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推进安全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圣先

    胡锦涛同志指出,把安全生产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安全发展体现了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反映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生命最珍贵,保障生命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坚持“以人为本”首先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是安全发展。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构建和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安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这是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安全发展”的实质是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和保障,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安全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发展既要以资源、环境能够承载为前提,更要建立在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决不能以损害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代价,换取短期、局部的发展。推进安全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要求。实现五个统筹,必须推进安全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

    二、坚持用科学发展的观点重新审视安全生产工作

    一个时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针对安全生产领域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从法制建设、管理体制、财政投入等方面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切实有效的加强和改进,促使全省乃至全国安全生产总体上呈现出相对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但总的看,全省事故总量仍然偏高,平均每天有10人以上死于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2002年以来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5起,死亡299人,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从多年安全生产实践来看,我省安全生产形势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制约,既有浅层次因素,也有深层次矛盾;有历史的积淀,也有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

    1、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事故频繁发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里面很重要的观点,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十七大报告把“增长”改成“发展”,这里面的意义非同小可。过去经济增长主要是四大物质要素来拉动,一是消耗自然资源,二是污染环境,三是资本投资,四是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经济增长的整体质量和效益较差,一方面高危行业集中、高危企业众多i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追求产值和效益,安全投入不足,欠账较多,安全生产设施设备落后。以我省为例,全省共有各类煤矿580处,其中国有重点煤矿52处,地方煤矿528处。全省4424处非煤矿山中,90%以上属于乡镇、个体、私营企业,安全保障水平很低。

    2、偏重的产业结构,加大了事故风险。大量数据证明,事故总量与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成正相关关系,即经济总量大的省份,事故总量就高,产业结构偏重的省份,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发生的机率较高。我省是经济大省,产业结构属偏重型的,加大了事故风险。我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第五位,事故总量排第六位。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产品产量排全国前列的生铁、铁矿石、焦炭、粗钢、水泥等,大多为初级产品,能耗高,效益低。另外,我省煤矿等重要矿产蕴藏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全省铁矿除唐山部分地区适合露天开采外,其它基本依靠洞采。

    3、较低的从业人员素质,成为事故的主因。煤矿、非煤矿山井下作业岗位,要求有高文化素质、高专业技术的人员担当相关工作,但我省煤矿职工中,农民工约占半数,主要在井下一线工作,小煤矿从业人员几乎全部为农民工;建筑工人中,80%为农民工。而在农民工中,文盲与半文盲占7%,小学文化为29%,高中以上仅占13%,甚至连一些矿主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现在很多乡镇私营煤矿、非煤矿山根本不对矿工进行必要的培训,说说就下井,造成很多矿工缺乏最基本的劳动防护知识和技能。

    4、薄弱的安全意识,使安全责任制度难落实。一些地方政府没有树立安全生产政绩观,常常把经济指标看得很重,作为必须完成的“硬指标”、“硬任务”:而把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置于次要位置,甚至掉以轻心,甚至不惜以劳动者的安全健康、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政绩”、“业绩”。在企业层面,一些业主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无视国家法律,无视政府监管,无视职工生命,只顾赚取利润,普遍存在管理者素质不高、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设施差等问题,基础管理非常薄弱。

    5、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属于事故的易发期。研究表明,安全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有着密切关联。安全生产先进工业化国家普遍经历了从事故多发到逐步稳定、下降的发展周期。去年,我省人均GDP约2900美元,处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过渡段,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社会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规模急剧扩大,另一方面科技和生产力水平较低,企业和公共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教育与培训相对滞后,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

    三、深刻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大意义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一个具有多层面内涵的范畴,是立足根本,并从长期考虑的安全生产系统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协调方式和运行体系,具有长期性、系统性、根本性和自主性四个特征。把安全生产纳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总体战略布局,必须加快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1、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也是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也是安全生产工作追求的目标。抓安全生产就是要利用多种手段、多种资源,进一步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增强防范能力,大幅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一些地区不顾自然规律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退化,绿色空间锐减,环境污染加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快速增长和收入增加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而且也要求保护好资源环境、保护好生态环境,这既是为当代人构建一个和谐、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的需要,也是为后人留下宝贵财富的需要。

    3、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基础。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必须有效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在规律,只有顺应安全生产客观规律,才能有效防范事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治本,既抓当前,更抓长远,彻底抛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做法,多措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着眼于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核心和内涵决定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目标及主要措施,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

