引进外部的优秀人才,把有一定的职业背景、在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和相关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请进来,共同承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工作。

    同时,在学校现有教师队伍中选拔优秀人才深入企业第一线进行锻炼,强化与现场生产的结合,了解和掌握企业和社会的所需所求,使之成为适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秀教师。

    3.5.2? 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的素质建设和能力建设

    信息化时代,普通高校为了打造一支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应该对现有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二是要求教师在提高理论教学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术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以有利于完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5.3? 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普通高校构建适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可以通过两种途径的有机结合来实现。

    一是鼓励和提倡学校现有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去,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活动,积累丰富的职业经验,形成一定的职业技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

    二是聘请企业中具备一定职业资格和丰富现场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使其经过培训后获取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进入教师行列,共同完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李飞,徐家林.浅析普通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234-236.

    [2]王立艳,盖广清,赵丽.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科技视界,2013,33:39.

    [3]邹庆.地方普通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9,21:264-265.

    [4]刘敏.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西安歐亚学院学报,2011,9(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