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沿革历程下的数字出版探索

    姚瑶

    【摘 ? ?要】互联网的发展已走过了Web1.0、Web2.0阶段,现在正大步迈向Web3.0时代。出版行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需要积极促进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善用互联网思维,将目光投向用户服务,培养用户黏性,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出版行业的需求。

    【关键词】数字出版;数字服务;互联网思维

    【基金项目】2018年池州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8XJYXM21);2019年池州学院校级科研项目(CZ2019RW12)。

    一、数字出版现状简述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出版产业模式受到了冲击,数字出版业日渐成熟,关于数字出版的理论和未来趋势的研究也日渐成为热点,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也被学界和业界提升到重点研究层面上。数字出版在获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出版行业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出版行业纷纷试水数字出版,但仍存在着不知道如何转型和融合、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出版行业的切实需求、不知道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更好地为行业服务等众多问题,面临着不知前路如何、不敢轻易突破、缺乏高素质出版人才的尴尬境遇。

    从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来看,我们可以参考学者汪忠的分类,他将国内外数字出版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进行了归类划分:以施普林格、约翰·威利等为代表的专业期刊和图书的商业模式;以培生集团为代表的教育服务模式;以亚马逊Kindle为代表的电子书销售模式;以日本手机小说、手机漫画为代表的移动增值服务模式;以8020出版公司等为代表的“用户创造内容”模式等。从这种划分可以透视出数字出版的模式特征和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依据,从中可以看出数字出版的模式特征基于其出版优势,包括在线数据库、教学辅助工具、线上线下产品联动、UGC(用户创造内容)、移动增值服务等,发展趋势是数字出版的虚实结合、增值互动。

    纵观当下国内外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对技术的要求更高,比如画质更清晰、输出格式更多样、数据更全面更专业等;善于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比如个性化服务的RSS定向推送、富媒体呈现内容、多平台联动、在线服务等。出版行业在改革创新的路上不断前进,取得了显著且长足的成效,而出版业还需要善用互联网思维,以与时俱进的眼光向前发展。

    二、互联网沿革历程下的数字出版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的数字化,是基于出版行业的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一种资源服务,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与知识的传播在整个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以沿革的历史进程来说,有Web1.0的门户时代、Web2.0的社交时代、Web3.0的大互联时代。有人总结认为,Web1.0 是只读的,Web2.0 是可读可写的,Web3.0 将是智能、可读可写、可执行的。出版行业则主要处于信息展示的Web1.0时代,在Web2.0的运用阶段和Web3.0的探索階段。Web1.0下的出版业意识到数字技术的重要性,强调数字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将实体内容进行组织、加工与提供,从而形成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共存的供给格局;Web2.0下的出版业在社交媒体高度活跃的影响下受到了启发,开始重视与受众的交流,强调共同建设,从而把自身利益与受众需求紧密结合;Web3.0下的出版业还处于探索阶段,如若能与Web3.0与时俱进,那将会使出版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不可估量的革新。

    数字出版是Web1.0时代的产业成果,它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显示技术以及存储技术等新兴技术,将信息统一转化、存储、处理、生产、传递、流通,将传统的出版行业的印刷出版、加工、编辑、发行、销售、阅读、使用、消费等所有环节数字化,具有成本低廉、海量存储、在线查询、反复使用、资源共享、更加环保等强大的优势,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共同构成了出版业,极大地改变了现有的出版内容与模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

    当一个新的因素加入到某个旧环境时,我们所得到的并不是旧环境和新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全新环境。计算机技术加入到原环境形成了Web1.0时代,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加入到了Web1.0环境,形成了Web2.0时代。Web2.0时代下的出版行业才是真正实现了数字化,从单纯的传统出版数字化、网络线上编辑内容出版,走向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相融合的全新出版形态。UGC(用户生产内容)、趣缘交际、RSS订阅等大行其道,大数据分析可以主动分析用户的行为,通过RSS订阅和兴趣推送等将精准内容送至用户眼前,让用户在信息海洋中便利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有人称Web2.0的灵魂是人,其实质就是人与资源的有机结合,人不仅仅获取信息,也是内容的制造者,读者与作者、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身份变得模糊,除了获取海量数字出版信息之外,“被动”变得“主动”也是Web2.0时代的一大特征。

    三、Web3.0时代的数字出版探索

    Web3.0是继Web2.0之后的又一互联网发展阶段,也是下一代互联网浪潮,它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的发展方向,它具有未来性和不确定性,没有人可以准确地预言Web3.0的实现时间和发展方向。Web3.0自身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大部分人并不知道Web3.0的定义、特征、本质,其发展的趋势也较为模糊。但从概述的宏观层面来说,Web1.0的本质是“联合”,Web2.0的本质是“互动”,Web3.0的本质是“泛在”,Web3.0在Web2.0的基础上要求更加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和更加平等、兼容、专业、整合。还有总结认为,Web1.0 的关键词是信息共享,Web2.0的关键词是信息共建,Web3.0的关键词是知识传承,Web4.0的关键词是知识分配,Web5.0的关键词是语用网。总而言之,不同的互联网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重点和特征,把握好不同阶段的性质可以紧跟时代潮流,甚至成为时代变革的先行者,所以说,从互联网发展阶段对于数字出版做出宏观考量是有意义的。

