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优化策略与实践
余海毕 肖志农
摘? ? 要:深度学习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在学习过程中,道德与法治课要尽可能避免教学目标的单一化、学习过程的浅层化、知识内容的浅俗化和素养培育的标签化,教师可从教学多维度加以优化和统筹,通过精选材、真活动、巧设问和妙结尾,让课堂学习由浅入深,让学生参与积极有效,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优化教学;策略
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关注教学之“形”,而忽略怎样优化教学之“神”,导致课堂虽看似内容丰富,但难以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难以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甚至难以促成知识目标的达成。教师不妨尝试优化教学,聚焦问题,精准发力,推进课堂的深度学习。
一、深度学习始于选材之精
精选材提供广平台。服务于课堂的素材应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教师提供的素材既要让学生想知道,还得让学生够得着,说得上。
1.选材于生活——接地气
生活类素材永远是道德与法治课不可或缺且最能激发师生共鸣的教学素材。要抓住课堂中的这个活水源头,教师可以选择看似平常而扣人心弦的素材。曾经听过“爱在家人间”一课,教师仅以一张家庭照片导入,便与学生展开了聊天式的學习,一节课下来,大多数学生畅所欲言,看似闲聊,而实际上学生已在教师引导下走向对家人的依恋,走向对家庭情感的共鸣。一张简单的家庭照触动着每一个学生对家人和亲情的心弦,每一张家庭照背后或许掩藏着数不尽的家长里短,学生在“闲聊”中把对家庭纷繁复杂的关系阐述得淋漓尽致,把对生活中爱恨交织的情感透解得鞭辟入里。生活素材虽是信手拈来,亲情、友情、爱情、悲情等,常成为生活类选材的主要内容,但也需要有所甄别,否则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关注,难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大放异彩。
2.选材于热点——聚人气
一个典型独特的热点话题,往往能成就一场精彩的教学。在讲到“做负责任的人”一框时,我们以当时刚发生的“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为话题,问学生:“这次事故是谁的责任?”学生不约而同地将责任归咎于肇事者,接着有学生提出司机也有责任,并对作为司机驾驶汽车罔顾乘客安全,与肇事者争执不休的行为表示谴责。教师接着问:“乘客有没有责任?”气氛瞬间凝固了,然后几个同学接着阐述作为乘客责任缺失的行为及危害,并深刻领悟到对他人负责也就是对自己负责……在课堂最后,教师又问了一个问题:“这次事件给了我们什么启发?”由于之前的充分讨论,学生有了知识和情感的沉淀,他们先后从责任与担当、情绪与情感、安全与避险等角度展开了精彩的总结。热点话题引人关注,也容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共同思考、讨论和表达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3.选材于文本——扬正气
在各种公开课、优质课中,教师大都选用大量鲜活课外素材,但很少见到基于教材文本素材的教学设计。事实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运用你的经验”“阅读感悟”“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等栏目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关键在于怎样使用和挖掘这些素材。在日常教学中,不妨将“运用你的经验”作为课堂导入,通过基于学生经验性话题或事例的探讨,引导学生渐入佳境;将“探究与分享”作为课堂活动探究,通过精解素材、进阶设问、辩证总结让课堂充满探究性、思辨性;将“相关链接”和“阅读感悟”作为课堂拓展,通过学生自学、教师点拨等方法让课堂变得充实丰富;将“拓展空间”作为课后延伸,让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学而信”,又能在课后“知而行”。巧妙处理教材文本素材既考验着教师的基本功和教研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对教材文本的深入理解与运用。
二、深度学习基于活动之真
真活动激发真参与。课堂因活动而精彩,活动因真实而深刻,设计真实而有效的活动,做到让学生能参与、真参与、爱参与,教师也可在师生活动中研究潜藏于活动背后的育人价值。
1.活动避免“独角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真活动既不是学生被动服从于教师命令的尴尬表演,也不是完全脱离于教师的自娱自乐。倘若学生只当观众或听众,或者纯粹由学生表演,教师只当看客,活动结束简单总结了事,这样不仅不利于构建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也很难调动学生的高阶思维,难以激活学生内在潜能,实现课堂教学目的。师生间的互动,需要教师的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讨论,而不是简单停留在“对”“好”“是的”之类附和式回应。师生间的互动,需要教师对学生活动作统筹规划,对活动过程作过程引导,对活动效果作科学评估。师生间的互动,不能停留在师生间的一问一答这种单向问答形式,可以是教师的逐层多问,可以是课堂中的师生互问,可以是师生共同质疑而共同探问。师生间的互动,还需要学生对老师作反馈,有收获的可以及时分享,有疑惑的要及时求解,有困难的要及时求助。
