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哈丽努尔·哈兵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在古代丝绸之路观念上衍生出来的,但又与丝路不完全相同,它是现代经济贸易互助的创新产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是为了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从而实现区域之间的共赢和发展。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
1“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将亚、欧、非之间的商品、政治、文化、思想、宗教等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说是东西方交流的大动脉,促进了沿线各国共同发展。
在国内,朱显平、邹向阳首次提出了“中国至中亚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的概念。古丝绸之路起源于中国,它的开辟打开了古代中国与沿线各国家的交流大门,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旧丝绸之路不同,新丝路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一,新丝绸之路更加注重我国与中亚地区之间的彼此关系,从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促使新丝路各地区能够共同追求地区利益。第二,出现了中国、美国、俄罗斯三国竞争与合作的国际格局。第三,新丝路经济带在空间格局上呈现空间层次性,并且国际间分工明确。因为各地存在不同的基础条件和制约条件,新丝路经济带可以分为核心、拓展和辐射三个区,在核心区内的国家、地区和中央节点都是处于不同的国际贸易地位,这为实现有效的国际分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统观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的特点
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了65个亚欧非国家,除此之外还有29个国家处于辐射范围之中。根据国际之间的交界关系和国际区域分工格局,可以知道目前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存在着动态发展的部分特点。
2.1三大板块产业分工不协调
东部、中部、西部三大板块产业出现分工协作不合理,并且存在着发展互补性强的问题。东部板块一些国家,拥有充足的资金、劳动力、技术资源,并且拥有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是知名度很高的制造加工品的供给渠道,比如东亚和东南亚。中部板块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石油输出,如中东、北非和中亚地带。而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西亚、中亚地区,产业体系相比就特别单一。西部板块的一些欧洲国家,因为有着先进的科技,发达的工业,高端的产业研发和制造、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优势,紧紧地把握着全球化下高收益的收入链,但是因为其匮乏的自然资源,需要紧迫的对外扩大发展空间。
2.2显著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的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了以大陆桥为发展主轴,并且以“沿路、沿海和沿河的城市为空间的发展格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城市在水平空间上呈西北部高、东南部低的趋势,而城市区域人口总量则正好相反。
2.3经济发展出现梯度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东、中和西部三大梯度,之间差异显著。亚太经济圈处于丝绸之路的东部,经济发展快速,欧洲经济圈处于西部,也比较发达,然而处于中间的中亚、南亚地区,呈现经济凹陷区。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蓝图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新趋势出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际经济发展,在国家之间市场一体化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中国和欧亚的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而且为中亚地区的一体化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实现一系列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先是促进中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而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其目标是让新丝绸之路建设成为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的纽带,思路是加强亚洲国家之前的经济、交通、商业、文化、资源和实业界联系,创立开放、互利、和平等基础上的区域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一体化的策略内容包括空间、市场、经济的一体化,其重点是保证地区间的合作以及交通一体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进而保证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因此,大大地促进了交通运输系统的优化和创新,如道路系统、铁路系统、公路系统和航空航路系统等。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体化具有空间跨度最大、建设周期最长、难度最大的特点,因而是一项长期战略,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新事物的出现往往预示着机会的来临,但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因此可以采取分步走的办法来解决,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制定清楚明确的实施计划,首先实现小步走设定的目标,逐步的形成区域大合作。
4结论
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地域的特点,最开始提出核心与边沿的互助模式,指出依托大国辐射效应,塑造欧亚南北中三轴辐射的空间格局,地区之间相互合作,形成国际的合理分工。通过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优化欧亚发展空间的新格局,而且可以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代,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该依靠发达的高新技术,从而激活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潜力,进而进一步拓展更大的合作空间,形成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紧密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