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敏锐捕捉独特元素的“能”和“力”

    栾姗

    【摘要】融媒体时代,无论终端呈现方式如何千变万化、五花八门,记者采写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都要把握宏观揽全局,贴近基层“抓活鱼”;要精耕细作角度巧,不甘平庸“拔头筹”;要深思提炼抓要害,求真求新“有嚼头”。唯有此,才能抓住现象背后的问题实质,在锤炼“四力”中提升新闻写作水平,给读者呈现独家原创的文本精品。

    【关键词】创新;分析;独特元素;锤炼“四力”

    有很多事实,在一些人看来不是新闻,但是只要具备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多半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来。马克思说过:“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透过露水看到彩虹,靠什么?靠记者敏锐捕捉独特元素的“能”和“力”。本文以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作品《芝麻花生的事儿能做多大》为例,在锤炼“四力”中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写作的创新策略。

    一、如何发现新闻——把握宏观揽全局,贴近基层“抓活鱼”

    记者报道新闻必须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持正确导向,忠实履行職责。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的选题来自记者对社会生活、问题、形势的深入了解、理性思考,这些最能体现记者的综合内涵。思考社会、提炼观点“风雷激荡一纸书”的《人民日报》,一直都倡导记者要“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站在田间地头找感觉”。一脉相承的《河南日报》也提出要“讲好‘北京话、讲好‘地方话、讲好‘河南话”。看和找,体现的是记者的新闻发现力,也是一种职业能力。“传播影响力是通过新闻作品来体现的,把人们的思想引至同一个方向,凝聚许多群体或团体形成一致的立场。”[1]在无人机拍摄、机器人写稿、大数据整合的融媒体时代,依然需要记者思考、整理和记录这个非凡的时代。正因如此,《河南日报》要求记者要培养立足区域、俯瞰中国、胸怀世界的大局观,形成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能力。问题意识和创作灵感,只有深入基层抓个“活鱼”,才能在写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以《芝麻花生的事儿能做多大》这篇通讯为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农区如何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记者选取农业大省河南省最具代表性的驻马店蓝天芝麻小镇和正阳花生小镇前往采访。这是看到问题,见微知著的“能”。在众多零散、琐碎的新闻事实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走出局部细节抵达整体效果,提炼出蓝天芝麻小镇和正阳花生小镇以农为根、以工为干、以商为花,一、二、三产业三篇文章连起做,蹚出一条跳出“三农”抓“三农”的实践路子。这是找感觉,总结提炼的“力”。

    (一)“能”是一种隐性素质,表现为选题和立意

    稿子能不能得到报社编辑部的认可,在选题上有没有新闻性很重要。如果着眼于事件的新闻性,并突出了事物的内核,至少已有一半成功的把握。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在全国“两会”上首次来到河南代表团。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交会推进的关键时刻,总书记在河南代表团的讲话,针对的是“全局”——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同年4月,河南省委十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河南代表团的讲话精神的部署。“能”的本质是一种领会和理解。乡村振兴关系“三农”全局,乡村振兴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全面振兴。《芝麻花生的事儿能做多大》一文从国家和地方最关心的大事谋划选题,在思考社会中着墨立意。记者以产业振兴为切入口,把新闻事实揉碎、搓烂、嚼透,提炼出工农商三产融合、齐头并进,就是芝麻小镇的发展理念,通过正确而有新意的立意,吸引受众阅读。

    (二)“力”是一种显性素质,表现为谋篇和表达

    生动优美的语言修辞,清新明快的节奏旋律、首尾一脉的文气贯通,令人读起来行云流水、无懈可击,从而为报道的公信力和传播力加分。谋篇即布局,是对文章总体思考的整理;结构就是写提纲,是谋篇的外在体现。《芝麻花生的事儿能做多大》一文,文首通过歇后语“磅秤上放粒芝麻——无足轻重”,来标注主角“芝麻”的小,文尾通过记者感悟“看来,芝麻花生的事儿,还真能做很大”,来凸显主角“芝麻”的大。首尾呼应,鲜明对比,给人以深刻印象。能做大的不仅有芝麻,还有花生。距离蓝天芝麻小镇50多公里的是正阳花生小镇。两个小镇的开发商理念不谋而合。二产是中间的杆,既可以反哺农业的根,提高供给质量;又可以托举服务业的花,满足市场需求。由此,工业是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力”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话与交流。“信息只有被传播,才有价值;传播只有被关注,才能实现价值。”[2]该篇作品在表达上叙述语言和评论语言相互结合,使受众在阅读或听取记者的意见时,通过对记者言说的回应来确定自己的认知,从而以论据的可信性增强观点的说服力,做到准确、简明、富有真理。

