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叶华

    摘要: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需要通过独立的审计机构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规定,运用现代化审计手段,对企业业务经济管理全流程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评价。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在我国的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才逐渐在中国的企业中发展起来,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当前我国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规范我国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流程,加强企业经济业务管理。本文主要探讨了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开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经济效益审计 面临困境 解决对策

    负责审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参考企业审计标准,运用现代化审计手段创新传统审计方法,分析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根据得出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结果,围绕企业未来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相应的意见和观点。以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核心,通过多元化经济评价活动的开展,充分反映出企业审计时期内的盈亏情况,判断企业扣除成本费用后所剩的经济余额,因此,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需要从成本费用分析和企业经济收入两方面入手,加强审计单位管理效率。

    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面临的困境

    (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认识程度不足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财务收支结果的真实性,部分企业为了追求高经济效益,忽视了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认识不足。近年来,我国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立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经济审计体系,代表着我国经济效益审计工作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但结合企业内部管理现状来看,部分企业尚未认识到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意义,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财务审计工作范围。虽然一些企业已经成立了经济效益审计部门,但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当前企业推出的经济项目内容进行监督和管理,找出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错误,缺少对活动创造的经济效益的分析,导致审计评价结果不准确。企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大多流于表面,导致工作内容处于微观的审计阶段,只能保证审计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认识不足。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是现代化审计部门提出的一种全新审计形式,得到了国家审计机构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广泛认可。不断推出多样化经济效益审计方式,对企业内部管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当前我国出台的审计法律只对企业财务部门和财政支出进行约束,没有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划分,没有完善内外部审计规定,所以经济效益审计内容缺乏成熟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效益审计工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不明确

    不同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定的发展目标和运营标准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难以制定出统一性的审计经济效率衡量标准,这就需要企业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通力合作,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以及企業运行状态制定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审计部门要负责监督企业当前开展的经济项目,并给出合理的评价结果,由于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难以得到企业各部门的配合,审计人员缺少监察依据,需要总结以往的审查经验以及企业当前的经营情况,制定出全新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这种审计背景下无法保证审计结果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存在与企业实际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不明确,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审计方式对当前企业的盈亏情况进行科学评价。

    (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对经营活动了解不全面

    想要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有效性,就需要深入到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物资的采购、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利用等都属于经营活动的范围,虽然许多企业推出了经济效益审计规定,对应该了解的经营活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但仍然缺少完整有效的规章制度作为约束。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开展过于重视审计的准备阶段和审计报告的提交,忽视了对企业经营过程的了解,由于企业经营活动审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许多企业只是在提交审计报告的过程中采纳了一些基层员工的审计意见,没有对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化的审计分析,在这种发展形势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力度不足,得到的审计结果不准确,无法有效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防控。

    (四)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团队缺少专业性

    企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流程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充足资金的投入满足企业产品经营的技术要求,由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涉及企业财务管理,因此审计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企业财务收支情况。但结合我国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审计人员的专业性不足,审计技能掌握不充分,难以根据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制定出详尽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过程中所采用的审计方法过于陈旧。一些审计人员虽然具有较长的从业时间,对专业审计内容了解充分,但不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只片面地熟悉经济学部分内容,缺少对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认识,导致最终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结果不准确,企业必须提高对经济效益审计团队建设的重视,定期地开展审计人员培训辅导课程,建立明确的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结合市场发展要求设计完整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方案。

    (五)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不完善

    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需要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成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配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制定明确的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当前我国企业审计工作开展具有操作方式不规范的问题,审计手段的选择较为随意,审计目标不明确,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不完善。审计部门得到的经济效益审计结果难以及时上交到企业管理层,一部分审计结果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不符,审计人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缺少评价体系作为参照,难以保证财务信息和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让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面临风险隐患。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困境的解决对策

    经济效益审计需要对企业当前的经营行为进行整体评价,经济效益审计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属于增值项审计任务,是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的主要依据,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指明方向,根据经济效益审计结果所提出的经验管理策略,能够有效地预防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问题,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针对以上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认识

