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科技馆新馆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陈坚钊
[摘 要]科技馆是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接受科普教育、开展科学普及活动的重要阵地,是文明城市科学文化设施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在多元文化社会视角下,科技馆的生存与发展同其运营管理水平高低关系甚密。本文以泉州市科技馆新馆为研究对象,对比三种不同运营管理模式的优劣,深入分析泉州市科技馆新馆运营管理面临的矛盾,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和发展建议。
[关键词]科技馆 新馆 运营管理 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科技馆事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养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科技馆不仅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思想的重要设施。面对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普参观需求,要突破科技馆发展的传统瓶颈,不断创新科普展教方式,更好地迎合广大群众对获取科普知识的需求,将科技馆打造成群众获取科普教育知识的重要渠道[1]。如何转变旧有观念,创新运营思路,探索一条适合现代科技馆发展的运行模式和科教方式,是目前科技馆行业的重要课题。
一、几种运营管理模式优劣对比
(一)事业单位管理模式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市科技馆主要采用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即组建一支专业的领导班子队伍,并且配有150~200人左右的运管管理团队,职级为副处级(正科级),上级主管部门为市科学技术协会,其根本属性为公益类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馆设馆长1名,副馆长2~3名;另外,还设有综合管理部、展览教育部、物业管理部、运营保障部、活动培训部、工程技术部、发展研究部等多个部门,年均运营管理费用为3000万元,采取该运营管理模式的场馆有杭州低碳科技馆、绍兴科技馆等。
(二)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化管理模式是指政府将科技馆交由特定的公司运营管理,政府不要求企业通过盈利收回建设成本,每年给予管理企业适当的财政补贴,允许公司实施门票、科普推广、教育培训等经营性活动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每年约需要1500万元左右的财政补贴,如厦门科技馆、宁波科学探索中心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采用该运营管理模式的科技馆,将无法从中国科协获取科技馆免费开放相关补贴。
(三)政府采购服务外包模式
政府聘请一家有专业经验的科技馆运营管理公司实行外包展教运营服务,其模式类似物业管理,但对管理公司的运营要求相当高。一个小型的科技馆团队代表官方制定各项运营指标,例如科普主业的稳定性、来馆参观人数指标、展教设备完好率等,并对外包运营管理公司进行考核。如果运营达标,可以获得全额运营费用;如果未能达标,则要扣除部分运营费用;如果连续不达标,可以解聘,并另行招聘运营公司[2]。估计每年运营费用在2000万元左右,这种方式是目前科技馆运营业务发展的趋势,并已形成了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转机制,目前采取该运营管理模式的代表性科技馆有江苏宜兴科技馆、深圳龙岗科技馆等。
二、泉州市科技馆新馆运营管理面临的问题
在建中的泉州科技馆新馆坐落于泉州东海公共文化中心市民广场,建筑总面积30000m2,以“海纳百川、积淀创新”为主题,将“海丝路”“文都城”“泉州星”三大泉州科技文化的代表元素融入展示内容及建筑空间。馆内设有6大主题功能展厅,2个特种展厅以及2个特效影院,主要致力于打造国内知名、省内一流,具有泉州特色的现代化高端科技馆。另外,需求矛盾是泉州市科技馆新馆投入使用后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一)公益性与经营性之间的矛盾
科技馆不仅是我国现代公益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机构之一,受众范围极其广泛。受自身属性影响,科技馆的运管管理目标并非追求经济收益最大化,相反,其最终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3]。结合我国国内科技馆建设现状分析,目前大部分地方政府往往将工作重心集中在場馆建设,往往容易导致运营管理方面的投入不足。伴随着科技馆客流量的不断增加,场馆损坏率也将随着提高,展厅设备更新所需资金缺口较大。长此以往,上述客观因素,将成为科技馆长期稳定发展的阻力。
(二)运营机制与管理需求之间的矛盾
目前,国内大部分科技馆属于事业单位,泉州科技馆也不例外。该运营管理模式最为突出的一个弊端是场馆运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同工作人员收入水平、福利待遇等并无多大关联性。随着活动场次和接待次数的增加,场馆日常运营管理费用也将随着增加。如此一来,势必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场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从而导致科技馆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业务提升与行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现代科普教育朝多元化方向发展,要求场馆工作人员不仅应熟练掌握展品相关知识,同时还应了解场馆日常运营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这就迫切要求科技馆设立一支懂技术、能创新、善组织的专业队伍[4]。一方面,事业单位编制体系下的人员变动幅度较小;另一方面,目前激励机制的严重缺位,这两个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科技馆在短时间内难以吸纳到本行业发展所需专业人才。
