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媒体的公信力构建广播公益平台
唐建军
【摘要】“一帮一爱心大行动”是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频率(以下简称湖南交通频率)发起的一项公益活动,从2012年开始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它倡导“让每一份爱心都清清楚楚,让每一分善款都明明白白”的公益理念,注重从单纯的物质帮扶升华为长期的情感联结,被赞誉为“引领了公益模式的重大变革”,成为现象级的广播公益活动。本文从媒体属性、节目制作、慈善运营等方面介绍了活动的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民间公益 一帮一 广播故事 现象级活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现代公益慈善的理念尚处于初级阶段,有些缺少制度规范的公益事件又容易遭受信任危机的挑战。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罗尔“买文救女”事件,演绎了一出另类的“罗生门”。在这一事件中,善良的人们看到了蕴藏在普通百姓中喷薄的爱心力量,理性的人们则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反思:一是在信息缺乏透明的背景下,社会大众的爱心仍然面临着“无处安放”的窘境;二是在众媒起舞、众声喧哗的时代,人们的爱心神经容易被触发却又脆弱不堪,“罗尔卖文救女”这样的“黑天鹅”事件时有发生。
民间公益如何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如何架构起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和受助对象之间的沟通帮扶平台?湖南交通频率发起的“一帮一爱心大行动”提供了一个样本。该活动从2012年发起至今,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共有1084名偏远山区寒门学子获得爱心人士及爱心企业每年5000元、四年不低于2万元的一对一资助,累计筹集善款超过2000万元。“一帮一”着力于从单纯的物质帮扶升华为长期的情感联结,真正实现了“让每一份爱心都清清楚楚,让每一分善款都明明白白”的公益诉求,迅速成为湖南地区最受民众期待和信任的品牌公益活动之一。活动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的重点报道,获得首届“全国交通广播优秀公益活动”年度十大公益活动奖、“最具社会正能量公益推广项目”等荣誉,并被中宣部推选为新闻记者培训的典型案例。
“一帮一爱心大行动”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成功的密码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锤炼媒体品格,不断提升主流媒体公信力
如果说收听(视)率是衡量媒体价值的普适性标准,被尊重和信任则是只有少数媒体才可能拥有的稀缺品质。湖南交通频率从1997年开播至今,不仅以超高的收听市场份额被赛立信媒介研究机构称为“中国广播的湖南现象”,更在于频率始终坚守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被广大听众赞誉为“爱心广播、平安调频”。其中由湖南交通频率在2001年发起的爱心送考公益活动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十六届,在数百座城市落地开花,成为享誉全国的经典公益品牌。“一帮一爱心大行动”正是延展出“從送考到助学”的公益链条。此外,湖南交通频率还发起组织过“爱心专列进北京”“爱心专列进世博”“爱心就业岗·创业你无敌”“一颗黄桃一份爱”“一帮一整体援建通道受灾家庭”“爱心高铁·回家过年”“爱心年货会”等一系列深具影响力的活动。可以说,“一帮一爱心大行动”一推出就广受关注和好评,它与湖南交通频率连续十九年锤炼爱心公益的品牌烙印是密不可分的。
二、坚持爱心寻访,确保精准帮扶
每年活动前夕,湖南交通频率都会组织开展大规模的爱心寻访。以2016年为例,从7月4号开始,湖南交通频率启动了“2016一帮一精准扶贫助学大行动”的前期寻访,先后派出20多路记者,分别前往湘西、怀化、邵阳、永州、益阳等40多个县(区)的偏远山区,协同参与爱心寻访的志愿者达到200多人,历时近一个月时间,寻访总里程超过10万公里。不仅如此,我们还把爱心寻访纳入频率党支部“两学一做”的重点实践活动,在暑热难耐的7月,很多党员同志都是日夜兼程在湖南省扶贫攻坚重点区域内的偏远山区进行爱心寻访。在很多车辆无法进入的地方,大家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邵阳绥宁县教育局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张先邵老师由衷感叹:“对接过这么多媒体和公益组织的爱心活动,湖南交通频率的‘一帮一是最扎实、最感人的。”
三、注重讲好广播故事,引发广泛情感共鸣
广播的一大魅力就在于讲好故事。在活动的宣传过程中,我们不断创新宣传方式,着力通过记者的亲身体验和情感投入,通过好的故事去感染听众、凝聚爱心。在寻访过程中,大山深处这些贫困学子穷且毅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和他们身上蕴藏的美德,一次次让爱心寻访团的记者们泪盈于眼。贫困学子的故事,通过湖南交通频率《爱心微力量》《新闻快报》以及三分钟的精短线性《寻访手记》等节目播出之后,在听众中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一些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争相报名参与资助。曾有一家企业一共结对帮扶了13名孩子,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不仅将资助学生大学四年的所有学费,还将长期关注他们的求学成长、就业创业。另有一位10岁的女孩欧阳桃子,为了参与“一帮一”,在妈妈的帮助下举办了一场古筝慈善独奏会,经过没日没夜地排练,最终以一场完美的公益演出为衡阳市衡南县学声乐的胡婷筹集了两万多元学费,她希望同样热爱音乐的胡婷姐姐和她一样,都能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很多听众每天锁定爱心节目,每当讲完一个故事,爱心热线就会被打爆。听众刘先生打进热线说:“我刚刚特意把车停在路边,和爱人一起全程收听了现场直播,听完后我们相拥在车里流泪。我们都是从外地来长沙打拼的,感谢交通频率,让我们感觉生活在一座特别有爱的城市!”