    二、如何做深做透——精耕细作角度巧,不甘平庸“拔头筹”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包含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高度自觉和持久定力,包含独到的媒体眼光和敏锐的新闻发现力,包含对社会万象的深刻思考和对事实真相的辨别能力,包含对稿件写作的成熟素养和对各种问题的驾驭能力,层层递进中“拔头筹”。

    (一)“脚力”是执行力,强调行走在新闻事件一线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经历”,好新闻往往都是“走”出来的。记者只有到基层一线感受民众的心跳和脉搏,到实践现场倾听大地最深处的颤动,在新闻的道路上才能走得实、走得远、走得久。纵览历届摘取中国新闻奖桂冠的名篇佳作,无一不是记者走进基层去发现、去获得,用“脚底板”换来的。“美好的中国故事也需要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生活化场景、朴素亲民的‘人设,更容易引发受众共鸣。”[3]农业是安天下、稳民生的战略产业。河南坚定扛起农业大省的责任,却又想摆脱凭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地位,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更好地调整产业格局。河南省委十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之后,记者走进平舆县蓝天芝麻小镇、正阳花生小镇寻找答案,从看农田种植、体验精深加工农产品到乡村休闲游,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折射出乡村的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正在重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和基层是最好的课堂,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坐在办公室里,泡在茶叶杯里,不愿意走下去、蹲下来深入一线调研采访,只能跟“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新闻擦肩而过。离基层越近,离新闻越近,好记者永远在路上。

    (二)“眼力”是发现力,练就一双能“见人之所未见”的慧眼

    毋庸置疑,眼力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它是一种敏锐发现新闻价值,精准把握新闻事实的能力。蓝天芝麻小镇和正阳花生小镇是河南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如何用它以点串线成面,渐次展现河南调好调顺调优三次产业结构的探索与实践,要学会用心观察。“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芝麻花生小镇并不是刚刚建好,这个早已经不是新闻。如何对一个早已存在的新闻事物进行考察,并从它身上找到新时代的新元素、新力量,则需要新闻记者的“慧眼”。小芝麻大食堂供应独一无二的芝麻宴,樱花梦谷里十几栋民宿各具匠心,临走时还有芝麻叶、芝麻花茶、冷榨芝麻油等小镇特产可以购买,还有白芝麻提取的木酚素合成的各种高科技产品……《芝麻花生的事儿能做多大》一文中,记者睁开眼睛去观察小镇的动态,通过简洁明快的文字,给读者展示出集“吃喝游娱购”于一体的蓝天芝麻小镇,使读者对乡村产业振兴有了新的深层次感悟和认知。“显微镜”“广角镜”“望远镜”……记者通过调查研究,让眼力渐长、观察渐精、辨别渐明,透过现象看本质,就能在小荷初露尖尖角时发现大趋势,走出局部真實而抵达整体真实。