2.活动避免“纯表演”——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在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缺乏活动的课堂常常是难以有效和成功的课堂,但有活动的课堂就一定有效与成功吗?一次在“让友谊之树常青”的公开课上,教师分别采用了“热身游戏”“夹豆实验”和“情景演绎”等活动,整堂课师生分工明确,学生热情高涨,课堂热闹非凡。遗憾的是,每一次活动结束,教师并没有基于“友谊”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有效地追问和总结,而是“自圆其说”地得出了一系列关于友谊的结论,整堂课该教师虽设计了几个新颖有趣的活动,却未能将活动形式与学科内容统一起来,尽管课堂似乎很精彩,但缺乏学生的真思考和深思考,自然不能实现深度学习。在教学中,我们应将活动本身与教学内容有机衔接,将教学内容分散于课堂活动中,在课堂活动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由课堂活动自然生成知识与结论,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与“活动内容课程化”的真正融合融通。
3.活动避免“限课堂”——实现课堂与课外的结合
目前,大多数教师把道德与法治课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忽略了对课外教学阵地的有效拓展和深入挖掘。只有富有生活化、充满实践性的活动才能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巧妙结合,实现课堂与课外的思维贯通,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角色转变。在一次教研会中,一位教师分享了“让家更美好”一课的教学经验,他们课前让学生回家,利用周末尝试与父母互换角色,并记录下角色互换后“父母”与“子女”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回到学校后利用课堂分享并讨论矛盾背后的成因、对策与反思。在此过程中,学生所领悟到的“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子女的无奈与叛逆”远比课堂上的一则案例、一段视频更具体、更深刻,学生更能从自己家庭的个例中寻找矛盾的症结,也能在反思他人家庭的故事中学会总结和归纳,以更平和的心态和更全面的视角对待家庭关系、理解家庭矛盾和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三、深度学习成于设问之巧
巧设问启发真思考。课堂设问的好坏决定着师生沟通和互动的成败,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设问应避免画蛇添足之问,避免宽泛宏大之问,避免非黑即白之问。
1.遵循思维进阶而设问——把握层次性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最忌讳直接地、宽泛地设问。这样的设问学生要么没有思考的空间,直接回答出教师预定的答案,要么缺乏思考的支点,回答偏离教师的设问导向。一次在观摩“生命可以永恒吗”一课时,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了一个数字“18”,先问道:“看到这个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学生顿时展开联想,思考数字背后的许多信息。教师接着问:“你喜欢这个数字吗?”学生各抒己见,褒贬不一。教师进一步引导:“如果这个数字就是你生命的长度,你愿意接受吗?”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学生回答也颇为积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展开一系列的追问:“你希望自己的生命长度是多少?”“人能完全主宰自己的生命长度吗?”“人的生命能不能无限制地延长?”……学生思考逐渐深入,课堂也更充满了辩证哲理和生活韵味。对于七年级学生,该教师逐层深入的进阶式设问远比直接抛出一个“生命可以永恒吗”更具趣味性和层次性。
2.运用辩证思维而设问——充满思辨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价值冲突或两难选择性问题,该类问题若运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便是一大亮点,且极具思维广度和深度,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仍以前述“生命可以永恒吗”一课为例,该教师继续了课堂前半段的精彩,总结完生命的几个特征后,借以教材的问题“我们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领悟生命的非凡意义与独特价值,领悟在追求生命长度的同时,更要追逐生命的厚度,初步体会到“向死而生”的积极人生观,学生在讨论和展示“珍爱生”与“不畏死”之间找到了一条明路。充满思辨性的问题本身具有辩论的价值,也留给学生思考和辩论的空间,通过讨论和辩驳,对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乃至其他素养的培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3.围绕课堂议题而设问——谋求整体性
议题式教学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在复习“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时,我们以“未成年人研学之旅”为载体,以“如何有效保障未成年人研学之旅的安全”为议题,先用案例素材引导学生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因、法律依据和保护手段等形成全面的认知。接下来,再以“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是否意味着未成年人就不需要自我保护”追问学生,让他们把目光和思维拓展开,并通过案例素材和以下几个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归纳:
(1)在研学中,当遇到不法侵害时,你会怎样勇敢自救,化险为夷?