    负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工作人员需要转变传统的审计观念,企业审计部门主要负责查找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划分各部门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为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提出建议,得到的审计结果是企业发展措施制定的主要依据,原本以监督为主的审计观念正在向服务为主的审计观念转变。审计人员需要深入到企业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地查找、分析问题,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审计过程中要将得到的财务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探索出全新的经济效益审计方案,以审计践行理念为基础,进行审计观念的创新和转变。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制定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深入到企业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对审计单位的工作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判断企业员工是否存在违背法律法规的财务行为,保证企业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维护生态环境。按照经济效益审计定量标准开展的审计工作,需要分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资源,该审计标准的提出能充分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企业项目活动得到的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需要深入到企业内部管理,结合相关部门出台的相关规定制定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意义,审计人员需要结合企业发展状况运用审计结果分析企业管理制度内容的科学性。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制定需要了解员工的工作量,了解企业经费的使用情况,分析企业生产部门能够节省下来的生产资金。

    (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深入到企业经营活动

    1.物资采购经济效益审计。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企业经营项目的不同,所使用的原材料成本不同,原材料采购成本占产品加工制造的资金比重较大,因此需要结合当前的供应市场情况开展物资采购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尽可能地降低采购成本。审计人员需要将审计重点放在物资采购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上,收集采购原材料的价格成本、原材料的数量、原材料的质量等数据内容,计算材料采购运用的采购资金,制定有效的控制方案节约采购费用,做好原材料的存放工作,保证企业经济效益,一些重点物资要采取专项审计的方法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2.生产资源利用经济效益审计。在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消耗、保证产品质量、控制废品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购买需求成了产品销售的重要依据,因此产品的整体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收益,以下从生产技术、资金利用和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分析了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有效落实。

    (1)生产技术审计。想要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做好生产技术的创新工作,科技的创新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工作要深入生产技术研发领域,对企业生产技术、生产组织、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应用进行全程管理,分析企业产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企业技术部门、科研部门和财会部门通力合作,进行企业生产流程的全面检查,为今后的审计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企业需要针对技术改造制定出合理的發展措施,提高科研开发费用,做好资金的合理规划,通过技术研发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产品附加值。

    (2)资金利用审计。资金投入是助力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做好充足的资金储备能够帮助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为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审计部门需要重点评审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分析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性,做好企业资金的合理分配,通过管理方案的制定改变资金闲置浪费现象,针对企业资金的薄弱环节提出建设性意见,全面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

    (3)成本费用控制。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成本费用控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一些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较为落后,无法负担大规模的产品生产,资金投入过多就容易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造成企业亏损。因此,经济效益审计部门需要充分了解原材料采购、能源消耗、员工工资等各项成本费用,将得到的审计数据与往年的企业历史数据进行对比,找出成本投入的差异性,分析成本超支的主要原因,结合企业发展现状提出改进措施,坚持开源节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重点资金投入环节作为专项审计项目,做好企业成本控制工作。

    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企业建立的经济效益审计团队中的审计人员大多来自企业财会部门,这些审计人员会定期参加会计师专业培训,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来看,想要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效率,就需要审计人员扩展业务范围,不能局限于会计核算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审计人员要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满足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要求,建立复合型专业化审计团队,审计人员需要脱离原有职业岗位的束缚,虽然会计人员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只具有财务工作能力无法满足审计要求,必须要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合作,彼此之间互相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审计效果。企业在选拔审计人员时要坚持持证上岗的选拔制度,定期开展后续审计教育工作,注重审计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经济效益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4.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需要对当前的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总体评价,预估经营活动能够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深入到经营活动开展的方方面面,找出与企业经济利益相关的影响因素,做好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寻求创造更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因此,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分为综合性评价和经营环节评价,综合性评价主要内容为净资产收益和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率,了解投资人员能够获取的经济利润,对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进行整体评价,社会贡献率则是企业能够为国家带来的经济效益,与企业的经济价值密切相关。在企业经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管理都会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要找出不利于企业平稳发展的主要原因,就需要审计人员充分发挥出个人的发展潜力,把握住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为未来的审计工作开展指明方向。经营环节评价属于分项评价的内容,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使用情况,分析阶段工作的成果,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三、总结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我国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面临的困境分析,要想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就需要提高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认识、制定经济效益审计标准、深入了解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助力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素敏.新时期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J].审计与理财,2020(8):20-22.

    [2]张渝.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0(18):179-180.

    [3]莫超.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9):113-114.

    [4]王晨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现状及完善路径研究[J].环球市场,2020(2):126.

    作者单位: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