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传统村落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文化表意研究
陈君豪+吴彦+汤辉
摘要: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岭南传统村落建筑中,是当时岭南传统村落建筑的装饰特点。以田野调查法、图像法和对比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现存于岭南传统村落中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在建筑中的出现部位及其背后的文化表意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与岭南传统私家宅园装饰构件进行对比,以引起社会对20世纪70~90年代岭南传统村落建筑自我更新产物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岭南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岭南传统村落;预制类混凝土;装饰图案;文化表意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5-0044-05
收稿日期:2017-10-13
修回日期:2017-10-17
Abstract: Prefabricated concrete decorative components 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decorative features in traditional village buildings in Lingnan since the 1970s. We use field survey method, image method and comparative method to analyze the position and cultural expression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decorative components and to compare with decorative components in Lingnan traditional private gardens. We aims to attract social attention and attach the importance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decorative components, as the selfrenewing products of Lingnan traditional village buildings from 1970s to 90s, and to better realize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 history and the culture of Lingnan.
Key words: Lingnan traditional village; Prefabricated concrete; Decorative pattern; Cultural expression
引言
传统村落建筑景观是各种文化在传统村落建筑的外在形式和特定地域人地关系的反映,是文化作用于自然的产物[1] 。而20世纪70年代在广州珠村、佛山仙岗村等岭南传统村落中出现了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其图案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运用新型建筑材料表现和传承了岭南传统文化,是专属于这一特定时期村落建筑自我更新的产物。通过对这些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进行研究,解读所含图案的文化表意内涵,并将其进行分類,从而引起人们对于岭南传统村落中日益式微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也是对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的保护与传承。
1岭南传统村落中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
1.1岭南传统民居与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
受岭南地区特殊地域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文化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在岭南传统民居建筑中体现出较明显的装饰性特征[2]。其装饰重点主要集中于岭南民间工艺中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三塑(泥塑、灰塑、陶塑)以及壁画上,内容多为岭南常见的花果或当地广为流传的历史典故等[3],这充分反映了岭南地域的风土人情及习俗特点,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装饰的审美表达。
自20世纪20年代混凝土被引入中国之后,混凝土装饰构件便开始应用于家宅中,其中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则滥觞于70年代大量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的更新与新建筑的兴建,基于混凝土材料可塑性强、价格低廉等优点,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得到了村落居民的认同与大量应用。同时受当时经济水平的限制及人们审美意识改变的影响,其制作工艺得以简化,图案形式更加丰富,从而满足审美性与实用性的双重需求。这一时期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得到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于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中,并成为当时岭南传统村落建筑的显著标志。
1.2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主要出现的部位
