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方晓洁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我国经济形势下滑的大环境,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积极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是当前形势下的必然要求。而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时代背景,要求当前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就业指导,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创业,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本文先指出目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发展提出了建议,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及自主创业,促进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推动;开展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而高校职业指导,主要针对学生进行如何求职就业相关的职业指导,主要侧重于就业指导,显得较为片面。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我国经济形势下滑的大环境下,积极推进高校职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这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高校职业指导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估自身能力和素质,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科学衡量自身实际水平,及时调整合理的就业期望值,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还应努力提升各项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
1当前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为保障职业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大部分高校设立了相对应的职业指导部门以及成立相对应的教研室。大部分高校也将职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修课。但是就目前的开展工作而言,仍有许多问题和不足有待完善和提高。
1.1理解不够全面。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开展的职业指导课程主要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授课,帮助大学生对各种职业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解,以及帮助他们了解一些职场礼仪和简历的撰写。可以说把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完全等同起来,缺乏递进性和循序渐进性。而且部分高校将重点集中在就业率的提升,而不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及适应能力,忽视了就业的质量及稳定性。这也往往导致了由于人与职业的不匹配造成的就业不稳定的隐性浪费。
1.2高校职业指导部门功能不健全。大部分高校都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而不是职业指导部门,由于观念的片面、各种设备不齐全,导致其只是作为一个行政部门行使一些上传下达的工作,比如发布就业信息、就业政策的宣传以及举行招聘会。虽然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下属相对应的职业指导教研室,但是教师管理一般归某系或者某学院管理,对于教学大纲的制定也很少参与,未能充分地将就职业教育、职业咨询、职业指导、职业测评及心理辅导员等环节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职业指导的全面发展。
1.3职业指导教师队伍人员配备不足,专业化水平较低,教学能力参差不齐以及相关教学配备不足。职业指导人员要求具备多方面的学科知识,比如心理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等,如果有相关的社会实践经验则更好。而目前高校职业指导教师多数为‘‘从学校到学校”的专业老师以及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他们掌握的知识比较有限,也没有深入企业的实践经验,因此,他们所教授的知识很可能只是局限于课本,也很难与目前企业的用人要求相结合,难以满足职业指导工作的需要。另外,目前很多高校职业指导所配备的设备落后,并没有完善的职业测评系统以及场所,再加上人员配备不足,基本上都是大班教学,因此,职业指导也显得没有针对性、有效性。
1.4职业指导方式单一,缺乏个性化、有效性。目前高校职业指导方式较单一,一般方式是大班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举办校园招聘会等。由于师资人员配备不足,采用大班集中授课的教学形式,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或者就算意识到部分学生的个体差异,但由于一个老师对接的班级人数太多,往往都是上百个,导致职业指导老师无法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以及辅导,学生无法从教学中获取有效的知识,从而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和重视程度都不高。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指导往往停留于课本,教学过程没有丰富的实际案例支撑,也无法让学生多参与实践,从而抑制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关于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2.1全面认识高校职业指导的内涵及意义,充分发挥高校职业指导部门职能。高校要提高对职业指导的全面认识,不能简单地把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对等起来,把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当成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正确看待就业率,不但要帮助学生实现就业,更要帮助学生认清自我,从而寻求匹配度较高的职业,以达到就业稳定性。高校职业指导部门要全面统筹,制定高校职业指导的路线、方针,提高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思想认识。另外,应该多与企业联系,一方面多组织教师参观体验企业,学习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进入校园从社会用人需求角度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授课,从而达到更具时效性的教学效果;最后,还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完备的测评设施,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讯媒介,满足职业指导工作开展各项需求,提高职业指导的先进性、准确性。
2.2加强师资队伍培训,积极培养引进“双师型教师”。职业指导涉及到多领域、多学科,这就要求指导教师除了具备多学科的专业背景,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中做到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所以高校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职业指导教师进行职业指导相关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提高教学方法;另外要做好校企联系,让教师多参与校外实践活动,深入企业,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在原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科专业,可以积极引进相对应行业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客座讲师,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授课,让学生对于职业指导更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3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完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高校职业指导课程不应该只限于课堂授课,不仅师资培训要实现校企合作,学生授课也要实现,多利用企业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就是邀请社会上各行业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来授课,“走出去”就是让学生在学好基础理论知道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进企业,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结合。
在职业指导课程设置上,要改正以往职业指导即就业指导的观念,系统规范的设置课程。一般来说,大学一年级应着重进行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二年级应着重职业心理品质培训和基本职业能力培养;三年级应着重职业定向指导和政策法规培训;四年级应着重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每个阶段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四个阶段相互贯通,缺一不可,只有把每个课程安排落实到每个阶段,才能形成较为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职业指导的科学性、有效性。
2.4教育和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合理定位,敢于创新,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当前,高校部分毕业生存在就业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受世俗就业价值观念影响以及不合理的定位。高校应教育大学生摒弃职业“三六九等”的世俗观念,不要唯高薪、体面的脑力劳动是从,不要过分看重地域优势,只看重一线城市岗位。而是应该挖掘自身优势,合理定位,找适合自己的岗位,要懂得较为辛苦的技术岗位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要敢于到二线、三线甚至是较为贫困的地区去就业,要敢于走向基层,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及能力,开辟就业新天地。
另外,在当今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世界经济形势不景气,我国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且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鼓励大学毕业生积极创业。所以在当前的职业指导课程中除了侧重就业指导,也要开设创业相关课程。高校职业指导应该从大一开始就向学生灌输创新创业的意识,并且高校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创业,平时可以举办一些创新创业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课程教学内容除了涉及创新创业政策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学习,还应结合实际案例或者邀请本校创业优秀校友回校,以自身经历来鼓励学生积极创业。同时,高校还应邀请企业人士对于学生的创业策划书进行评估、指导,证明其可行性概率,适当适时介入,以保证创业项目能够合理有序地进行,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创业打下扎实基础。总之,高校职业指导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学生走创新创业之路,培养学生敢于走不寻常路的胆识,敢为天下先的胆略。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所面临的挑战也更为严峻。高校职业指导只有紧密联系实际,努力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职业指导理念与完善职业指导体系,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方针,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才能有效持续地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促进高校和谐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