    4、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根本保证。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公共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造成目前重点行业领域重特大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浅层次因素,也有深层次矛盾;有历史的积淀,也有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要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必须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坚持标本兼治,在采取断然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同时,探寻和采取治本之策。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指导原则的确立,为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稳定好转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科技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做到标本兼治。从我省实际看,当前要加快推进“五个转变”:即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法制手段为主转变:从被动整改事故隐患向主动抓管理、抓基层、抓基础转变:从阶段性的安全专项整治及突击式、运动式的安全检查向经常性、长期性的规范化、制度化的安全监管转变;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防范转变;从以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转变。具体应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要求,督促解决一些地方形成加快发展经济、提高效益是政绩,搞好安全生产、推动安全发展,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安全健康权益也是政绩的认识,建立起赏罚分明的激励约束制度,严格考核奖惩。山东、江苏、广西等省区在建立“一岗双责”,加大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力度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我省正在研究建立政府领导班子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和县以下党政安全生产同责的责任制度。继续推动“法人代表安全生产承诺制度”的落实,完善“三项制度”,把落实“三项制度”和兑现承诺列入年度考核内容。

    2、完善安全生产法制。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政府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依法行政是根本。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执法,严肃查处非法违法行为。严历打击非法违规建设、非法违规生产、非法违规经营行为,严厉打击谎报、瞒报和逃匿行为。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事故,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3、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基层和基础工作的最终落脚点都在人民群众。因此,安全生产必须依靠和发动群众,切实加强“双基”工作。建立健全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真正将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引导各类企业建立健全生产流程各环节、各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标准,严格执行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强化现场管理,深入开展反“三违”活动,加强对关键工序和关键岗位的安全监控;严格市场安全准入条件,严格实施对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验收和安全评价,未通过“三同时”审查的建设项目,不准开工投产。

    4、实施科技兴安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进安全技术创新与进步。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的科技创新与进步工作。搞好产、学、研结合,围绕安全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的提升,大力推进原始创新、消化创新,并搞好科研成果的转化。新建企业要采用先进、安全、可靠、节能的技术与装备,老企业要加强安全技术改造,推广使用安全保障能力强的工艺、技术与装备。

    5、深化安全专项整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继续依法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矿小厂。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大力推进资源整合,搞好建大关小,提高办矿规模和安全水平。搞好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安全尤其是尾矿库安全的专项整治,切实使金属与非金属矿山都达到开采正规、系统完善、技术先进、工艺达标、作业规范、管理严格、安全可靠的要求。加大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安全整治和监管力度,坚决整顿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化工企业,大力推进不合乎安全距离要求的化工企业的搬迁工作:依法打击烟花爆竹行业企业的非法违规行为,推行烟花爆竹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加强冶金、有色、机械等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特别要加强对小厂、小点的监督检查和整治,解决存在的工艺、技术、装备落后,基础不牢,管理混乱,安全保障能力低等突出问题。搞好综合监管,支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安全专项整治和专业监管工作。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建立健全重大隐患分级管理机制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机制,努力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

    6、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管。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尊重人的生命和健康。当前,我省职业卫生形势十分严峻,职业病人数总量大,发病率高,其社会危害性更甚于一般伤亡事故,加强职业卫生工作极为迫切。当前应尽快建立机构、配备人员,全面开展工作。以制定和落实《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为契机,加大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各类职业卫生违法行为。实施职业卫生安全许可,严把市场准入关。启动我省中小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干预试点,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7、推进安全文化建设。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安全文化,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将安全生产纳入“平安建设”。把安全文化落实到建设“平安社区”、“平安乡镇”、“平安企业”、“平安校园“等基层建设中来,结合各个行业不同的特点,使各具特色的安全文化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

    8、搞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要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中,就是要不断创新宣传教育和培训的方式。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手段,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典型经验、安全知识等的宣传工作,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开展强制性安全生产培训,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才能任职和上岗作业;对员工尤其是农民工要按照要求,采取变招工为招生、先培训后上岗,提高他们的安全技能。

    9、狠抓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继续抓好预案体系建设,做到政府预案、部门预案、企业预案和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具体预案相配套、相衔接,并确保预案质量。抓好应急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形成较为完整的法规标准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抓好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充实先进的装备。抓好信息平台体系建设,形成反映灵敏、传递及时、依据可靠、决策正确的通讯信息网络。抓好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省、市(地)和重点县(区)的应急指挥中心。

    10、加大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力度。科学发展观维系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监管监察队伍,我们要抓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契机,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安全监管监察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加强作风建设,培养敢于负责、勤勉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营造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健康文明、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加强业务建设,努力提高各级监管监察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真正做到廉洁执法、秉公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