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主要应用于阳台栏杆、天台女儿墙、建筑庭院外围墙、外墙采光窗、屋顶等位置,起着装饰美化、建筑通风采光、空间隔断等作用(表1、图1)。其中,装饰美化是其主要功能,生硬的建筑墙体因其变化多端、千姿百态的图案和若隐若现的透景效果而减少了空间的闭塞感,更具生气和活泼,独特的光影效果也自成一景。除此之外,透、漏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还为建筑提供了通风采光的可能,颇具实用性。例如广州珠村中出现在建筑外墙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镂空的构件不仅给采光条件较差的一层带来更多的光线,还有利于通风,帮助改善岭南地区较为潮湿的室内环境。
2常见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符号分类及意义
起初,在岭南传统村落的居民建筑中并未出现大量精细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只有少数大户人家的厅堂会使用,并且图形不会过于复杂。与岭南民间工艺的“三雕三塑”相比,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大多为不构成故事序列的简单图案。但即便是简单的符号,一旦和当地地域文化和社会背景等因素结合,其所表达的意义就更具历史性和时代性[4]。结合广佛地区传统村落的实际情况分析,现存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的图案符号主要有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和文字类四种类型。
2.1动物纹
在岭南传统村落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中,常见的动物图案有海鸥、鸽子、龟、蝙蝠、螭龙等。图案的吉祥寓意一般取自带有吉利谐音象征的动物,也会取自象征祥瑞的古代神兽(表2、图2)。
2.2植物纹
除动物纹外,植物图案纹饰在岭南传统村落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中亦为常见。主要为花、叶、果、盆栽等,如桃子、海棠纹样、小草纹样、兰花纹、玉兰纹等(表3、图3)。
2.3几何纹
岭南传统村落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中的几何图像符号形式多样且数量繁多,最简单易辨,是一种以几何形为主的装饰纹样,主要有卐字纹、方胜纹、六边形、回纹等纹样。几何纹装饰纹样易于组合搭配,常两两组合应用于村落建筑中,例如广州珠村某村落建筑中的龟背锦纹样与菱形纹样组合,表达屋主祈求平安和财富的美好心愿(表4、图4)。
2.4文字类
岭南传统村落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中还有部分是以文字为纹样,目的是直接地表达屋主的期望,有的浅显易懂,如炭步镇某户人家的“平安”纹样,直接地表达了屋主祈求平安的心愿;有的则体现了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如亚字纹、工字纹等(表5、图5)。
3与岭南传统私家宅园装饰构件的差异
岭南传统村落中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与岭南传统私家宅园装饰构件除了皆具装饰美化等功能外,还寄托了建筑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建筑材料的更新以及人民生活风俗的改变与思想文化的转变,又逐渐形成了装饰构件材料、内容及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3.1装饰构件材料和内容的差异
岭南传统私家宅园主要运用木、砖、石、陶塑、泥塑、灰塑和壁画、花色玻璃等作为装饰,装饰图案大多精美复杂,甚至具有故事性,制作周期长,制作手艺要求高。
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则采用水、沙、碎石、水泥等作为原料,装饰图案大致分为几何类、动物类、植物类和文字类四种类型。生产工艺简单,可塑性较强。此外,现存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图案在传承岭南传统建筑装饰构件图案的基础上,对图案进行了简化和创新。例如,混凝土预制装飾构件继承了卐字纹、方胜纹、海棠纹样、回纹等图案,简化了如意纹、螭龙纹等,创造了小草纹样、平安字纹、海鸥纹样等新型图案。其中新创造的海鸥纹样表达了岭南村落人民祈祷出海捕鱼的家人平安归来的心愿,反映了岭南特色的海洋文化。数量上,相比于岭南传统建筑装饰符号,新产生的符号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普遍较为简洁,对制作工序的精细程度要求低,以配合经济快速发展时代背景下的批量生产。而岭南传统私家宅园中的人物类符号由于图案过于复杂,制作难度大,并未出现在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中。
3.2思想观念的差异
岭南传统私家宅园的装饰图案题材内容体现的观念包括祈福观、生育观、吉祥观和教化观。[5]祈福观是祈求神灵,逢凶化吉,后来也衍生为福气运气之意,常用蝙蝠图形作为建筑装饰符号寓意多福;生育观是指希望家族多子多福,石榴、葡萄为多子的象征,石榴也寓意着世代相传,人丁兴旺;吉祥观是人们希望趋吉避害,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的心理观念,建筑装饰也多用有吉祥寓意的图形符号,如两只狮子寓意“事事如意”;教化一般以伦理道德为题材,教育人们恭谨孝悌,以正人心,形成社会良好风气。
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符号在思想观念上,传承了岭南传统建筑装饰的祈福观、生育观和吉祥观,但由于混凝土预制类建筑装饰制作工艺不成熟、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并未涉及颇具故事性、伦理性的教化作用。
3.3形成机制
3.3.1经济影响下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其中包括混凝土,洋货的盛行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受阻。为了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中国实行奖励实业、提倡国货、发展实业等政策。在此经济政策下,广东的混凝土产业开始以仿制外国混凝土的方式慢慢发展。随着1905年广东河南土敏土厂和二三十年代广州西村水泥厂等混凝土工厂的设立[6],岭南地区形成了自己的混凝土市场。从混凝土的引入到建设混凝土厂,由于材料价格低廉、工序简便易于制作,混凝土已经广泛应用于岭南村落建筑中。
3.3.2混凝土工艺发展