三、泉州市科技馆新馆运营管理模式优化建议
(一)运营管理要以社会公益为出发点
基于社会责任视角展开分析,科技馆是一项“利在长远,功在千秋”的公益性事业。因此,运营管理者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那么就会与科技馆设立根本初衷相背离。在今后的运营管理过程当中,泉州科技馆应不断丰富科技馆所具备的社会意义以及战略意义,担负起弘扬科学技术以及宣传科普知识重要使命,激励和引导全社会为振兴国家经济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培养所需人才,确保泉州科技馆事业得以长期发展。
(二)运营管理要充分立足市场需求
科技馆的有序发展不能同市场相脱离,相反,科技馆应建立在市场这一客观基础上,两者之间联系紧密。科技馆应努力为本馆的长期稳定发展营造氛围,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寻找平衡点。一方面,科技馆可多管齐下,多种渠道吸收资金,通过市场获取日常运营管理所需资金。另一方面,科技馆可充分利用本馆现有资源,结合各个阶段受众的特点,定期举办以科技为主题的展览或课程。
(三)运营管理要以政府财政为保障
结合近几年国内科技馆运营管理现状分析,科技馆具有公益性这一显著属性,在采取企业化管理过程当中,科技馆为确保日常运营得以顺利开展,往往需要从政府那里获取资金或政策方面的扶持。自2015年起,中国科协为免费开放科技馆提供一定数额的扶持资金,该资金主要用于缓解科技馆在展厅更新、改造以及运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资金压力。
四、结论
当前,国外科技馆社会化运营是主流趋势,并已形成了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机制。近年来,国内新建科技馆均在探索并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符合市场需求及政府政策鼓励导向的创新运营模式。社会化外包服务运营不是简单的委托传统物业公司、活动策划公司、教育运营机构,而是需要委托有专业运营经验、科技馆设计建设背景以及特别在科技馆方面形成多个科技文化场馆网络化经营的专业公司,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
为此,建议泉州市科技馆新馆采用运营服务外包模式,聘请有经验的专业运营管理公司实行外包展教运营服务,组建小规模团队代表官方指定各项运营指标,并对运营管理公司进行考核。该模式可减轻财政及编制压力,比较适合泉州市科技馆新馆的实际运营管理要求。
参考文献
[1]叶洋滨.浅析科技馆的营销策略[J].科技信息,2011(17):65-66.
[2]常娟.科技馆教育功能及其形成机制探析[J].科学之友,2011(9):1-3.
[3]王巍溪,韩月月,王健.会展场馆的品牌营销策略[J]. 农机质量与监督,2013(6):20-21.
[4]罗绮琦.我国会展场馆建设现状与发展前景探析[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6):75-77.
[摘 要]科技馆是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接受科普教育、开展科学普及活动的重要阵地,是文明城市科学文化设施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在多元文化社会视角下,科技馆的生存与发展同其运营管理水平高低关系甚密。本文以泉州市科技馆新馆为研究对象,对比三种不同运营管理模式的优劣,深入分析泉州市科技馆新馆运营管理面临的矛盾,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和发展建议。
[关键词]科技馆 新馆 运营管理 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科技馆事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养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科技馆不仅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思想的重要设施。面对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普参观需求,要突破科技馆发展的传统瓶颈,不断创新科普展教方式,更好地迎合广大群众对获取科普知识的需求,将科技馆打造成群众获取科普教育知识的重要渠道[1]。如何转变旧有观念,创新运营思路,探索一条适合现代科技馆发展的运行模式和科教方式,是目前科技馆行业的重要课题。
一、几种运营管理模式优劣对比
(一)事业单位管理模式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市科技馆主要采用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即组建一支专业的领导班子队伍,并且配有150~200人左右的运管管理团队,职级为副处级(正科级),上级主管部门为市科学技术协会,其根本属性为公益类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馆设馆长1名,副馆长2~3名;另外,还设有综合管理部、展览教育部、物业管理部、运营保障部、活动培训部、工程技术部、发展研究部等多个部门,年均运营管理费用为3000万元,采取该运营管理模式的场馆有杭州低碳科技馆、绍兴科技馆等。
(二)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化管理模式是指政府将科技馆交由特定的公司运营管理,政府不要求企业通过盈利收回建设成本,每年给予管理企业适当的财政补贴,允许公司实施门票、科普推广、教育培训等经营性活动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每年约需要1500万元左右的财政补贴,如厦门科技馆、宁波科学探索中心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采用该运营管理模式的科技馆,将无法从中国科协获取科技馆免费开放相关补贴。
(三)政府采购服务外包模式
