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研究
陈会平
摘要:信息时代下,社交网络和智能设备飞速发展,每时每刻都有海量的数据产生,数据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有价值的新型资源。数据信息的发展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相关产业迅速发展。而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大数据人才需求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民办本科高校紧跟时代步伐,站在发展的角度,纷纷增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基于此,本文依托于新工科背景,深入研究了民办本科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问题,并探索了建设路径,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工科背景;民办本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TP3?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7-0105-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新信息时代下,以大数据、新AI、大互联、大安全为代表的新兴IT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智慧设备的普及,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数据呈爆炸式增长,并渗透到各行各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企业的发展,甚至国家决策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1]。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在使用大数据,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数据正面临巨量人才荒,据分析统计,截至2020年,国内大数据人才缺口达到1400多万。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我国大数据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2016年,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同年2月,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南大学3所高校首批获批开设该专业。2017年有32所高校获批。2018年、2019年民办本科高校也纷纷开始申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分别有248、196所高校获批开设本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已成为最热门的专业。
虽然很多高校已开始着手研究大数据专业建设问题,但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缺少系统化方法。复旦大学采取“2+2”的本科大数据培养模式;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大数据硕士项目;鄂维南院士在北京大学建成了本硕博3个层次的大数据教育体系。而作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结合学校特色,在新工科背景下,建设有特色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目前面临和亟待急需解决的难题。同时在未来5~10年内,大数据人才集中涌现,如何实现大数据人才培养的错位发展与特色培养,促进大数据人才有效反哺行業和企业发展,是专业建设面临的又一关键问题[2]。因此,民办应用型本科应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强化对本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的重视,深入分析该专业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了解成因的基础上,借助科学办法,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合理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加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力度,促使该专业的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1 新工科背景下对大数据人才培养的要求分析
在新型产业以及新经济的深入发展之下,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不断提升,尤其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大数据人才,更是要求极高,不仅需要很强的业务素质,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人文素养,同时也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良好的协作精神。但是,传统工科专业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整体的目标定位缺乏清晰性,在教学阶段,对于理科化十分侧重,人文基础相对薄弱,创新性不足[3]。并且,在实践环节,形式化较为严重,没有系统且完整的工程实践教育过程。同时,在专业的划分层面相对较窄,致使工科教育与行业企业的需求存在脱节的情况。
对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来说,主要是将大数据作为研究的对象,将从数据中获取知识以及智慧作为根本目的,将统计学以及可视化等作为理论基础,将数据采集与处理等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针对这一学科而言,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十分注重[4]。所以,在具体的民办本科高校发展阶段,应该将地方需求作为依据,能够从专业特点以及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科学的对专业内容进行设计,可以依照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地开展协同育人项目,确保能够真正意义上达到产教结合的目的。此外,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以便大数据人才的培养可以更加规范,针对性更强。
2 民办本科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与普通的专业不同,通过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其包含了云计算以及信息系统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知识,整体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但是,结合目前的专业建设效果来看,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阻碍,致使这一专业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了很多的问题。
第一,专业特色定位存在模糊性。现阶段,在具体的民办本科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虽然高校已经强化了重视,但是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却非常多,尤其是在专业定位上,存在较强的不清晰性,专业特色不够明显。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态度不够端正,浮躁心态十分明显[5]。并且,在对大数据人才进行培养期间,不能从长远角度出发,全面的规划和定位,也没有依照大数据人才的市场容量来对人才培育进行评估和预测,从而导致专业课程在开展时,人才的培养缺乏整体性,最终导致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受到了较大影响,阻碍了学生的良好发展[6]。
第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缺乏完善性。在具体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较强的不完善性。民办本科高校在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期间,针对教学设备以及师资力量的配置,大多是侧重现有的专业课程。而这一情况下,根本不能满足大数据课程的整体建设需求,原有的电子类以及信息管理类课程,存在较强的欠缺性,无法采取科学的办法,有效地将大数据课程融入其中,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就业。
第三,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存在不合理之处。在实际的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但是,综合目前的专业教学水平来看,民办本科高校并没有给予实践教学高度的重视,虽然能够开展这一课程,然而形式化较为严重,不能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拓展,知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无法高效地衔接在一起,严重降低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3 新工科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对策
