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防生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深度发展的思考
【摘要】国防生人才培养是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的主要模式。推进人才兴军战略,为强军目标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要找准国防生人才培养的融合着力点,推进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工作深度发展。
【关键词】国防生;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深度发展
推进军民融合深层次发展,实施人才兴军战略,有效提高国防生人才培养质量,是军地双方必须深入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不断完善融合机制、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着眼新形势下强军目标要求,不断推进国防生人才培养工作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还需要在“四个融合”上下功夫。
一、理顺组织关系,推进军地领导管理体系深度融合
在国防生依托培养工作中,军地领导是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决策者,推动者。国防生的依托培养工作需要军地双方的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的本质核心是融合。因此,军地国防生人才培养领导管理体系的融合尤为关键。
(一)推动思想观念统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依托培养的推进过程中,涉及到资源组合、利益的调整和权责划分,需要军地领导克服很多矛盾和困难。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类最根本的特性之一,“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国防利益才是国家最关键的利益。只有军地领导双方都树立正确的国防利益观念,把思想都统一到军事人才培养这个战略工程上来,把军地两大系统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为培养工作提供强大动力。
(二)完善领导管理体制。2015年《中国的军事战略》国防白皮书指出,要探索完善依托国家教育体系培养军队人才的方法路子,完善军地统筹建设运行模式,在国家层面建立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明确军地有关部门管理职责,逐步形成军地统筹、协调发展的整体格局。国家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指出,要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建立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民融合领导机构,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立法。因此,国防生培养工作要加快立法进程,把依托培养作为国家责任赋予有关高校,明确军地各级部门的职责。国防生的依托培养工作可以从国家层面建立一个高层次的权威性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具体来说,可以建立由国家教育部、人社部、军队干部部门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领导机构,负责人才培养的计划、组织与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三)配强组织领导力量。依托培养高校要建立健全“一个机构”和“两支队伍”。一个机构是指国防生培养办公机构,指定学校领导专门负责,军队选培办干部参加。“两支队伍”是指专业辅导员队伍和军队选培办干部队伍。依托培养高校要按照培养规模配齐专业辅导员队伍,切实担当起辅导员职责。军队选培办干部队伍要素质过硬,精干高效。军队干部部门要建立科学的督导机制和奖惩机制,定期对选培办人员进行考评,并依据考评结果奖优罚劣,增强选培办干部做好国防生人才培养工作的使命感。
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军地教育培养资源深度融合
教育资源是国防生培养的基础。在军队人才培养教育资源上,军地双方各有优势。因此,国防生培养要充分发挥军地双方各自资源优势,加强统筹协调,科学利用资源。
(一)科学规划,整体推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很多程度上取决于资源配置的布局优化和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划。国防生依托培养工作需要加强宏观上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规划。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宏观规划,是指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对培养实践进行总体、全面的规划计划,多视角地进行分析、描述和设计,建立包括培养军事人才的目标、途径、框架、标准等在内的总体架构,全面系统地指导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实践。地方高校和军队相关部门要摒弃简单的拼接式培养思路,着眼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需要,把国防生培养融入整体人才培养规划中,实现教育资源的集中统一、互融整合,保证国防生教育培养具有先天资源优势。
(二)需求牵引,科学培养。国防生人才培养要以人才需求为牵引,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创造良好实践平台。国防生培养计划要科学论证,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与军队任职需求要结合紧密。在课程设置上,既要使国防生具备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学科知识结构和储备,又要满足部队人才的特殊要求,使大学教育与军事素质培养融为一体。科研实践是有效提高国防生科研素养的实践平台。依托培养高校要积极引导国防生参与科技创新,安排国防生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尤其是国防领域科研项目,注重培养国防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资源互补,体系支撑。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是融合培养的根本要求。签约高校要提供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平台、一流的设施,把国防生的培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确保教育资源的优先权。军队相关职能部门也要把国防生培养工作纳入保障体系,分期分批分重点的加大对签约高校经费物资保障的投入,改善国防生培养必需的军事训练设施和文化活动设施。选培办要依托部队和军队院校建立实习基地,打牢岗位任职基础。
