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飞诗行一片情

    乙冬芳 乙常青

    

    

    

    大雁,也称鸿雁 ,是一种大型候鸟。我国大部分地方都能看到雁阵飞过的景象。诗歌中的“雁”渗透了诗人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被诗人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薛道衡的“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人日思归》)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回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委婉。诗句以春雁北归反衬己之未归,以花发之迟反衬归心之急,都妙在不直说。赋中有兴比,叙写中有对照,故婉曲有味。

    李白的“雁”——“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诗人笔下的景物被赋予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以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得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白居易的“雁”——“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江楼晚眺景物新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诗句一写江面,一写青天。风吹江水,浪花喷雪,如片片白花;雁群从青天飞过,或作“人”字,或作“一”字。“风翻”与“雁点”、“花千片”与“字一行”对仗,诗中有画,意境开阔。

    赵嘏的“雁”——“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长安秋望》)

    “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以见、聞、动、静的安排,颇具匠心。晨曦初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飞来了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循声望去,在那远处的高楼上,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怀远人?

    温庭筠的“雁”——“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商山早行》)

    早行的景色让作者想起了昨晚的梦境:故乡杜陵,春光明媚,回塘水暖,成群的野鸭、大雁在塘中自得其乐。诗人以乐景衬悲情,梦境和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抒旅人的思乡之情。

    王湾的“雁”——“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

    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诗句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

    秦观的“雁”——“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减字木兰花》)

    高楼骋望,见怀远情殷,因“困倚”“过尽”,则骋望之久、失望之深自见言外。旧有鸿雁传书之说,仰观飞鸿,自然会想到远人的书信,但“过尽”飞鸿,却盼不到来自天涯的音书。因此,这排列成行的“雁字”,在困倚危楼的闺人眼中,便触目成愁了。

    张炎的“雁”——“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解连环·孤雁》)

    “写不成书”,用《汉书》所载苏武事,后人诗词中常以雁为传书使者。雁飞有序,呈“一”字形,或“人”字形,因孤雁排不成字,只是一只单飞,所以说“只寄得、相思一点”,用典别出心裁。在读者心中引起的反应除在艺术方面的巧思外,这种相思之苦与国家之苦,在朦胧之际,已无从分辨。词人体悟细腻,既能寄意深微,又能穷形尽相。

    王沂孙的“雁”——“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醉蓬莱》)

    用三排比短句,描绘出一种清冷孤寂的境界,秋灯、秋雨、秋雁,衬托出一颗秋心。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词意用笔转折,耐人细细体味。

    白朴的“雁”——“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天净沙·秋思》)

    作者将一组由自然景物构成的意象并置:落日、残霞笼罩着孤村,老树寒鸦之间飘渺着轻烟,这些既有丰富情感内涵,又鲜明可感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富于特征的画面。“落日残霞”,既点出了时间,又与“孤村”相配,立即透出一种萧瑟与凄清,“老树寒鸦”,原已带有暮寒意味,加以“轻烟”环绕,更有一种惆怅和扑朔迷离的情思。“一点飞鸿影下”,在一组静景之中,增添了一个动景,这点睛之笔,使整个画面的形象都动起来了。动与静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生机勃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