(2)在研学中有欺诈等侵权时,你会如何挽救和弥补自己的损失?
(3)在你维权受阻时,我们应怎样寻求法律帮助?
(4)研学之路人多嘴杂,诱惑遍布,你将怎样加强自律,对不良行为说“不”呢?
如此一来,学生真正理解到对未成年人既有国家和社会的特殊保护,又该加强自我保护。与此同时,学生在运用分析和综合思维、整理和归纳知识、解读和剖析案例等过程中其科学精神、公共参与和法治意识等素养培育得到真正落实。
四、深度学习归于结尾之妙
妙结尾成就美课堂。课堂结尾之妙在于对本堂课内容的提炼和升华,在于继续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在于引导学生对本课堂学习的拓展和延伸,让深度学习连续化、常态化。
1.总结式结尾——曲终奏雅
总结式结尾可以是认知性的。教师可以用排比或对仗的语言,以直述或抒情的语气, 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加以点拨和完善,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和赞许,对学生在情感认知、进阶思维和价值判断与选择等方面实施有效的提升和引导。总结式结尾可以是运用性的。可利用归纳、对比、判断等方法巩固基础知识,亦可从概念辨析、问题分析、案例解读等方面强化素养形成。学生无论是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还是对核心素养的强化与落实,都可以为往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借鉴。
2.延伸式结尾——再续精彩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本堂课所学内容,或许在知识上与其他章节有衔接,在素养和能力培育上与生活中有些场景相契合,在学习方法上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启发。再谈“生命可以永恒吗”一课,该教师在课堂的最后这样结尾:……你的生命在哪里?请尝试制作一张你的家族图谱,并查访自己家族流传至今的一些传统习俗和佳话故事。学生在调查和了解自己家族图谱故事的背后,会发现一些祖辈的美好往事和言简意赅的家风家规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生活,让学生由“课堂认知生命”延伸到“课后解读生命”,由“我的生命”升华到对“我们的生命”的理解,再反思“我的生命”的使命担当和独特意义。
3.留白式结尾——余音绕梁
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精彩的“留白”既可以为一堂课增添斑斓的色彩,也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在讲到八年级上册“网络改变世界”一课时,在课堂的最后,笔者稍作停顿,问了学生一个问题:“网络生活异彩纷呈,但是如果没有网络,生活还照样精彩吗?”在第一个班立即传出许多否定和反感的声音,他们认为“没有网络我们就活不了了”。在第二個班,我问了同样的问题,但没让他们急于回答,而是让他们静下来想象一下离开网络,回到现实的生活是怎样一番景象。结果与第一个班大不相同,虽有与前一个班相同的“生活离不开网络”的声音,但有更多学生描绘出没有网络的精彩现实生活,形成“没有网络,生活照样精彩”的认识。这一留白过程,既加深了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也为下一课“合理利用网络”作了有效的铺垫。在当前,网络、网游、手机等已然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必需品甚至是麻醉品,通过这一“留白”,让学生尝试即便“抛弃”这些必需品,在现实中也能发现同样精彩的生活。
总之,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八个统一”具体要求,推进课堂创新,优化教学策略,实现深度学习,落实素养培育。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或因某个素材的新颖与独特,或因教学活动的真实与丰富,或因课堂设问的奇巧与贴切,或因课堂结尾的精彩与深刻,或统筹以上各教学环节,均能带动学生深入地思考,积极地参与,辩证地分析和全面地总结,从而走向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