三、创新调控机制,确保培养质量与岗位需求深度融合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处理好新形势下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质量的关系,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观念。”国防生人才培养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提高培养质量效益。军地结合创新调控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选拔培养机制。选拔机制是国防生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体来说,当前的国防生选拔机制可供选拔的基数较小,不利于国防生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关于国防生选拔机制的优化,一方面是调整培养方向。国防生主要以培养军地通用的技术干部为主,不再培养指挥类国防生。另一方面是扩大选拔基数,建立“准国防生”制度。“准国防生”制度总体要求就是宽进严出,降低成本。高考统招的国防生和有参加国防生选拔意向的在校大学生在经过政审复查后与军队签订“国防生初步意向书”,成为“准国防生”。签约高校的国防生培养机构要积极宣传国防生政策,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加国防生选拔,扩大“准国防生”规模,并改进相应的优惠政策措施,提高报考国防生的吸引力。
(二)建立质量监督机制。质量的监督调控是国防生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关节。国防生培养过程中,可以由军队和教育部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领导机构对国防生的培养情况进行质量监督。一方面,可以引入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标准,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国防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标准堪称世界质量科学和管理技术精华,国际认证评审机构普遍认可。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结合实际运用该标准的八项原则构建相关子系统对签约高校进行有效评估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评估结果要纳入签约高校整体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各高校做好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严明奖惩激励机制。当前的国防生培养过程属于定向培养,一部分国防生学习动力不足。国防生培养机构要严明奖惩机制,激发国防生学习动力。在淘汰机制上,可针对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校学习阶段,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报考国防生动机不纯、入伍信念不坚定、学习不认真、作风纪律松散且经教育无效的国防生实施末位淘汰,避免学习动力不足、军政训练不求上进等现象的发生。在岗位实践阶段,国防生毕业前由院校、部队联合组织训练考核。军政基础考核不合格的国防生军队不予接收。
四、科学规划设计,促使个人职业规划与军官职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
军官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有人将军官职业概括为五个无与伦比: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无与伦比、复杂程度和艰苦程度无与伦比、精神压力和风险程度无与伦比、岗位流动和家庭付出无与伦比、纪律约束和牺牲奉献无与伦比。新时期军官的职业需求呈现出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职业特性。因此,军队的职业发展要求个人职业规划设计与军官职业需求相融合。
(一)加强国防生自我职业规划。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认为:“人都有发展和成长的趋势和需要”。因此,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发展规划,而且要使自己的发展规划尽量与社会的需要相一致。在自我职业规划中,每名国防生都应该理性的分析自己,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能力强弱等情况,结合军官职业需求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设计,为自己在军队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强化国防生军人职业特质。军人职业特质包括军人职业意识和军人职业素质。军人职业意识主要表现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军人职业素质主要包括军事体能、军事技能及所必须的心理素质。国防生培养机构要根据国防生培养目标和阶段性思想特点,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打牢国防生的思想政治基础和道德基础,不断强化国防生的军人职业意识;要扎实抓好军事职业教育,组织学习军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不断提升国防生的军人职业特质。
(三)优化国防生职业培养设计。着眼培养能打胜仗的军事职业人才分阶段对国防生进行职业培养设计是军队用人单位发挥军队人力资源的必要条件。在校学习阶段,高校国防生培养机构抓好知识能力和基本军人素养的教育。在毕业初期,军队人才培养职能部门安排国防生进行岗位任职能力培训。在职业发展阶段,军队用人单位基于国防生的能力特点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设计。通过各个阶段的培养设计,构建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夯实国防生的职业发展道路。
总之,推进国防生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工作要在实践中紧紧抓住军民融合培养的着力点,把握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规律,探索科学有效融合培养途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于川信,周建平.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孙爱平.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2.
[4]颜砾,杨定坤.国防后备力量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何明,西安政治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学员18队,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