20世纪20年代,混凝土建筑装饰处于萌芽时期,用混凝土材料作为建筑装饰的一般是村里有名望的大户人家,为彰显社会地位,所采用的图案一般较为精致复杂。此时混凝土建筑装饰的形式是雕刻,制作工艺繁琐,成本相对高昂。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筑在前苏联工业化的影响下开始走预制装配式的发展道路[7]。随着混凝土预制件工艺的出现,工匠们制作了混凝土装饰符号图案的模具,在70年代开始采用浇筑的形式大批量生产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被村民广泛应于在自己的建筑中。但由于浇筑工艺生产的限制,装饰符号的图案开始简化,无法像雕刻工艺时精致繁琐。混凝土预制构件工艺的出现以及发展让岭南传统村落中的建筑装饰图案符号从繁杂转变为简单,表现形式从雕刻转变为浇筑成型,产量也大大增加。
4结语
目前,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由于材料自身质感、安全性问题及人们审美观念转变等原因,日益式微,本文所调研的广州珠村、佛山仙岗村等岭南传统村落中的新建建筑亦基本不再采用混凝土材料的建筑装饰。因此,当地居民对现存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的认知也仅仅停留于在其得到广泛应用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其中所含符号的文化内涵不甚了解,制作工艺甚至濒临失传。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外来西方文化的入侵,村民更倾向采用成本较高的建筑材料和西洋建筑装饰式样,以提升住宅档次,例如琉璃砖和罗马柱式,然而对于现代潮流的一味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使岭南传统村落丢失了本土文化特色。
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虽只在岭南传统村落的更新发展历程中昙花一现,但这类村落自主更新下的集体无意识产物体现了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尽管是以粗糙且短暂的方式呈现,但却是在特定时代利用新的材料重新解读传统文化,有着较大的历史意义,值得借鉴和反思。本文对岭南传统村落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进行系统研究,详细解读现存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图案的文化表意内涵,此举不仅是为了吸引更多人去关注并了解这些日益式微的岭南传统村落文化,更是为了引发相关学科专家学者对传统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思考:在新时代、新材料、新工艺背景的强烈冲击下,如何在没有割断历史传承脉络的前提条件下将岭南地区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注:本文图表均为作者拍摄绘制。
参考文献:
[1] 张浩龙,金万富,周春山.肇庆传统村落建筑文化景观特征及形成机制[J].热带地理,2017,37(3):304-317.
[2]薛颖.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3]黄湘菡.岭南传统建筑中窗户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4]徐晨晨.景观设计的“中国风”[D].无锡:江南大学,2011.
[5]李权时.岭南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80-82.
[6]郑云霞. 近代广东官办水泥企业研究(1905~1949)[D].广州:暨南大学,2013.
[7]樊骅,张中育. 国内外混凝土预制件发展现状分析[J]. 混凝土世界,2013(2):70-75.
作者简介:
陈君豪/1995年生/男/广东广州人/在读本科生
*通信作者:
汤辉/副教授/博士/E-mail:46683868@qq.com
摘要: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岭南传统村落建筑中,是当时岭南传统村落建筑的装饰特点。以田野调查法、图像法和对比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现存于岭南传统村落中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在建筑中的出现部位及其背后的文化表意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与岭南传统私家宅园装饰构件进行对比,以引起社会对20世纪70~90年代岭南传统村落建筑自我更新产物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岭南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岭南传统村落;预制类混凝土;装饰图案;文化表意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5-0044-05
收稿日期:2017-10-13
修回日期:2017-10-17
Abstract: Prefabricated concrete decorative components 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decorative features in traditional village buildings in Lingnan since the 1970s. We use field survey method, image method and comparative method to analyze the position and cultural expression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decorative components and to compare with decorative components in Lingnan traditional private gardens. We aims to attract social attention and attach the importance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decorative components, as the selfrenewing products of Lingnan traditional village buildings from 1970s to 90s, and to better realize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 history and the culture of Lingnan.