    (三)“脑力”是思考力,采写出具有思想内涵和卓越气质的稿件

    思想性的强弱,决定了新闻稿件分量的大小。“让人惊不如让人喜,让人喜不如让人思。”稿件的影响力,在于思想的穿透力。新闻稿件要在全党工作的中心和改革的全局下辨析判断问题,突出针对性和对策性,思想越深,思路越清,才能采写出具有思想内涵和卓越气质的稿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芝麻花生的事儿能做多大》这篇新闻通讯中,记者根据时代特征和要求,讲好中国故事的日常表达,以农业大市折射农业大省微观农业中国,借驻马店市副市长刘晓文之口分层次“扣题”:“三产融合”,首先,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强了农业,富了农民,还美了乡村;其次,培育新型农民,加快了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步伐。“农业农村有干头,乡村振兴有盼头!”这是有责任、有担当的媒体,紧扣时代脉搏打造的引领舆论、成风化人的精品力作。“把握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是新闻党性的必然体现,也是满足人民群众信息需求的必然要求。”[4]有经验的记者策划选题、设置议题、指挥报道总是从思想深度上把握大局、大势,始终强调新闻稿件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突出针对性和对策性,让新闻报道更有深度、更有价值、更有指导意义,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四)“笔力”是呈现力,多写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笔力,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写作能力。在“标题党”泛滥和“抢眼球”新闻满天飞的今天,这种能力既包括文字内容的写作能力,也包括记者的全媒体采编能力,最终呈现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新闻作品不是一般的应用文写作,广义上也是文学作品。“笔力”的最终呈现,无论是标题的制作、导语的打磨、结果的设置、细节的描写,还是遣词造句、取舍剪裁,都要处处有新意。《芝麻花生的事儿能做多大》一文以歇后语开头,用老百姓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话语娓娓道来,却又蕴含着深厚的理论根基,深入浅出地印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四力”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其中脚力是根基,眼力是前提,脑力是核心,笔力是关键。实践一次又一次证明,所有优秀的新闻报道都建立在持久扎实的“四力”锤炼之上。

    三、如何打磨精品——深思提炼抓要害,求真求新“有嚼头”

    “融媒体时代,优秀的文本内容依然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一。”[5]该则通讯刊发后,以其极强的思考力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但被新华社、人民网等数十家门户网站转载,而且引起河南省直有关部门的重视,对河南农业特色小镇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批新型农民开启了返乡创业的新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一)专业,多思考一层

    思想是文章的主心骨,缺了它就没有精气神。思想在哪里?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中,需要记者去领悟;在纷繁芜杂的人物事迹中,需要记者去挖掘。刚刚接触蓝天芝麻小镇、正阳花生小镇的素材时,记者觉得有些“平、低、乱”。“平”是因为这样的农业经营主体在全省超过1000家;“低”是两个小镇站在自家“一亩三分地”谋划问题,越听越觉得亮点不多;“乱”是因为有各种经营形式,统筹取舍难以下手。把这些元素分门别类地罗列叠加起来,总感觉没有说透。这些特征缺少一个统领与指向,显得平庸而缺乏力量。住笔凝思,用心去细密地编织材料,当思绪如丝绸之光滑可触,一个“灵感”呼之欲出——芝麻花生的事儿,还真能做很大。

    (二)深度,多聚焦一点

    写报纸“头条”和“镇版”报道,往往在“大而全”的套路上走得太久了,结果是“大杂烩”,没有好味道。中国新闻奖的评委普遍认为这篇作品不错,体现在四个方面:它只集中说一件事;它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它的语言因概括而凝练,因描述而生动;所报道的事,契合乡村振兴的战略。这条是最重要的,否则,即便写得精湛可读,却失去了时代高度。同品种的两棵树,一眼望去叶子是相同的;同树的两片叶子,细细比较是不相同的。如果把记者比作画家,与其画一棵大同小异的树,还不如画好一片独特的叶子。

    (三)前沿,多展望一眼

    从认识论上升为方法论,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实践。记者职业如此,新闻稿件亦如此。芝麻花生的事儿,能做多大?农业向提质转变,农村发展向三产融合转变,农村劳动力向城乡双向流动转变,城乡关系向二元融合转变。从“三农”发展趋势和阶段性特征来看,就能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记者对文章进行耐心打磨,这种打磨不仅体现在稿件上的字斟句酌,更体现在思想上的张力穿透,越品越“有嚼头”,最终呈现给读者一篇可读、可思、可藏的佳作。

    四、结语

    回顾整篇稿件的采写过程,最大的一个感受是:在稿件思考和起笔的过程中,最困难的不是撷取相关素材和细节,而是对稿件整体脉络的梳理与把握,这是一个观点提炼与形成的过程。在媒体生态和传媒格局震荡裂变的今天,记者通过创新、创造和创意,练就敏锐捕捉独特元素的“能”和“力”,依然可以有效延伸新闻价值,提高新闻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建明.新闻传播的十种影响力[J].新闻爱好者,2019(11):4-8.

    [2]邹振东.舆论世界的哲学[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8:10.

    [3]王君玲.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创新[J].新闻战线,2020(15):77-80.

    [4]张品良.正面宣传:我国新闻舆论工作永恒主旋律[J].新闻爱好者,2020(9):19-21.

    [5]冯诚.镇版报道的气质养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8:6.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