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贫困地区科普工作的思考

    张国强

    [摘要]近年来,科技知识在农村得到广泛深入的宣传。然而,传统科普资源难以满足农村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需要,这些地区难以获得更加持续、有效的科普服务。随着农村贫困地区农业劳动者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难以获得理想的市场机会、分享城镇发展的成果。充分发挥科普在农村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帮助群众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科普教育活动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G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1)040055-0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为助力脱贫攻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科普工作者走进农村面临的新课题。

    一、农村贫困地区科普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科学作为一种先进力量,在农村得到广泛深入的宣传。然而笔者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农村地区进行了广泛的走访调查后发现,绝大多数贫困村的农民表示未享受到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能发挥重要指导作用的科普服务。根据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与其他人群相比,农村农民的科学素质提升非常缓慢。

    (一)自然资源形成的屏障

    我国作为历史上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地区面积辽阔,一些自然资源落后的偏僻地区,资源可用度相当低下,主要依靠当地有限的自然资源从事农业生产,这些地区很容易陷入贫困[1]。贫困村因长期受气候、交通、信息等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多种因素互相影响共同起作用,难以获得更加持续、有效的科普公共服务,科普资源与其他公共服务同样面临“蜀道难”问题,现在做的很多工作实则在弥补以前公共服务的缺位,相当于是在对以前的偏科进行“补课”。贫困地区真正依靠科技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相当低,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生活的人们很容易陷入“信科学,却不知如何用科学”的尴尬境地。

    (二)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由于计生政策、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影响,农村生育率大幅下降,婴幼儿逐步减少,农村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已经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进城转移为非农业谋生,农村劳动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贫困地区农业生产面临劳动力极度短缺问题。以笔者所驻贫困村为例,户籍在册人口655户,常住农村人口仅剩168户,以前本村的公办小学由于生源太少已空置多年,全村50岁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总数的74%,且其中88%的人口受教育水平处于初中及以下,村“两委”成员的平均年龄也高达51岁,正是这些老、弱、病、残人口留守农村,导致贫困的循环发生①。年轻人口长期流出造成一系列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农村现有人口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低,对科技的认知接受能力有限,留在农村的妇女、儿童、老弱病残人口成为科普工作的硬骨头,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地区科学技术普及的难度。XUEHUI学会2021年第4期2021年第4期关于农村贫困地区科普工作的思考XUEHUI

    (三)科普工作供求关系脱节

    调查发现,农村科普供求现状与农民实际需求不相符。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对科学技术价值认识不深,使用积极性差,农民习惯于无偿服务、被动服务,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二是现有农村科普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供需关系不合理,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优惠倾斜政策、科普信息资源等要么传递不到基层,要么与基层实际需求明显不相符,农民迫切需要的生产咨询、技术培训、设施、供销信息等指導服务较少,现有供给同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不相适应,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实际需求。三是科普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科普人员也普遍认识到农村科普工作这块短板,通常都会集中资源在农村举办一些大规模、大场面、参与人数众多的短期活动,但活动重形式不重效果,缺乏一以贯之的持续性,临时性、随意性较大,导致其覆盖面小、持续时间短,缺乏长期深入影响,农民直接受益程度有限,与农民互动程度低[3]。

    二、加强农村贫困地区科普工作的对策建议

    科普工作具有群众性、社会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农村科普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必须避免短期行为和形式主义。随着我国农业规模化、合作化、市场化等新发展趋势,新型职业农民对科学技术的需要无疑是科普服务的重点。农村科普实践的最大情况和特点是科普对象的个性化和科普内容的具体化。“一刀切”或粗放式科普无法满足农村科普的实际需求,形成长期稳定的工作机制。只有针对性的长效供给,农民科学素质才会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才会逐步缩小。

    (一)破除自然资源限制

    自然条件欠缺及地方消极文化决定了农民对科普的有效需求不足,农户开展的农业经营规模较小,技术革新的需求不旺,传统技术即可满足基本生产与生活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充分利用各类学会的专业优势与企业经营能力,探索合作成立托管代养协会,依托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积极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由农民选择“保姆式”全托管服务或“菜单式”半托管服务,把农民手中条条块块分散的土地与养殖牲畜流转过来,由合作组织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经营,将优势资源与先进的农业生产要素有机结合,打造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综合性平台。这种模式实现了产前到产后的全程跟踪服务,在确保农民现有产权不改变的前提下,既能获得土地、建筑等权益流转收益,又能在闲暇外出务工或合作化组织内务工,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活动型科普持续影响力量仍需加强。农村大型科普活动一般由地方科协举办,为当地百姓开展科技服务,例如目前仍在农村地区实施的“三下乡”“科普大篷车进社区”等活动,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活动范围也涉及农村。这些科普活动给农民带来了货真价实的科技服务,但需要克服其供需不对称、覆盖面小、持续时间短、长期深入影响缺乏等问题[3],广大一线科普工作者仍须开动脑筋,持续发力,在农村科普盲区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

    技术服务型科普发展最快,作用最直接,利用好农科学会资源,以组织专家授课等方式,面对面、点对点解决问题,广泛开展农机作业、测土配方施肥、农资直供、农药农技服务、优质农产品代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科普服务,把科学的力量转化为农民用科学的经济动力,用现代科学技术使恶劣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向良田优牧转变。例如呼和浩特市某地开展的稻田蟹项目,在巴彦淖尔市某地开展的沙漠稻田项目等,都是利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经营模式,打破传统农业自然资源与地区限制的良好案例。

