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于深度学习的核心精神

    

    李凤老师,你好!

    看了你描述的你们幼儿园开展的以“深度学习”理念为指导的课程活动情况,觉得大家的积极探索很有意义,看起来也卓有成效,值得肯定。

    关于“小班幼儿该不该进行深度学习”,特别是你问题描述中的深度学习似乎更多指的是“引导深度学习的教学”,我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很难几句话说清楚。我试着一点一点地谈谈我的想法。

    先说小班幼儿该不该进行深度学习。

    我的简单回答当然是“该”了!首先,因为深度学习是让所学的内容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学到的东西是理解了的、是“活学”(不是靠“死记硬背”)因而能够“活用”的(所学的东西如果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只会鹦鹉学舌,这样的学与不学从根本上来说没有多大差别)。其次,深度學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一个要动脑筋想办法,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获得的不仅是有意义的知识,同时也能够逐渐发展起对待事物的积极态度,勤于思考的习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专注、坚持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这些角度来看,对任何年龄段的学习者来说,深度学习都是应该的、必要的。

    但是,“该不该”并不是问题的全部,也不是答案的全部,这其中还有一个“能不能”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一些从社会的角度看是应该的事情,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却可能是不适宜、不应该的,这往往是因为受儿童发展水平的限制。当儿童的发展水平达不到时,就会使一些看起来“应该”的事却因“不能”而变成“不该”。贵园老师关于“该不该”的争论其实核心在于“能不能”——“小班幼儿能不能进行深度学习”。

    那么,小班幼儿究竟能不能进行深度学习呢?

    我认为,这要看我们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

    深度学习反映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特征:积极主动、思维参与、问题解决、知识迁移等。这些特征在不同年龄的学习者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大班儿童会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会积极回应教师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也会独立地或在教师的支持引导下寻求问题的答案。这些表现,让老师们感受到对中大班儿童可以按照“提出问题、头脑风暴、动手操作、得出结论”这样的步骤开展主题教学活动。而小班儿童多少还具有3岁前直觉行动思维的特征,行动的有意性、目的性、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经验都比不上中大班,所以有些教师认为“引导小班幼儿根据主题进行深度学习”的可能性不大,“比较难找到深度学习的点”。

    虽然我不能肯定地说,按照老师们总结出的基本步骤在小班开展主题教学就一定不适宜,但也认为这些老师的意见是有一定道理的。维果斯基曾经强调,教学的性质在儿童的发展中存在着若干由年龄特征所制约的“极限点”。根据这种“极限点”,3岁之前儿童的学习只能“按照他们自己的大纲”(即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不是“母亲的大纲”进行,因此,这个时期的教学是一种“自发型”的教学——儿童只能做他要做的、与其兴趣相符的事,自己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直接经验进行学习和发展。7岁以后,儿童已能跟随教师“按老师的大纲”学习,因而可称作“反应型”教学。3~7岁儿童的学习介于两者之间,要视“老师的大纲”转变为“儿童自己的大纲”的程度而定,故而称为“自发-反应型”教学。小班儿童虽然已经进入了维果斯基所说的“自发-反应型”教学阶段,但显然“自发”的特点更浓,不容易有效地按教师预设和组织的“主题”进行深度学习。

    但如果我们不拘泥于严谨的概念和严格的步骤,更多着眼于深度学习的核心精神——让儿童主动地学、智慧地学、在用中学、在学中用,那么,也可以说,不仅小班儿童,更小的儿童也是可以进行“深度学习”的。“摇篮中的科学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观察笔记:一个10个月大小的孩子坐在地毯上玩积木,玩得正高兴时,妈妈递给他一个装着果汁的奶瓶。小家伙接过来吸吮两口就扔到一边,继续玩积木。过了一会儿,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于是左手拿着一块积木继续敲打,右手向旁边摸去。忽然他停了下来,看着右手,手指对捏又松开,重复几次之后,开始用手摸身边的地毯。摸一个地方,手指就重复一次刚才的动作,直到摸到奶瓶旁边的地毯上,再一次对捏手指后,他停了下来,看着那一小块有点湿的地毯,又看了看躺倒了的奶瓶,把它奶嘴朝下地拿了起来。果汁一滴一滴地滴在地毯上,他伸手摸了摸,又摸摸其他地方,好像明白了什么,然后,双手举起奶瓶向四边抖动,让里面的果汁四处喷洒,自己则高兴得咯咯笑了起来……

    我们很难给这个孩子的行为贴上深度学习的标签,但也无法说其中完全没有深度学习的因素:他经历了发现问题(手指为什么粘了?地毯为什么湿了?)、解决问题(原来是因为奶瓶中的果汁洒在地毯上)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说明他也在积极思考,提出并验证假设,最后得出了结论。当然,这完全是小孩子的自发行为,自我学习,没有成人的有意设计与安排,但成人安排的生活环境无疑也是这一自发行为产生的条件。

    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第一,对于幼小儿童来说,判断其学习行为是或者不是深度学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行为是否是积极主动的,是否用来解决问题(问题的复杂程度与年龄相宜),是否有思维参与(不管是动作思维、表象思维还是语词思维都没有关系)。只要包含这些要素,他们的学习就是有意义的、有深度的,或者说是“迈向深度学习”的。

    第二,幼儿的“深度学习”并不只是发生在教师设计或发起的教学活动中,幼儿自发的游戏及各种探究性活动中都可能包含着“深度学习”或“萌芽状态的深度学习”,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如果引导深度学习的主题活动不易组织(当然可以继续探讨和尝试),那么,是否可以更多关注一下他们自发活动中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

    其实,不仅仅是小班,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游戏”,更应该成为各年龄段幼儿“深度学习”或“迈向深度学习”的主要途径。

    北京师范大学? 冯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