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库措施下PPP项目的未来发展和建议
姜品伊 张文怡 吕达
[摘要]PPP模式自引进中国至今,过程可谓一波三折。2015年推出的42号文件中对财政部和发改委的定义进行了总结。指出政府可以不参加投资运营,但要对公共设施的质量负责,对于社会资本方进行择优招募。随后,为了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PPP的目标,解决隐形债务的风险增量,改善PPP模式滥用情况和发展不规范的现状,在2017年我国又发布了92号文件,对不规范项目进行退库,在此文件下,社会投资人出现了不积极不主动的状态,对PPP模式抱有怀疑的心态,本文旨在谈论在92号文件对PPP在库项目进行清库的条件下,对PPP项目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和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PPP模式;清库措施;发展建议 文章编号:2095—4085(2019)08—0126—02
1清库措施下的PPP工程
随着PPP项目的增多,政府,企业,市场等部门出现了诸多现实问题,如市场中标项目良莠不齐,政府债务风险逐渐加大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先后发布92号文件和54号文件,深度规范项目管理库入库标准,列举了多种不得入库项目和应予清退项目的情形,且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应于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清库并上报备案,这健全了工作机制,明确了责任主体和竣工期限,推动了PPP模式高效有序的稳步发展。如图1所示,相对往年来说清库项目数量极其庞大,这不仅体现了国家的整治力度,还是我国迫切的想要优化PPP项目的一种态度。为进一步加强此次管控,我国财政部印发相关通知,重点针对项目方和投资方,主抓项目的资金来源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资金的排查,对2017年以来的PPP项目进行系统全面的清查整治。
2清库下PPP项目的影响
首先,政府一直是以经济持续稳步地发展作为工作的重心,此次清库活动更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将不合理不达标的项目进行大规模叫停,尤其对于无政府经营的工程类项目更是全部清除,这使政府加强了对于前期的识别和论证工作,为后期项目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此次活动本质上为风险的回避加上了一层保障,保证了各方的进一步合作,同时,缓解了社会投资人稀缺的现象,选取有意愿且有能力的社会投资人参与项目,择优录取,将不规范的项目连根拔起,营造了公平可靠的市场环境。
国家财政部发放的各项文件又都将重心移至PPP项目中的金融风险,为社会投资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的同时也降低了融资滥用引发的投资风险,清库制度更是起到了“审判长”的作用,防范和加强了对金融风险的管控。
3 PPP项目的发展方向及建议
3.1 PPP未来发展模式
我国目前处于实施规范期,以BOT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形式运行。且我国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公共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处于待发展阶段,因此将继续沿用以BOT为主,其他为辅的形式。当社会资源及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TOT模式将取代BOT成为主要运营方式。
3.2人才供给的优化
尽管PPP运营模式在我国发展迅速,法律法规趋于完善,我们仍然不能忽视人才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即使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人才辈出,但既精通PPP模式又擅长项目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却寥寥无几。所以,各地政府应积极打造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健全培养此类人才的机构。
3.3风险的管理机制
PPP模式的風险是多方共同承担的,企业在获取特许经营权时也将承担绝大部分风险。因此,企业将很难对项目的取舍做出抉择,这就需要一套完善的,被多方认可的风险分配原则,根据他们对风险的控制能力以及其能够在项目中获得的收益,将风险进行合理分配,分配前要先进行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这样就避免了一方风险承担过多的现象发生。
3.4政府职责
近年来国家方面对于PPP政策上的管理与规范相对较少,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加强当地政策上的监管,沿国家政策方针的思路,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生态环境等因素建立一套自己的制度体系,推进各地区PPP的发展。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发挥其他职责,例如政府在合作前期应该做好可行性判断,在合作中期充分发挥其监管的作用。
4结论
在PPP模式发展的道路上,国家及政府始终采取积极推动的态度,2017年的清库行动,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项目的入库标准,加强了对金融风险的管控,为未来项目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信健全和完善人才供给,风险管理等机制后,PPP模式在未来能得到更好的规范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