    Web3.0时代注重数字化生存、垂直化运动、大数据分析、极致的用户体验、个人定制内容、全开放性、高度活跃的网络社区等,是三广+三跨(广域的、广语的、广博的、跨区域、跨语种、跨行业),是微内容的自由整合与有效聚合,适合多种终端平台、实现信息服务的普适性,具有良好的人性化用户体验和基础性的个性化配置,具有有效和有序的数字新技术。从Web2.0开始,公众的信息意识得以增强,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运用自己的手段参与信息传播,从内容制作、编辑,到内容传递、传播,信息共建、共享,再到信息反馈、重构,这一系列过程高速且主动。这为Web3.0的建设做出了良好的铺垫,使得Web3.0的变革易于接受。在Web3.0的大背景下,相对于以传统印刷出版技术为基础的传统出版,数字出版以更低成本、更加智能、更高成效、更强创造力、更加个性化和大众化等优势对其加以变革,出版者、作者、读者的地位和功能发生了变化,作者和读者的主动性更强、创造力更大、也更具发言权,传统出版业的主导性功能有所减弱,针对这种局面,数字出版有了更加明确的任务。

    四、数字出版的未来发展路径

    数字出版使得信息组织方式、获取信息方式、创造信息过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过程和方式特别是在具体的实施层面上,包括如何转型和融合、如何更好满足社会对于出版行业的切实需求、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更好地为行业服务等众多问题也有待探索。由于PC端更加侧重工具性功能,而移动端具有便携性和易得性,因而更加贴近生活,移动互联网早已成为生活常态,移动数字出版也已屡见不鲜,如何将数字出版的移动功能、社交功能、服务功能加以突出,从而培养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需要从资源和服务的角度进行考量。

    首先,数字出版的前路可以与图书馆界的“泛在理论”相关联并加以考量,数字出版主打的是丰富资源无限获取,“泛在理论”正是丰富资源与贴心服务无限提供的发展理念。在大数据的浪潮下,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到自己想要的资源,如国外图书馆界提出的“泛在图书馆”的发展理念,即任何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图书馆都可以获得任何信息资源。泛在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提出泛在图书馆的“8A”理论,即任何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作为服务客体的任何用户提供任何时期、任何类型、任何格式和任何语种的信息资源。泛在图书馆体现为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无所不在,其显著特征是用户在哪里,图书馆的服务就在哪里,用户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获得图书馆的服务,甚至用户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却已经利用到了图书馆的资源或者得到了图书馆馆员的帮助。数字图书馆在这种泛在思想下应运而生,泛在知识的大环境使得其他数字出版行业也开启了探索之路,不受时空限制获取海量资源和智能服务则是数字出版最基本要求。

    其次,内容为王、资源为本的时代,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内容不能只求广,资源不能只求全,对于内容与资源的重组和整合更加重要。数字出版时代,知识爆炸容易造成信息超载,碎片化阅读和快餐式文化成为了数字出版时代的主流。而碎片化阅读在便于利用零碎时间来阅读信息的同时,也大量挤占了人们深阅读的时间。碎片化阅读还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化的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得知识碎片,不容易形成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它对人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构成挑战。因此,流媒体格式移动阅读、支持多格式输出等便捷的获取途径必不可少,对资源的加工整理更加重要,除了用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进行精准的信息推送外,可将资源进行主题分类形成细致专业的内容导览,方便主动获取到任何相关的信息资源,实现专业汇聚、不搜即得。

    最后,互联网思维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进步的时代背景之下,对于用户、产品、市场、商业链等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以开放的精神对万物进行互联,实现“每个个体、时刻联网、各取所需、实时互动”的智能生活状态。Web3.0时代可以看做是一个大互联时代,也就是高度重视社交的时代,人们已经形成了网络社交和移动阅读的习惯,网络语言渗透进现实生活,趣缘地缘交友融入了社交生活,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出版强调的是以个性发展为中心的特性,因此为了适应社交时代的特征,社交在数字出版中的地位需要被加强。例如基于社交空间的知识内容的传播和分享,营造出一个生活化且专业化的学术交流空间,将读者、作者、编辑部、出版社、学者等的交流打通,打破信息孤岛和知识孤立的局面,同时辅助E-learning进行数字化教学;个性化定制内容,可以富媒体展示个人成果,将科研进展和经验攻略一键共享,形成学术交流小组,这也可以进一步塑造用户的归属感,维护用户对于商业出版的忠诚度。

    综上所述,Web3.0时代的数字出版需要紧跟甚至引领时代潮流,将互联网思维灵活运用到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转化中,实现数字出版的華丽变革。资源与内容的合理整合、服务空间的营造维护、学术社交的辅助交流、新兴传播技术的引进等,都是数字出版今后仍需努力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汪忠.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与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出版发展[J].出版发行研究,2008(08):59-62.

    [2]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辉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6.

    [3]曹学艳,张晓东 编.全媒体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建设导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213.

    [4] 张中江.浅阅读时代的“深”思考:读书如何才能不支离破碎.中国新闻网,2012-4-23.

    (作者单位: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