Key words: Lingnan traditional village; Prefabricated concrete; Decorative pattern; Cultural expression
引言
传统村落建筑景观是各种文化在传统村落建筑的外在形式和特定地域人地关系的反映,是文化作用于自然的产物[1] 。而20世纪70年代在广州珠村、佛山仙岗村等岭南传统村落中出现了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其图案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运用新型建筑材料表现和传承了岭南传统文化,是专属于这一特定时期村落建筑自我更新的产物。通过对这些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进行研究,解读所含图案的文化表意内涵,并将其进行分類,从而引起人们对于岭南传统村落中日益式微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也是对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的保护与传承。
1岭南传统村落中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
1.1岭南传统民居与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
受岭南地区特殊地域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文化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在岭南传统民居建筑中体现出较明显的装饰性特征[2]。其装饰重点主要集中于岭南民间工艺中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三塑(泥塑、灰塑、陶塑)以及壁画上,内容多为岭南常见的花果或当地广为流传的历史典故等[3],这充分反映了岭南地域的风土人情及习俗特点,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装饰的审美表达。
自20世纪20年代混凝土被引入中国之后,混凝土装饰构件便开始应用于家宅中,其中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则滥觞于70年代大量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的更新与新建筑的兴建,基于混凝土材料可塑性强、价格低廉等优点,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得到了村落居民的认同与大量应用。同时受当时经济水平的限制及人们审美意识改变的影响,其制作工艺得以简化,图案形式更加丰富,从而满足审美性与实用性的双重需求。这一时期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得到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于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中,并成为当时岭南传统村落建筑的显著标志。
1.2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主要出现的部位
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主要应用于阳台栏杆、天台女儿墙、建筑庭院外围墙、外墙采光窗、屋顶等位置,起着装饰美化、建筑通风采光、空间隔断等作用(表1、图1)。其中,装饰美化是其主要功能,生硬的建筑墙体因其变化多端、千姿百态的图案和若隐若现的透景效果而减少了空间的闭塞感,更具生气和活泼,独特的光影效果也自成一景。除此之外,透、漏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还为建筑提供了通风采光的可能,颇具实用性。例如广州珠村中出现在建筑外墙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镂空的构件不仅给采光条件较差的一层带来更多的光线,还有利于通风,帮助改善岭南地区较为潮湿的室内环境。
2常见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符号分类及意义
起初,在岭南传统村落的居民建筑中并未出现大量精细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只有少数大户人家的厅堂会使用,并且图形不会过于复杂。与岭南民间工艺的“三雕三塑”相比,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大多为不构成故事序列的简单图案。但即便是简单的符号,一旦和当地地域文化和社会背景等因素结合,其所表达的意义就更具历史性和时代性[4]。结合广佛地区传统村落的实际情况分析,现存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的图案符号主要有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和文字类四种类型。
2.1动物纹
在岭南传统村落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中,常见的动物图案有海鸥、鸽子、龟、蝙蝠、螭龙等。图案的吉祥寓意一般取自带有吉利谐音象征的动物,也会取自象征祥瑞的古代神兽(表2、图2)。
2.2植物纹
除动物纹外,植物图案纹饰在岭南传统村落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中亦为常见。主要为花、叶、果、盆栽等,如桃子、海棠纹样、小草纹样、兰花纹、玉兰纹等(表3、图3)。
2.3几何纹
岭南传统村落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中的几何图像符号形式多样且数量繁多,最简单易辨,是一种以几何形为主的装饰纹样,主要有卐字纹、方胜纹、六边形、回纹等纹样。几何纹装饰纹样易于组合搭配,常两两组合应用于村落建筑中,例如广州珠村某村落建筑中的龟背锦纹样与菱形纹样组合,表达屋主祈求平安和财富的美好心愿(表4、图4)。
2.4文字类
岭南传统村落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中还有部分是以文字为纹样,目的是直接地表达屋主的期望,有的浅显易懂,如炭步镇某户人家的“平安”纹样,直接地表达了屋主祈求平安的心愿;有的则体现了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如亚字纹、工字纹等(表5、图5)。
3与岭南传统私家宅园装饰构件的差异
岭南传统村落中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与岭南传统私家宅园装饰构件除了皆具装饰美化等功能外,还寄托了建筑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建筑材料的更新以及人民生活风俗的改变与思想文化的转变,又逐渐形成了装饰构件材料、内容及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3.1装饰构件材料和内容的差异
