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托妮·莫里森眼中的“天堂”之路

    杨柳

    【摘 要】作为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黑人女性得主,托妮·莫里森将二十世纪的黑人文学推至高潮。近几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开始专注于莫里森作品的主题研究,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莫里森作品的深刻内涵,越来越多的人想知道莫里森透过作品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本文将以《天堂》为例,层层剥开作品的外衣来探索托妮·莫里森眼中的“天堂”之路。

    【关鍵词】莫里森;天堂;种族歧视

    中图分类号:I106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0-0242-01

    1997年,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第四年,发表了她的新作——《天堂》。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被认为“是她迄今为止最优秀、最有创新性的作品。”这部小说也是反映美国黑人百年历史进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早期的黑人文学主要集中于描写黑人奴隶的悲苦命运,而莫里森在创作她的“三部曲”时,不再停留在对历史的一般性回忆和叙述,而是借助历史本身去反思历史,最终以期达到审视自我的目的。

    一、“天堂”的建造——瓦解

    《天堂》讲述的是19世纪70年代鲁比镇来自奴隶制的美国北方的黑人祖先,在成为自由人后,为了避免历史的悲剧再一次重演,他们决定向西部进发去寻找自己的“桃花源”。这些曾经饱受压迫和痛苦的人们历经千辛万苦,最终不负众望,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栖身之地”。他们开垦荒田,建造房屋,甚至为他们自己的这个小社区制定了一系列详尽的“规则”。很快他们亲手建设的鲁比小镇—-一个纯黑人社区就初具规模,并且小镇的初期宁静且繁荣。但为了寻求安稳而始终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是不可取的,鲁比小镇的人们的避世独处导致了小镇内部经济、教育等多方面的落后。于是鲁比黑人们辛苦筹划的理想生活开始逐渐衰弱,“天堂”面临着崩塌危机。这些生活在自己建构的虚拟的、完全脱离现实的世界里的男人们,不能接受这一现实,也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处境,于是他们把一切归罪于在距离该镇几公里以外的女修道院里无家可归的女人。修道院里居住的是几个不同肤色的女子,她们因遭受了一些人和生活给她们带来的创伤和痛苦而来到修道院,并且把修道院当成自己避风港。虽然她们在修道院里与世无争,但鲁比镇的男人们仍然视她们为眼中钉,认为是她们放荡的生活作风导致了小镇上出现一系列怪异的事情。于是,在一个雨后清晨,九个男人持枪血洗了女修道院,从那以后,鲁比镇也逐步走向瓦解。

    为什么建造天堂乐园的理想会有悲剧的结局?人们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建设和维护心中的乐园?这些问题随着我们阅读的不断深入逐渐浮出水面,其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小镇长期实行种族隔离政策和父权家长制度,导致了男人的专制统治。其次,鲁比小镇的居民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照搬白人的种族隔离政策,拒绝白人进入小镇,拒绝与白人通婚,甚至对隶属于同种族的浅肤色人种实行歧视和打压,并且同样拒绝与浅肤色黑人通婚。在他们眼里“外人就是敌人”。他们歧视同种族的浅肤色人种的这种行为,毫无疑问地又导致了黑人内部新的种族歧视。再者,其“社区”的内部实行的封闭政策是其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总而言之,男性的专制、肤色深浅的相互排斥、传统的价值观念的动摇以及与外界的隔离等都暗示了他们所建造的“天堂”的命运最终必然走向灭亡。

    二、莫里森眼中的“天堂”

    小说的结尾这样写道:“在大海的宁静中,一个像炭一般黑的女人在歌唱。她身边是个年纪比她小的女人,把头枕在唱歌女人的膝盖上。”“所有的海贝的色彩——小麦、玫瑰、珍珠——全都融进了那年纪轻些的女人的面孔里。” 回荡在海边的动人歌声带给人们短暂的安慰和释放。她们仿佛看到了从远方“驶向港湾”的船只,载着那些疲惫不堪的“船员和船客”。或许这一次他们真的要停下脚步“歇息”一下了,待短暂休憩过后重新整理行装再出发,这条路虽看不到尽头,但是对于他们而言,继续前行是他们生来就被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显然,在莫里森的眼中,“天堂”的意义就在于能够让人们感到安全和稳定,而眼前的这一望无际的大海象征着包括鲁比人在内的黑人民族所向往的真正的“天堂”,一个能够让人们的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的“天堂”,只不过人们要想到达这个真正的“天堂”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航程”要走。

    莫里森的这部小说通过对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甚至是社会制度的批判,表达了黑人民族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小说的悲剧结局与小说的名字形成强烈反差,这也是这部小说留给人们的思考。莫里森曾经在谈到自己作品的主题时说过:“如果我的小说有什么连贯的主题的话,我想一定就是:我们为什么和怎样学着认真并美好地生活。” 所以在“天堂”这部作品中,我们似乎能够听到有个声音在耳畔时时萦绕回荡,那仿佛是作者莫里森在寻觅真正的人间天堂的呼唤,同时也是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质疑。所以莫里森眼中的“天堂”之路其实就是一条包容的、用“爱”铺就的通往人间天堂的阳光大道。

    参考文献:

    [1]梁颖.《天堂》对传统乌托邦的颠覆[J].世界文学评论,2012(06):197-201.

    [2]胡允桓.天堂安在,上下求索———《天堂》译本序[M].上海: 上海译 文出版社,2005:4.

    [3]王守仁.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与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Morrison Toni. Paradise[M]. New York: Knopf,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