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人
陆昌明
摘 要:学校是学生学习、求知、自我发展的殿堂,是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舞台。科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教师“教”会了学生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在于学生是否真正去发现生活中的奥秘,是否去探究现象的本质以及是否发挥发散思维寻求最优解决方法。因此,科学课堂以探究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应深深地植入广大科学教师的思想与行为之中,使我们的科学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主宰。
关键词:引导; 合作; 走进生活; 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3.6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080-001
一、改变“教师主讲”制度,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资源的开发与教学活动的设计者。而科学课堂是以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作为基本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教师应该改变全盘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具有自主选择决定研究课题,研究材料,研究方法和评价的权利。老师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引领学生全方位地进行自主学习。
老师的引导作用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去体现:
1.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提出自己假设前,获得老师或前人经验支持,丰富自己的题材,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和兴趣。
2.鼓励学生发挥发散思维,大胆假设。学生假设越丰富,越发反馈出学生的思维状态活跃。对于学生的多种假设可以引导学生简要概括,去除糟粕,吸取精华,必要时给予指点。
3.让学生自己选择材料。让学生自己选择对验证假设有帮忙的材料,如果自己手中的材料无法满足或不能够实现假设的需要,则可以根据探究材料,重新选择想要验证的假设。
二、开展合作性学习,激励学生探索、创新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更要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这样的交流和互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也更有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科学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能有些学生由于分工时没有落实个人责任而缺乏主动性。因此,教师在分组时要注意,要求小组中同学间确定目标,明确分工,分步实施。合作工程中,教师要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并付诸实践。合作后,要让学生畅所欲言,给学生一个表达亲身经历后的体会和心声,以及对合作伙伴的评价。例在上六年级上册《节约能源》一课中,为我国解决能源问题设计节能作品时候,我把全班学生分为七个小组,每个小组从生活选取一个不同的角度设计一个方案。其中有以下七个节能方案:节能工业、节能农业、节能交通、节能建筑、节能购物、节能家务、节能出行。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表现得很活跃,纷纷结合生活现象,大胆构思自己的节能发明。有个小组设计了直流马达发电带动门铃,通过直流马达产生放电的现象,然后带动门铃工作,本设计课题非常新颖,且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三、走出科学教室教学方式,学会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室固然是教学活动进行的一个场所,但并不是唯一的。科学课堂更应该鼓励“引进来,走出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接触自然,接近生活。“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已经成为科学一个基本教学特点。因此,科学课的教学必需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为学生创造学习、发现、观察现象的机会和条件。如在上《小草和大树》一课中,我并没有在教室上,而是把课堂转向了校外的田野。通过真实的情境,真实直观的实物,学生更能真实、切身地观察小草与大树的区别,发现一些植物的特征。采用分类教学方法,活動前先告诉学生,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是认识和研究植物的重要方法。鼓励学生结合分类方法,自行设计标注给植物进行分类,并通过绘画、图表、文字等形式,对活动中的现象、解释、结果等进行思考并记录。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外的惊喜和收获。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会造就一个没有生命力的课堂。因此,作为一个策划者,要善于抓住活动者的心理,审时度势,采取最佳方式和最优环境。当探究的问题过于复杂,需要教师在知识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支架时,教师可进行一些传授;在一些操作性技能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做一些示范性的传授;当需要学生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时,可采取传授式教学。
四、合理评价学生,多鼓励,少批评
任何的批评对教学都无法起到积极的作用,相反地,教师哪怕是一个勉励的眼神、动作,一个会心的笑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勇气。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评价一个学生、一个小组的活动成就大小与否,不能仅从完成的结果来断定。结果只是一部分,而在完成整个活动的过程、态度、情感都应该纳入评价的一部分。多鼓励,少批评,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俯下身子来跟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的需求与知识结构。常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多想想学生能否完成这个实验,完成这实验会遇到什么困难。只有从学生身上发现问题,寻找根源,那样,我们的教学才有针对性、时效性,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究。如果做到这些,“科学课程要面向主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就真正实现了意义。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