岭南传统私家宅园主要运用木、砖、石、陶塑、泥塑、灰塑和壁画、花色玻璃等作为装饰,装饰图案大多精美复杂,甚至具有故事性,制作周期长,制作手艺要求高。
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则采用水、沙、碎石、水泥等作为原料,装饰图案大致分为几何类、动物类、植物类和文字类四种类型。生产工艺简单,可塑性较强。此外,现存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图案在传承岭南传统建筑装饰构件图案的基础上,对图案进行了简化和创新。例如,混凝土预制装飾构件继承了卐字纹、方胜纹、海棠纹样、回纹等图案,简化了如意纹、螭龙纹等,创造了小草纹样、平安字纹、海鸥纹样等新型图案。其中新创造的海鸥纹样表达了岭南村落人民祈祷出海捕鱼的家人平安归来的心愿,反映了岭南特色的海洋文化。数量上,相比于岭南传统建筑装饰符号,新产生的符号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普遍较为简洁,对制作工序的精细程度要求低,以配合经济快速发展时代背景下的批量生产。而岭南传统私家宅园中的人物类符号由于图案过于复杂,制作难度大,并未出现在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中。
3.2思想观念的差异
岭南传统私家宅园的装饰图案题材内容体现的观念包括祈福观、生育观、吉祥观和教化观。[5]祈福观是祈求神灵,逢凶化吉,后来也衍生为福气运气之意,常用蝙蝠图形作为建筑装饰符号寓意多福;生育观是指希望家族多子多福,石榴、葡萄为多子的象征,石榴也寓意着世代相传,人丁兴旺;吉祥观是人们希望趋吉避害,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的心理观念,建筑装饰也多用有吉祥寓意的图形符号,如两只狮子寓意“事事如意”;教化一般以伦理道德为题材,教育人们恭谨孝悌,以正人心,形成社会良好风气。
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符号在思想观念上,传承了岭南传统建筑装饰的祈福观、生育观和吉祥观,但由于混凝土预制类建筑装饰制作工艺不成熟、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并未涉及颇具故事性、伦理性的教化作用。
3.3形成机制
3.3.1经济影响下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其中包括混凝土,洋货的盛行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受阻。为了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中国实行奖励实业、提倡国货、发展实业等政策。在此经济政策下,广东的混凝土产业开始以仿制外国混凝土的方式慢慢发展。随着1905年广东河南土敏土厂和二三十年代广州西村水泥厂等混凝土工厂的设立[6],岭南地区形成了自己的混凝土市场。从混凝土的引入到建设混凝土厂,由于材料价格低廉、工序简便易于制作,混凝土已经广泛应用于岭南村落建筑中。
3.3.2混凝土工艺发展
20世纪20年代,混凝土建筑装饰处于萌芽时期,用混凝土材料作为建筑装饰的一般是村里有名望的大户人家,为彰显社会地位,所采用的图案一般较为精致复杂。此时混凝土建筑装饰的形式是雕刻,制作工艺繁琐,成本相对高昂。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筑在前苏联工业化的影响下开始走预制装配式的发展道路[7]。随着混凝土预制件工艺的出现,工匠们制作了混凝土装饰符号图案的模具,在70年代开始采用浇筑的形式大批量生产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被村民广泛应于在自己的建筑中。但由于浇筑工艺生产的限制,装饰符号的图案开始简化,无法像雕刻工艺时精致繁琐。混凝土预制构件工艺的出现以及发展让岭南传统村落中的建筑装饰图案符号从繁杂转变为简单,表现形式从雕刻转变为浇筑成型,产量也大大增加。
4结语
目前,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由于材料自身质感、安全性问题及人们审美观念转变等原因,日益式微,本文所调研的广州珠村、佛山仙岗村等岭南传统村落中的新建建筑亦基本不再采用混凝土材料的建筑装饰。因此,当地居民对现存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的认知也仅仅停留于在其得到广泛应用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其中所含符号的文化内涵不甚了解,制作工艺甚至濒临失传。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外来西方文化的入侵,村民更倾向采用成本较高的建筑材料和西洋建筑装饰式样,以提升住宅档次,例如琉璃砖和罗马柱式,然而对于现代潮流的一味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使岭南传统村落丢失了本土文化特色。
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虽只在岭南传统村落的更新发展历程中昙花一现,但这类村落自主更新下的集体无意识产物体现了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尽管是以粗糙且短暂的方式呈现,但却是在特定时代利用新的材料重新解读传统文化,有着较大的历史意义,值得借鉴和反思。本文对岭南传统村落的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进行系统研究,详细解读现存混凝土预制装饰构件图案的文化表意内涵,此举不仅是为了吸引更多人去关注并了解这些日益式微的岭南传统村落文化,更是为了引发相关学科专家学者对传统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思考:在新时代、新材料、新工艺背景的强烈冲击下,如何在没有割断历史传承脉络的前提条件下将岭南地区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注:本文图表均为作者拍摄绘制。
参考文献:
[1] 张浩龙,金万富,周春山.肇庆传统村落建筑文化景观特征及形成机制[J].热带地理,2017,37(3):304-317.
[2]薛颖.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3]黄湘菡.岭南传统建筑中窗户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4]徐晨晨.景观设计的“中国风”[D].无锡:江南大学,2011.
[5]李权时.岭南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80-82.
[6]郑云霞. 近代广东官办水泥企业研究(1905~1949)[D].广州:暨南大学,2013.
[7]樊骅,张中育. 国内外混凝土预制件发展现状分析[J]. 混凝土世界,2013(2):70-75.
作者简介:
陈君豪/1995年生/男/广东广州人/在读本科生
*通信作者:
汤辉/副教授/博士/E-mail:466838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