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 艰苦创业 建设文明富裕和谐新农村

    王宝强

    苏十一,现任任丘市议论堡乡大征村党总支书记。多年来,他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使该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局面。2008年,大征村经济总收入达2.7亿元,人均收入达6980元。大征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河北省宣传文化工程示范村和河北省级文明村。村党总支多次被任丘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苏十一也荣获了“奔小康先锋”、河北省和沧州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沧州市和任丘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及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一、奋力拼搏甩掉贫穷帽子

    一是壮大集体经济。1984年,当兵转业回来的苏十一担任了大征村党支部书记,他看准当时市场对砖瓦需求量极大的时机,毅然作出了村南盐碱地兴建砖厂的决定。没有资金,他带头拿出自己全部积蓄,并号召全村党员干部带头捐款集资。为了省钱,他和村干部义务出工,赤膊上阵,不分白天黑夜坚守在工地上,砖厂提前一个月投入生产,为提高产品质量,他亲自去外地高薪请来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征砖厂当年实现了赢利并还清了欠款,不仅吸纳了本村及周边村镇的60余名剩余劳动力,而且带动了全村运输业的发展,二十余户农民脱贫致富。第二年大征村便盖起了新的两委办公室和中心小学。

    二是发展私营经济。“村集体有钱了不算啥,咱得让全村老百姓都富起来”,苏十一提出了“小河满了大河灌的观点。”要求村干部要带头办厂子,搞企业,为老百姓趟路子,打前站。他和几个村干部带头集资办起了变压器厂,两三年间,大征村一些有经济头脑的人在他的带领下纷纷办起了工副业摊点,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三、四十家,全村农民80%在企业上班,群众开始走上富裕之路。

    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大征村由一个落后村成为全乡富裕村,苏十一却清醒的认识到大征村只不过是迈出了第一步,今后的路还很长,很艰难。为了开阔眼界,他带领村干部到南方考察,学习先进的发展理念。毅然决定在村北建设占地200亩的工业小区。目前,大征工业小区已经拥有规模企业50家,生产总值超亿元。大征工业集团、铸造厂、塑料厂、化工厂、冷拔厂等企业,效益不断攀升。河北庆丰塑编有限公司,始建于2002年,于2005年重组,现固定资产2000万元,年产值达3000万元,成为融拔丝、纺织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主要生产塑料袋和塑料扁丝,企业占地70亩,有职工450多人,有大小厂房130间,年生产能力达8000万条,利税860万,产品主要销往全国各地,部分产品销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三是打造经济增长极。目前,大征村将全力抓好工业新区建设。大征工业新区占地370亩,投资200万元完成了水、电路、以及地下排水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出台了招商引资办法。目前已有6家投资超千万元的企业签订了协议。2008年该村农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 00万元。

    二、夯实基础干群鱼水情深

    苏十一始终相信“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这句话,他从支部班子的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强了党员队伍建设。积极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把头脑灵活、致富能力强的企业经营骨干、农村致富能手作为优先培养对象,建立起了一支数量充足的积极分子队伍;创新了发展党员模式,实行了入党答辩和发展党员票决制,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保证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每年投入1.5万元资金订阅党报党刊,开展了以《党章》为主要内容的政策理论教育,开展了“党员讲奉献”主题实践活动,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为民的工作热情。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锻炼后备干部,有意识培养年轻干部,让他们勇挑重担,经受锻炼和考验;善待离任干部,村里重大事项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为他们每人订阅1份沧州日报:管好在职干部,实行坐班制,鼓励干部参加市乡各种培训活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三是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积极推行“两委”交叉任职,减轻农民负担。落实民主管理制度,规范村务工作运行。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两委”联席会,研究全村村务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听取党员意见和建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企业厂长经理参加的民主议政会议,对村“两委”班子和干部进行民主评议,提高了村务、党务工作的透明度。认真推进“双向承诺”制度,年初制定工作目标,向乡党委、政府和党员群众作出承诺,两委干部认真承诺,积极践诺,进一步增强了谋发展、办实事、做好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群众的富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大征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园式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