政府聘请一家有专业经验的科技馆运营管理公司实行外包展教运营服务,其模式类似物业管理,但对管理公司的运营要求相当高。一个小型的科技馆团队代表官方制定各项运营指标,例如科普主业的稳定性、来馆参观人数指标、展教设备完好率等,并对外包运营管理公司进行考核。如果运营达标,可以获得全额运营费用;如果未能达标,则要扣除部分运营费用;如果连续不达标,可以解聘,并另行招聘运营公司[2]。估计每年运营费用在2000万元左右,这种方式是目前科技馆运营业务发展的趋势,并已形成了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转机制,目前采取该运营管理模式的代表性科技馆有江苏宜兴科技馆、深圳龙岗科技馆等。
二、泉州市科技馆新馆运营管理面临的问题
在建中的泉州科技馆新馆坐落于泉州东海公共文化中心市民广场,建筑总面积30000m2,以“海纳百川、积淀创新”为主题,将“海丝路”“文都城”“泉州星”三大泉州科技文化的代表元素融入展示内容及建筑空间。馆内设有6大主题功能展厅,2个特种展厅以及2个特效影院,主要致力于打造国内知名、省内一流,具有泉州特色的现代化高端科技馆。另外,需求矛盾是泉州市科技馆新馆投入使用后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一)公益性与经营性之间的矛盾
科技馆不仅是我国现代公益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机构之一,受众范围极其广泛。受自身属性影响,科技馆的运管管理目标并非追求经济收益最大化,相反,其最终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3]。结合我国国内科技馆建设现状分析,目前大部分地方政府往往将工作重心集中在場馆建设,往往容易导致运营管理方面的投入不足。伴随着科技馆客流量的不断增加,场馆损坏率也将随着提高,展厅设备更新所需资金缺口较大。长此以往,上述客观因素,将成为科技馆长期稳定发展的阻力。
(二)运营机制与管理需求之间的矛盾
目前,国内大部分科技馆属于事业单位,泉州科技馆也不例外。该运营管理模式最为突出的一个弊端是场馆运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同工作人员收入水平、福利待遇等并无多大关联性。随着活动场次和接待次数的增加,场馆日常运营管理费用也将随着增加。如此一来,势必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场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从而导致科技馆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业务提升与行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现代科普教育朝多元化方向发展,要求场馆工作人员不仅应熟练掌握展品相关知识,同时还应了解场馆日常运营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这就迫切要求科技馆设立一支懂技术、能创新、善组织的专业队伍[4]。一方面,事业单位编制体系下的人员变动幅度较小;另一方面,目前激励机制的严重缺位,这两个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科技馆在短时间内难以吸纳到本行业发展所需专业人才。
三、泉州市科技馆新馆运营管理模式优化建议
(一)运营管理要以社会公益为出发点
基于社会责任视角展开分析,科技馆是一项“利在长远,功在千秋”的公益性事业。因此,运营管理者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那么就会与科技馆设立根本初衷相背离。在今后的运营管理过程当中,泉州科技馆应不断丰富科技馆所具备的社会意义以及战略意义,担负起弘扬科学技术以及宣传科普知识重要使命,激励和引导全社会为振兴国家经济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培养所需人才,确保泉州科技馆事业得以长期发展。
(二)运营管理要充分立足市场需求
科技馆的有序发展不能同市场相脱离,相反,科技馆应建立在市场这一客观基础上,两者之间联系紧密。科技馆应努力为本馆的长期稳定发展营造氛围,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寻找平衡点。一方面,科技馆可多管齐下,多种渠道吸收资金,通过市场获取日常运营管理所需资金。另一方面,科技馆可充分利用本馆现有资源,结合各个阶段受众的特点,定期举办以科技为主题的展览或课程。
(三)运营管理要以政府财政为保障
结合近几年国内科技馆运营管理现状分析,科技馆具有公益性这一显著属性,在采取企业化管理过程当中,科技馆为确保日常运营得以顺利开展,往往需要从政府那里获取资金或政策方面的扶持。自2015年起,中国科协为免费开放科技馆提供一定数额的扶持资金,该资金主要用于缓解科技馆在展厅更新、改造以及运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资金压力。
四、结论
当前,国外科技馆社会化运营是主流趋势,并已形成了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机制。近年来,国内新建科技馆均在探索并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符合市场需求及政府政策鼓励导向的创新运营模式。社会化外包服务运营不是简单的委托传统物业公司、活动策划公司、教育运营机构,而是需要委托有专业运营经验、科技馆设计建设背景以及特别在科技馆方面形成多个科技文化场馆网络化经营的专业公司,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
为此,建议泉州市科技馆新馆采用运营服务外包模式,聘请有经验的专业运营管理公司实行外包展教运营服务,组建小规模团队代表官方指定各项运营指标,并对运营管理公司进行考核。该模式可减轻财政及编制压力,比较适合泉州市科技馆新馆的实际运营管理要求。
参考文献
[1]叶洋滨.浅析科技馆的营销策略[J].科技信息,2011(17):65-66.
[2]常娟.科技馆教育功能及其形成机制探析[J].科学之友,2011(9):1-3.
[3]王巍溪,韩月月,王健.会展场馆的品牌营销策略[J]. 农机质量与监督,2013(6):20-21.
[4]罗绮琦.我国会展场馆建设现状与发展前景探析[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6):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