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视角下《吃鲷鱼让我打嗝》中的言语幽默分析

    谢宁儿

    內容摘要:《吃鲷鱼让我打嗝》这部短篇小说,因其幽默生动的语言,深受中国年轻读者的追捧。其语篇中大量运用语用预设规律产生了幽默效果。本文试图从预设的性质角度来分析该小说的言语幽默,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幽默感。

    关键词:语用预设 言语幽默 《吃鲷鱼让我打嗝》

    一.引言

    《吃鲷鱼让我打嗝》是美国小说家杰西·艾森伯格创作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全书以“吃鲷鱼让我打嗝”系列开篇,后承“家人”、“历史”、“室友偷走了我的拉面”、“约会”等八个部分。小说中的人物个性和虚构场景融为一体,以纯真的视角一本正经又不留情面地戳穿虚伪虚荣的真相,带领我们探索现代世界的疯狂与光怪陆离。小说中的柔情和潜藏在滑稽幽默之后的悲情相互交织,极致诠释了艾森伯格式喜剧。这也是他的小说在中国获得大量粉丝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预设视角出发分析《吃鲷鱼让我打嗝》中的言语幽默,以提高读者对该小说中的言语幽默认知。

    二.预设理论概述

    预设(presupposition)也叫前提,最早是德国哲学家、现代逻辑奠基人弗雷格(G.Frege)在区分意义(sense)与所指(reference)时所注意到的现象。他认为,“当人们通过说一个句子做出一个断言时,一定存在一个明显的预设,即在断言中所使用的专有名词必有所指。”(何兆熊2000:277-278)20世纪50、60年代,预设进入语言学领域,最早出现于真实条件语义学研究中,并成为逻辑语义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语义预设关注两个命题之间的语义关系,与话语的真值有关。通常,命题的肯定式与它的否定式具有相同的预设。例如:“这本小说在中国很受欢迎”与“这本小说在中国不受欢迎”,这两个句子的预设相同,即这本小说已引进中国。

    但是语义预设的局限性在于未将说话人与听话人以及语境因素考虑在内。1970年,斯塔纳克尔(stalnaker)提出了语用预设的概念,认为“预设不仅是发话者本身相信的,而且发话者相信这一命题能够被受话者接受或认同”(1970:272-289)。何自然认为,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1997:68)。可以看出,预设与说话者关系密切,是说话者假定存在的一种信息或命题,而且这种信息可以得到听说人的认同。

    三.语用预设与《吃鲷鱼让我打嗝》中的言语幽默

    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学理论,预设理论在言语交际中的应用是广泛的,而言语幽默又是精炼的、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更是存在着很多的预设现象。预设具有“共知性、隐藏性、可取消性、合适性、动态性、单向性、主观性、社会性”等性质(魏在江2014:31),其中,合适性、可取消性与主观性对小说语言幽默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这里我们将讨论预设的合适性、可取消性和主观性所导致的言语幽默。

    (一)预设的合适性

    预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潜在性,表现在语句的意思中,靠逻辑、语境等推断出来。在正常的言语交际中,预设要合适,才能进行适当的言语交际,言语交际才会更加有效。但有时言语交际双方或者有意或者无意地说出和预设矛盾的言语,违背预设的合适性,取得一定的幽默效果。

    例(1)Mom pretended like she was happy with the food, even though it was all disgusting raw vegetables, and acted like she normally eats this way because when the waiter asked if everything was good, Mom smiled and said, “Yes, I love the dressing, what is it?” And the guy said, “Aloe,”? “Yeah, it really soothes your digestive tract and warms the lumen.” But I could tell Mom didnt know what he was talking about because she said, “And I think I recently read something about cancer.”

    主人公和妈妈一起去有机斋吃饭,明明两人都十分厌恶吃生蔬菜,妈妈却假装她很喜欢这些食物。当她问服务员这些是什么调料时,服务员说这些是芦荟,“这东西疏通消化道,还有暖胃的功能”,按照读者的理解,妈妈应该对有机食品的养生作用予以附和,但妈妈却回答说“啊,我最近看了些关于癌症的材料。”显然是与语境不相适应的交际内容,她违背了语用预设的合适性,营造出所问非所答的效果。她的回答与发话人和读者的所思所想都大相径庭,出乎读者意料又让人忍俊不禁。

    (二)预设的可取消性

    一定的语言结构可以产生预设,但随着话语信息的发展以及语境的动态变化,添加的新信息或者语境与前面的信息出现矛盾,那么先前的预设就会消失,这就是预设的可取消性。

    例(2)BRAND NAME: Adderall / CLASS: Stimulant / COMMON USE: This medication was over prescribed by your doctor because hes paid by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o over prescribe this to you. / SIDE EFFECTS: May be habit forming. In the same way lateness, dressing like a teenager, and not sending your mother birthday cards has become habit forming. / IN CASE OF OVERDOSE: Taking any amount of this medication is an overdose.

    这则语篇中,小说主人公的爸爸模仿医生给他写处方药信息小册子。这是一种叫阿德拉的处方药,能够引起人的兴奋。医生为了从制药业得到好处,便多开这种剂药。但副作用就是像他做事好拖延,不给母亲邮寄生日贺卡一样成为习惯。当我们看到“万一服用过量”时,预设着“控制剂量就不会服用过量,就算过量服用也有解决办法”,但父亲接下来得出的结论却是“这种药物服用多少都屬过量”,取消了前面的预设,读者根据预设而来的所有心理期待落空,却又觉得理所当然,唯一的办法只有放声大笑了。

    (三)预设的主观性

    传统的观点认为,语用预设是话语中确定无疑、交际双方都熟知的背景知识。但是语用预设并非都是交际双方共知的,在很多具体的情况下,语用预设只为说话人所熟悉而听话人并不知晓。这样的语言选择实际上已经偏离了客观意义,但在语篇中,有时也会创造出幽默的效果。

    例(3)If she ran into me now, she would definitely fall in love with me. I mean, it would be a little difficult not to. I am the best version of myself at this very moment, and if she saw me right now, she would fall in love with me, probably forever. I did laundry this morning so my clothes smell good. But more than that, when I wash my jeans, when I wash these jeans, they look particularly good on me. Shes gonna love that.

    这段语篇中,“我”特地穿上了心爱的牛仔裤,准备迎接心目中的那个她出现。但我们可以看出“If she ran into me now”是一个条件句,它的语用预设是:她现在会遇到我。但是按照常理,遇到喜欢的人要靠缘分。这里的“我”不仅笃定她一定会出现,还转换视角,站在“她”的角度觉得“她”此时此刻一定会爱上“我”。从常规视角到特殊视角,这种站位 ( standpoint) 体现了独特的感知与个人视角。意味着这一切不过都是“我”的一厢情愿和幻想,读者看后虽表同情,但又觉得这种自恋的想法十分好笑。

    四.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发现语用预设理论可以较好地阐释小说《吃鲷鱼让我打嗝》中的言语幽默。该小说通过违背预设的合适性以及利用预设的可取消性,从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产生了幽默的言语效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Stalnaker R C. Pragmatics[J].Synthese,1970.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魏在江.预设研究的多维思考[J].外语教学,2003(2).

    [6]魏在江.语用预设的认知语用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