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且鼓琴

    林志芳

    只要是“活在人们心灵上”的传说,也就不可能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其活力,正是体现在那成长、发展与演变之上。

    ——柳田国男

    伯牙与子期的传说,无疑是“活在人们心灵上”的传说,从先秦两汉时期的典籍,到隋唐时期的诗歌、传奇,再到明朝时期的话本小说,直至当代以其作为故事题材的众多文学作品,千年来,人们以各种方式传颂演绎着高山流水的故事,形成中国文化中独特的“知音情结”。教科书无疑是讲述故事、传播文化的最重要的途径。好的课堂教学可以看作是文学样式之外,对这一民间传说的另一种艺术演绎。笔者将彭才华老师执教的《伯牙鼓琴》一课,看作是这样的艺术演绎。我们可以从教学内容的确定及教学过程的设计两个方面对这一课堂教学作品进行赏析。

    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对课文“教什么”的选择与思考。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教师解读文本的结果,也是设定教学目标的前提。彭老师比较了进入教科书的伯牙与子期的故事,目前有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一是原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伯牙绝弦》,这一课文是编者在《列子·汤问》的基础上节选加工而成的。二是出现在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中的《伯牙鼓琴》,课文选自《吕氏春秋》。两者相比,新版教材更注重原文和出处。此外,新课文用文章开头的“伯牙鼓琴”作為题目。这是一种常见的取标题的方式,即原文本无标题,取篇首句当作标题。细细体味,“绝弦”改为“鼓琴”,更强调音乐寄情、音乐传情的艺术魅力,而非强调“绝弦”这一决绝的非常之事件。彭老师把握文本特点,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其教学内容定位为:以人与琴的关系为主要线索,指导学生疏通文意,背诵课文并拓展补充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知音”的深层意义。

    课堂分为“伯牙与琴,琴为乐器”“一鼓一听,琴亦心声”“伯牙破琴,琴谢知音”“伯牙与琴,琴乃生命”四个部分,贯穿始终的是人与琴的关系。人与琴的关系就是人与音乐的关系,就是艺术与人生的关系。宗白华先生说:“就像我们研究西洋哲学必须理解数学、几何学那样,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也要理解中国音乐思想。如果说西方人习惯用数理分析世界的话,中国人则习惯于用音乐诠释世界。”中国文化是礼乐文化。古代的高士都重视音乐,他们用音乐来表达心情,用音乐来表明志向,也用音乐来完善自我。其中,古琴是高洁人格的象征,是独立不迁、坚守节操之士的精神信物。从琴器、琴曲到琴人,演奏者往往通过“琴”这个特殊的乐器,建构起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伯牙鼓琴”这一故事发生的文化背景。在教学中,彭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琴为心曲”这一内容,特意设计了“高山”“流水”与“杨柳”“清风”等意象对比的环节,让学生感知伯牙以琴寄情明志的内涵,也为学生明白伯牙、子期不仅为音乐上的知音,还是精神上的知音做好了铺垫。

    课文所蕴含的“知音”文化是彭老师教学的着力处之一。伯牙与众多士人一样,借鼓琴为自己营造了一个抵御现世侵扰的精神穹庐。他的鼓琴,不为展示和娱乐,而是面向自我的省思或者是面对知己的诉说。真正的知音,绝非简单的通晓曲意,而是能够通过琴曲懂得鼓琴者的心性与情怀。因为懂得,所以相知。这种知音是心性上的知音,体现了一个生命遇到另一个相似的生命,发现自己的精神世界被感知、理解、接纳、欣赏时的激动与狂喜。为帮助学生理解“知音”这一主题,彭老师补充拓展了《荀子》《列子·汤问》《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等相关材料。这些材料与课文原文互文释义,组合成为伯牙、子期传说的故事群,使其由简单的梗概变成血肉丰满的传奇,伯牙的形象也更鲜明可感。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在“教什么”确定之后,对“怎么教”进行的精心筹划。《伯牙鼓琴》一课的教学设计充分反映出彭老师课堂教学的艺术化、审美化追求。这一课的诵读指导、文本演绎、教学修辞的运用都堪称语文教学设计的典范。

    重视诵读,是执教者对小学文言教学特质的自觉皈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第三学段古诗文的教学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不追求文言知识的传授,只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特点,约略形成文言的语感就够了。其学习目标定位在诵读、感悟、积累上,教学实践中不求一一对译,字字落实,句句确切,而是求“神”忘“形”,形成“混沌的感悟”即可。基于这一认识,彭老师将大量的时间用在诵读指导上。指名读、齐读、设置情境读、师生合作读,在多样朗读中逐步完成文言知识梳理、课文整体感知,在多样朗读中走进故事情境,理解文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课中的师生接读,两次接读(对读)教师都特别强调“默契”,师生默契的接读似一鼓一和、一应一答,以现场朗读复现一种知音和谐应答之情境,用心之妙令人赞叹!

    文本演绎就是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利用自己的语言展开描述,随着教学环节的推进,课文中的故事被重新演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重造境激情,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经历了事件发展的过程,从而深度理解课文内容,产生与文中人物同悲欢的情感体验。在本课的教学中,彭老师精心设计了演绎环节,例如“锺子期死”这一片段中,他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描叙,同时使用音乐辅助造境,将学生引入情境,进而获得深刻的心理体验。

    教学修辞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将文章构思、文学创作时经常运用的诸如呼应、并列、反复、层递、突降、留白等修辞手法转化运用至教学结构中,通过教学段落间的巧妙联系,使课堂教学呈现强烈的艺术效果,带给学生具有高度审美性的学习体验。本课多处使用教学修辞,使课堂教学富有张力,充满艺术感染力。例如,教学中两次出现“伯牙之琴”,在课初,补充材料,描述琴之精美珍贵。在“摔琴”之时,再次出现对琴的描述,既是首尾呼应,也是对比与烘托,使得课堂跌宕起伏,富有冲击力。再如,“子期不在对谁弹!”一句的教学,在演绎文本的同时,辅助了“反复”的教学修辞,使得课堂出现了回环复沓、重章叠句式的艺术效果。

    总之,彭老师的《伯牙鼓琴》一课基于对课文内容的准确解读,精选了合宜的教学内容,设计了跌宕起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触摸文言、诵读文言的过程中,初步理解了“知音”这一话题,感受了一段艺术人生。如前所述,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可看作是伯牙与子期这一“知音”传说的艺术演绎形式之一。人生的孤独和理解的艰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知音情结”源自人们心灵深处的渴望,因此,伯牙与子期的故事必将以各种方式代代相传,这是人性对于诗意境界的本能追求。事实上,教者亦是琴者,在教学中教师显现自己对人生的洞悉与了悟,对教育理想的探索与追寻。若我们用心聆听,就能理解执教者的用心,成为这一课堂教学作品的知音。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