    (二)破解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的科普难题

    农村人口普遍向城市优质资源流动,造成农业生产人员短缺,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结果,在县域开展科普的工作人员,同样存在专业素质不高和年龄偏大等问题。鼓励高素质科普工作者向基层和一线流动,以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在乡务农人员、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者、复退军人等为重点培训对象,吸收为科普系统内会员,兼任科普志愿者或技术入股到合作组织,向农村定期提供技术型科普服务。同时,由熟悉农村环境的以上人员参加高层次农村科普行动计划制订和活动策划,使处于供需关系中的这部分人发挥承上启下作用,促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农村摆脱贫困的重要力量。

    农村贫困地区面临的劳动力短缺、“术业无专攻”问题,深刻制约了农业生产活动。可以借鉴“大学生村官”经验,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对条件艰苦地区的乡村组织,要考虑技术入股合作组织,或考虑政策性补贴,或考虑适当安排担任村干部等形式,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乡村干部工作和担任合作组织成员,为农村技术带头人和专业储备劳动力补充新力量。就目前农村贫困地区存在的大量接受能力较低人口,策划与这部分人年龄、学历、地方文化特征相符的科普活动,在加强科普活动可视性上下功夫。

    (三)需求关系背后的思考

    农村对科普服务迫切需求的本质是提高农业活动生产率,农民更加注重通过某种先进科技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因此,相当有必要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开展科普信息员队伍建设,在基层团结、凝聚一批掌握信息化手段的科普信息员队伍,建立管理培训制度,重点加强对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与示范,强化科技力量在生产过程中效益与价值的体现。

    在农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盲目性问题更加突出,很多农业产品在没有经过市场需求分析的情况下就进行生产,价贱伤农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内蒙古科技馆开展的科普大讲堂,在前期选题时即考虑覆盖农村贫困地区实际需要,注重科技培训与技能和落地之间的转化。通过网络等形式在各农村贫困地区开展分讲堂,培训对象覆盖当地农技协或农业合作社带头人,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技术示范作用,培育他们成为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示范人,成为农村普及科技力量的带动者,促进农村科学文化形成。

    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和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加快科技成果本地区落地应用,提升科技帮扶含金量。同时侧重专家力量对科技的支撑,建立农技人员与农牧民联合服务制度,提升农牧民致富能力。

    从科学普及技巧来说,科普活动开展前,需对农民的真正需求做好调研,活动中要求讲解语言尽量本土化、接地气。笔者在农村贫困地区组织的农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发现,农民在培训过程中更加关注在某一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疑惑如何解决,如对高产玉米种植技术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全程关注,再如对肉牛养殖受精、牛犊接生、成牛常见病防治等环节重点关注。培训教师往往都是某一行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讲授过程中,一些专业术语、高深科技知识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形成了知识障碍,所以要提倡用“土话”讲课。

    农村生产活动的季节性相当强,因此在农村科普活动中务必要注意知识和技术的时效性。比如在某一地区春耕春播前开展优良选种、农资选购、播种技术等培训;在作物生长期间,培训田间管理、丰产技术;在秋收期间开展销售指导、电商特产、配方测土等培训。这些技术指导不仅及时有效,而且极大提升了科学在农民心中的精神力量。选择恰当时间开展科普活动及农技培训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在没有新知识积累习惯和年迈老人占多数的农村,一些精心准备的活动因为选时不当,很快就会被遗忘。

    要支持先进科技项目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示范作用。乌兰察布地区在建设光伏电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地政府利用闲置土地优势发展光伏扶贫项目,农民只需将土地进行流转,当地企业负责运营维护及县域内村级、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并网申请、电费结算、运营维护、统一购置商业保险等,确保光伏扶贫项目稳定运营、持续发展、长远受益,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增收难问题。

    农业生产从众心理已经成为贫困地区的生产习惯,成功的案例和经济效益突出的示范作用在农村显得尤为重要。乌兰察布市的贫困地区大多集中在荒漠草原,尤其是半农半牧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和落后的传统化耕种方式仍然存在。在这些地广人稀的草原上,随着农村人口逐渐流往城市,流出人口将土地流转给在村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人劳动量越来越大,年轻劳动力极度短缺的情况加剧了贫困的反复发生,但这样的条件非常适合机械化大面积作业。内蒙古科技馆在了解到当地农民种植业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后,联合当地企业开展无人机植保示范与培训,2019年在当地进行了试点实验,当年亩产同比增收9%,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活动利用科技手段解决劳动力不足和提高收益,给当地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地部分年轻人利用国家贴息的扶贫小额贷款购买了植保无人机,主动要求参加技术培训。这一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用科学事实改变了农民的科学思想,科普对象从被动转为主动,同时对周边的农业生产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科技工作者与农民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越来越重要。据笔者观察,手机短视频在农村被广泛接受,利用率很高,很多农民开始尝试将一些短视频传播的新興农业技术进行小范围试点。对此,有关部门开展一项科普活动前,应在充分考虑农村需求的同时,各层级的科普公共服务应考虑如何利用好网络平台,将专业技术讲授培训等活动通过视频直播等方式直达农村、直达农民,引导他们在观念和技术上的全方位革新。在充分利用网络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看到,不能高估网络在农村科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三、结束语

    科普工作对于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和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科普一定程度上须改变以前“居高临下式”的模式,因地制宜创新科普工作方式和方法,使科学技术在农业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发挥有力作用,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方面贡献力量。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笔者参与调查的乌兰察布农村牧区1984年以来人口流动信息统计。

    参考文献

    [1]孙传范,王喆.我国农村科普工作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5):76-79.

    [2]陆益龙.究竟怎样合情合理地看待农村贫困成因[N].北京日报,2016-03-14(014).

    [3]朱洪启.关于我国农村科普的思考[J].科普研究,2017,12(6):32-3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