四、遵循广播和新媒体规律,打造现象级活动
“一帮一爱心大行动”举办五年以来,不断通过“微创新”累积、裂变,赋予活动鲜明的时代内涵。如:2013年,湖南遭遇几十年一遇的高温大旱,“一帮一”重点帮助旱区的寒门学子微笑着走进大学校园;2015年,创新举办“一帮一爱心义卖会”,寒门学子为家乡的特色农副产品“代言”,探索教育扶贫带动产业扶贫的新路径;2016年,对接精准扶贫的国家战略,重点关爱湖南扶贫攻坚重点区域内的寒门学子,并联动全国百城百台交通广播同步参与。此外,“一帮一”还创新运用新媒体技术,从2014年开始在芒果广播网以及交通频率官方微博、微信同步推出自身研发的“一帮一结对互动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动态新闻推广、受助学生信息管理、爱心人士信息管理、在线结对等功能,具有“易浏览、易结对、易转发”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传播效率和结对工作效率。除了传统的线上节目宣传之外,活动从前期的爱心寻访、爱心义卖会到爱心结对、结对团聚会均大量运用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手法,尤其是大胆创新通过“映客”对爱心义卖会、结对团聚会等进行实时动态直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借助新媒体,“一帮一”的影响力突破了广播平台的区域限制,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通过朋友圈转发后,一些原本和湖南交通频率毫无交集的听众却成为了参与“一帮一”的爱心人士。
五、注重人文关怀,充分保护受助者尊严
目前很多公益项目都是直接邀请受助者在公共场合接受捐助,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降低了爱心参与门槛。但是,这种模式也可能会伤害到部分受助学生的自尊心,甚至被人诟病为“高级乞讨”。相反,“一帮一”只有捐赠人和受助对象平等沟通、双向互动,除了交通频率的牵线搭桥,没有其他。爱心人士胡先生结对帮扶一位特殊的学生,这名学生因为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身高只有1米2,但是胡先生坚定地选择帮助她。他说身体有缺陷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心灵不要有缺陷。这个孩子虽然身高比不上同龄人,但是她小小的身体里同样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她是最棒的!
六、注重情感联结,将一次性帮助升级为长期帮扶
与普通公益捐赠的一次性帮助不同,“一帮一”模式具有长效机制,将简单的物质付出升华为一种长期、深度的情感联结。五年时间里,我们见证了无数原本素不相识的人们因为一段善缘变成了彼此牵挂的亲人。就像在活动现场一位女士说的那样:我和我结对帮扶的这个孩子,以前是素不相识的,但是从今天起,我会把他当作我的亲人!“一帮一”结对仪式只是一个开始,逢年过节,很多爱心人士会把孩子接到家里一起團聚。像爱心人士符女士,参与了2012年第一届爱心大行动,并结对帮扶了湖南平江的寒门学子喻雨薇。几年时间里符女士给予雨薇的远远不是2万元的物质帮扶,更重要的是在雨薇的求学成长过程中给了她母亲般的关怀和指引。在2016年的“一帮一爱心大行动”结对仪式现场,雨薇也给亲爱的“符妈妈”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研究生入学通知书。这种亲情互动,让每一位爱心人士深感欣慰。
七、注重阳光透明,善款直接一对一转交
超过2000万元的爱心善款都是由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直接捐赠给受助人,没有任何中间环节,彻底打消了捐赠人对善款去向的疑虑,让社会闻到了阳光的味道,真正做到“让每一份爱心都清清楚楚,每一分善款都明明白白”。捐赠完成之后,交通频率还将爱心榜单通过官方微信、微博进行公示。听众季女士的话非常具有代表性,她说:“以前一直都想和朋友献点爱心,却发愁找不到平台,更找不到可以信任的平台,是湖南交通频率让我们找到了归属感。”
爱心公益,从来都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数字!在当前各种公益慈善项目琳琅满目、乱花迷眼的背景下,“一帮一爱心助学大行动”背后所折射的是一种把爱心做实、把爱心做到人心深处的朴素情怀,是“有温度、有情感”的爱心,是能直击每一个内心最柔软部位的爱心,是能引领一种“人人向善”风尚的爱心!
马云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公益是什么,不是看你捐了多少钱,而是看你唤醒了多少人的爱心。”他还说过一句话:“我知道我是谁,我什么都没做,我只是有幸在我的同事们心里点了几盏灯。”而湖南交通频率的“一帮一爱心大行动”,不仅点亮一盏小小的灯,而且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一个人去温暖另一个人,薪火相传,绵延不尽。
(本文编辑:饶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