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与生态文明建设

    高凌云

    摘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切依靠群众”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工作方法。只有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美丽中国梦,使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

    关键词:群众路线;生态文明;生命线

    中图分类号:D26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4-0051-02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才能取得成绩,否则就遭到挫折。在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情势之下,要实现美丽中国梦,就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始终坚持将群众路线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命线和基本工作方法。

    一、“一切为了群众”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很早就说过,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时刻在与周边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空气、水、土壤等生态要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理需要的满足。此外,人类还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用以生产生活。因而,人类需要一个可持续的自然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目前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国占据了7个,中国500个最大城市的空气质量,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了世卫组织推荐的标准。这不仅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还成为群众获取幸福生活的健康隐患。严峻的现实使我们党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急迫性。继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之后,十八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以更好地满足群众尽快改善生态环境的强烈意愿。

    恩格斯曾经说过,自然力对人类的报复是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1](P.336)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优势在于,我们可以凭借国家高效的组织力量调节生产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满足群众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我们党历来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因而一切为了群众,满足群众根本生态环境利益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切为了群众”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定位,凸显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享有者的命题,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谁”的问题。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目标,一是在价值目标和方针的定位上,应该将维护生态环境的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生态环境权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战略设计上,以更加突出制度、政策公平以及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作为贯彻群众路线的价值导向。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我国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环境不公。这些不公又同其他社会问题交互作用,累积成诸多社会难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设计合理的制度、政策,关注群众的多元环境利益诉求,消除环境不公现象,维护群众的合法生态环境权益,保障代内与代际间的环境公平正义。二是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引导群众,在不断改善群众当前利益的基础上,使其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三是要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兼顾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为广大群众共享。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民的理念,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的客观需要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内容,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保民生、惠百姓、得民心的重要工程做好。四是不断完善各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考查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的重要指标。将生态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将生态环境管理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

    二、“一切依靠群众”反映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

    建设生态文明,政府始终是主导力量,需要设计合理的政策和制度来引导和安排,但参与实践的主力却是广大群众。公众是环境的使用者和破坏者,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人们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全社会公众的利益,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一种交往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自然二者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的中介正是人的劳动,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则是实现物质变换时必不可少的活动。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广泛的公众参与正是多元的交往,在交往中人们形成广泛共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那么也可以这么认为,群众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所以生态文明的实现还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一切依靠群众”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依靠谁”的命题。“一切依靠群众”阐发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作用。我们党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树立正确政绩观,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广泛集中民智,问计于民,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获得群众的认同、支持和拥护。领导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树立正确的领导价值观,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水平还比较低,一是公众参与缺乏法律制度保障。尽管在一些环境相关的法律制度中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有所规定,但规定的权限不够,缺乏可操作性和激励机制,因而公众的参与并不十分有效。二是由于我国公众生态文明素养普遍不足,缺乏科学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专业知识,理解和辨识生态环境风险的能力较为有限,从而导致参与水平不高。三是目前我国环境信息公开比较有限,没有知情权就无法有效参与和影响环境决策。四是环境公益诉讼缺位。与国外不同,我国法律规定,公众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直接受到损害,不能对损害了公共环境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提起诉讼,所以当环境公益受到侵害之虞,“不告不理原则”的存在使得公众无法有效参与并维护环境公益。

    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监督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因而要实现生态文明,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达成广泛的生态共识。这需要针对以上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调整,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确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具有专业知识的群众积极参与,提供良好平台培养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使之树立生态生产和消费观念,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确立环境公益诉权,从而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焕发群众的潜能,为实现美丽中国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工作方法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梦的生命线。

    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认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民意。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引起群众高度关注。一些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体现了群众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但同时也反映了政府企业与群众之间缺乏沟通和信任。一些地方引进的利民工程没有得到群众拥护反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原因就在于脱离群众,没有认真在群众中调查,没有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调查研究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础环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对实际情况的深入调查,怎能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呢。调查研究,要真正沉下身子向群众学习和调查,像关心自己的亲人那样去关心群众,全面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群众的呼声与要求,在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各项工作中,充分考虑和吸收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加契合民意。

    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还要正确处理党群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背离了群众路线,“四风”问题十分严重。这些违背群众路线的做法使群众极为不满,严重损害了党群关系。虽然随着近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四风”问题有所好转,但是尚未根绝,依然存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群众是主要依靠力量,失去了群众的支持,这个梦想又何以实现?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正确处理党群关系,以“四风”问题为主要抓手,切实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坚持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坚持执政为民反对官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生态幸福服务;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清醒认识生态治理与保护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勤俭节约反对奢靡之风,做勤俭节约的表率,树立“浪费是腐败,节约是政绩”的观念,率先形成绿色生活方式。[2](P.4-7)

    总之,“一切为了群众”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依靠群众”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工作方法。只有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美丽中国梦,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黄娟,许媛媛.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群众路线的问题与对策[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5).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