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一体化的探索与尝试

    徐延瑞 陈兴伟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抓手。长期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德育工作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德育效果却常常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一是学校确立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简单空泛,缺乏实际意义;二是教育方式单一,习惯于说教,学生被动接受,缺乏自主性,无法将教育内容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德育活动的组织安排程式化,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无法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鉴于此,山东省新泰市青云中学结合实际情况,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确立了“1232”德育课程一体化架构,将德育内容分解到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切实落实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逐步形成了极富特色、颇有成效的德育工作机制。

    一、“一主”:以课堂为主阵地,实施学科育人

    课堂是落实德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更负有培养品德的使命。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德育主要是班主任的工作和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其他学科教学的责任就是传授知识。事实上,真正的学科育人不能只依靠少数学科或者少数几堂课,而必须在每一科、每一堂课中渗透落实。因此,学校首先从改变教师观念入手,提出了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的理念。同时,学校组织各学科教师讨论梳理本学科的德育元素,确定实施办法,并据此编制各学科的《德育指导纲要》,要求任课教师备课时结合《德育指导纲要》,详细设计单元或章节的知识重难点、德育渗透点以及德育活动方案,形成融合德育元素的学科教案。这样,通过“备课挖掘—授课渗透—拓展延伸”,使知识传授与德育齐头并进,使学科育人落地生根。

    二、“两翼”:以主题班会和自主管理为两大抓手,落实自主育德

    主题班会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它通过“情境再现—根源反思—价值认同—道德重构”的模式,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将主题班会作为校本课程进行研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初中阶段的德育总目标和学生的共性问题分解到不同年级,编写出序列化的主题班会教材,并通过每周一个主题,逐层推进品德教育。在组织形式上,将主题班会设定为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经验交流会、知识抢答赛等形式,使学生乐于参与,形成积极的班级舆论,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就德育工作而言,“管是为了不管”,即通过德育,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最终达到“君子慎其独”的理想境界。因此,学校广泛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各级部健全学生会和班委会组织,级部实行班级值周制,班级推行值日班长制,学生会参与一日常规检查;设立安全志愿者、楼道管理员、交通文明岗、绿化小卫士等多个自选岗位,让学生通过参与年级管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学校还实行学生“品行积分卡”制,将学生的一日常规分解成条目,班班张贴,让学生对照标准在积分卡上给自己打分,由班级每周统计、级部每月汇总,最终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这样,使学生通过自我激励达到自主育德的目的。

    三、“三结合”:家校社携手,合力共育

    学校教育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德育实践中,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打造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实施平台。同时,学校将德育工作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例如,建立并完善家访制度,由任课教师利用假期走访学生,送教入户;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向家长通报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家长义教进校、亲子共学等活动,并先后开发了软陶、剪纸、木刻等13门家长义教课程,丰富了校本课程内容,为培养学生特长、陶冶学生情操搭建了多元平台。学校还通过“互联网+”积极引领家庭教育,打造“两微一端”平台,与家长保持及时的信息互动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社会是大德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章。在德育实践中,社会资源的积极参与,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的德育课程体系。如交通、执法、工商等多部门合力,共同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开通学生绿色通道,呵护学生安全,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公安消防部门定期到学校举办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校积极联系市图书馆、博物馆对学生实行周末免费开放,使之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第二课堂。学校还与超市、城区法庭、社区敬老院结成联谊单位,开辟青少年法庭、爱心服务站等校外德育基地,拓宽了德育渠道。

    四、“双渗透”:

    学校文化、实践活动渗透思想教育

    一是学校文化渗透德育。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学校将文化建设定位为“启真”,即启发教育学生求真知、明真理、做真人,并围绕“启真”确定了“三训一风”。学校还将环境作为“第二支教师队伍”进行建设,注重发挥外显文化的熏陶作用。比如,依托廣场、大厅、走廊、教室四个文化阵地,悬挂名人画像,张贴励志名言,挖掘乡土人文资源,展示师生才艺作品,广泛宣传孝诚仁爱等传统美德以及历史、文化、科技、励志等多领域内容,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

    二是实践活动渗透德育。德育的目的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因此,学校注重德育实践活动对德育的内化作用,努力使学生把德育内涵付诸实践。例如,学校通过开展爱心捐款、读书征文、演讲比赛、清明祭英烈、国旗下演讲等主题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开展“校园体育节”、手工作品展评、书法绘画展评等特色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展现学生精神风貌。学校还将教育足迹延伸至校外,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假期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中华传统美德、光荣革命历史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激发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坚定对“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德育课程一体化的探索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要教育者坚定地探索,坚持问题导向、科学设计、系统规划、稳步推进,德育之花一定会在育人的沃土上结出累累硕果。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