3.1 合理地制定培养目标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在实际的办学过程中,除了要借助网络对专业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之外,还应该深入到企业中实地调查,并能够依照本校的办学特色,合理制定大数据人才培养目标,以保证人才的培养更加有针对性。同时,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期间,需要面向大数据产业,能够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增强,让学生能够具备相对良好的科学素养,从而高效的掌握数据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同时,在专业建设阶段,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对大数据平台以及相关平台进行高效运用,让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胜任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处理等工作,能对大数据应用系统软件进行开发[7]。
3.2 课程体系的建立
通过对数据学科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进一步分析可知,该专业所涵盖的内容相对较多,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具体包括:计算机以及统计学等。并且,该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大数据采集、处理等方面知识以外,也要学会对数据精准分析,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8]。因此,民办本科高校在对专业课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在综合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课程建设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课程体系进行建设,可以从通识教育课以及专业核心课等层面入手,全方位完善课程体系,以保证课程的开展能够更加全面,进而从整体的角度上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
3.3 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
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中,对于实践教学来说,其是专业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教学质量以及效果的提升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基于新工科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在对这一专业课程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在实践教学组织以及开展阶段,应该将培养研究性人才目标作为导向,可以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作为依据,加大对实践环节的关注力度,保证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可以全面提高,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在专业实践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与产学研有效衔接在一起,能够将校企合作形式科学的引入到企业大数据教育中,不断地对实践教育资源进行丰富和优化[9]。在校内,可以根据院校的具体建设情况,构建实训中心,或者可以在企业内部,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以便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空间和机会。并且,应该建立校内外创新基地,可以有针对性地設置多样化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以便能从多个角度提高学生能力。针对校内实训中心,需要将完成基础实验作为目标,主要涵盖的内容应该有: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等。此外,校内外应该合力建设创新基地,确保可以快速完成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及大数据应用竞赛等,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创业,进而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4 强化对专业教师团队的建设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对于民办本科高校来说,若想从整体的角度上提升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教育水平,除了要建立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之外,也应该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通常情况下,新工科十分侧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专业教师技能、素养以及水平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为了可以培养更多的大数据人才,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需求,民办本科高校一定要加大对教师水平以及素养的提高。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能够联合培养骨干教师,以便教师团队的执教能力可以全面提升,增强教师的实践素养。在对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民办本科高校可以安排教师到培训基地进行培训,能够深入地对专业理论以及技能进行学习,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让其实践能力能够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应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共同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教师可以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顶岗实习,保证教师的专业技术素质能够增强。当然,也可以从合作企业中选拔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并不断提升其理论水平,确保可以慢慢成为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此外,应该强化对师资引进渠道的拓宽,能够积极地聘请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以便可以为大数据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4 结束语
综合而言,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近年发展非常好的新专业,在民办本科高校中,还处于探索阶段,各方面都需要完善,能借鉴和参考的经验比较少。因此,为了可以从整体的角度上提升该专业建设水平,民办本科高校应该将新工科背景作为依托,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强化校企合作,完善专业课程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保证在满足不同需求的同时,大数据人才培养的质量也能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芳,周湘贞,刘敏娟.应用型高校大数据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7):4-6.
[2] 刘颖,王爱莲,宣齐娜,等.新工科背景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探析——以地方财经类高校为例[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35(6):106-109.
[3] 桂劲松,张祖平,郭克华.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新专业建设思路探索与实践——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例[J].计算机教育,2018(7):27-31.许彩欣,杨延广.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职业教育,2019,3(1):89-91.
[4] 刘颖,王爱莲,宣齐娜,等.新工科背景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探析——以地方财经类高校为例[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35(6):106-109.
[5] 张鹏,张晖,杨学南.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3):202-204.
[6] 张志伟,房爱东,崔琳等.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专业建设路径以及具体对策探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8,35(5):113-117.
[7] 王艳丽,张敏,尤国强.新工科背景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初探[J].陕西教育(高教),2020(2):44-45.
[8] 韦茜妤,肖雄,王萌.“新工科”背景下的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5):69-73.
[9] 曹素丽,许彩欣,杨延广.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职业教育,2019,3(1):89-91.
【通联编辑: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