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角度观察新浪微博中的粉丝“控评”现象

    内容摘要:本文以新浪微博评论为依据,通过大规模语料的分析,对微博评论中的粉丝“控评”文本的语用功能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发现“控评”文本作为粉丝用于统一宣传自身偶像的工具,具有附带图片、链接等特征,“控评”文本能够达到一定的宣传目的,具有“表白”、“安利”、“解释”和“转移话题”等功能,但也存在适得其反的效果,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对该效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粉丝 控评 微博评论 语用功能

    一.什么是“控评”

    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社会文化环境繁杂,“粉丝”这个群体也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新媒体环境下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除了传统的购买专辑等追星模式,粉丝群体创造了许多新型“应援”方式,其中,在社交媒体上为偶像“控评”——即控制评论——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社交网络平台--例如微博上,会频繁出现明星的相关消息。普通用户在浏览博文时,往往会顺带浏览位置靠前的几条评论,哪些评论位置靠前,也与点赞、回复等因素有关。并且,影视圈内的部分制片方、广告商常常十分重视明星的相关评价。

    粉丝们往往点赞、回复正向、褒义的评论,举报或是反驳负面评论,许多粉丝都会提前编辑好包含文字、图片、视频或音乐链接等的文案。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的普通用户的使用感受受到极大影响,愈演愈烈的粉丝“控评”使得网络环境更加单调单板,俨然已经引起了普通用户的不满,本文收集了微博评论中明显属于粉丝“控评”的评论作为语料,进行整理分析,旨在观察粉丝用来“控评”的文案的共同特征,分析文本的语用功能,以及在社交媒体这样的交际环境中这样的评论为何会引起普通用户的反感。

    二.“控评”的语用功能

    粉丝通过“控评”,可以占据微博评论最醒目的位置,增加粉丝评论的数目,增大粉丝评论的占比,这是粉丝为了达到自己的特定的交际目的而采取的主动、有计划的交际策略,从语表形式来看,“控评”文本有一些典型的特征,多数有配图或链接;堆砌词语,求特效却不求准确;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使用较多;频繁使用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破格使用亲属称谓“女儿”等。而“控评”具体可以实现的语用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表白”功能

    “表白”,就是表达对偶像的爱。“控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表白功能与“安利”功能。粉丝们占据评论区就是为了表扬、宣传自己的偶像。

    (二)“安利”功能

    “安利”在这里的意思是“强烈推荐”,是网络语言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个词,“粉丝控评”的另一重要功能就是把自己的偶像“安利”给别人,评论中附带的照片、视频或音乐链接等,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一旦普通用户因为该评论对偶像产生兴趣或者关注该偶像的相关作品,对偶像的好感增强,那么粉丝的“安利”可以说是成功了。

    (三)解释功能

    解释功能往往体现在偶像的绯闻或者争议性新闻之下,粉丝作为更加熟悉偶像、了解内情的人,会向广大网友们极力解释偶像出现此类新闻的缘由,尽量消除该微博给偶像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护偶像的形象,如:

    (1)根本算不上撕吧,让人别瞎YY罢了,也澄清了很多有的没的拉郎,艺人不靠绯闻,请多关注林允儿夏天要上的电影吧。

    (四)转换话题功能

    转换功能与解释功能有些类似,也是通常体现在偶像出现负面消息的时候,不同的是,在某些难以解释清楚,或者证据确凿的情况下,粉丝们会选择转换话题,将话题从偶像的丑闻转换到偶像的作品、近期动态等,如:

    (2)我们妹妹在成都拍戏呢,抱走不约,请多多关注即将上线的综艺。

    值得注意的是,粉丝的“控评”行为看似为偶像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好处,但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点开许多微博,下面的评论都已经被粉丝“攻占”,内容千篇一律,满眼都是极为主观化的表扬与夸赞,这种行为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甚至严重的破坏了那些原本对偶像并不熟悉的网民们对于偶像的印象,反而不愿意去进一步了解被粉丝极力吹捧的偶像。接下来本文将从语用的角度简要分析,为什么粉丝们的“控评”会带来恰恰相反的效果。

    三.从语用的视角观察“控评”引起反感的原因

    (一)“控评”违反“含蓄原则”,与社会文化背景不符

    社会文化背景是话语交际所处的广阔的交际场景,任何话语交际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要素的制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讲究“说话要留有三分余地”,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别人,说话时都要尽量把自己的观点或态度适当地“包装”起来,这就是言语交际的“含蓄原则”。

    然而“粉丝控评”恰恰相反,粉丝往往追求的是直接、浓烈的赞美,甚至存在言过其实的情况。对于非粉丝的普通用户来说,这种表达方式不符合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缺乏傳统的“含蓄美”,难以令人产生认同感。

    (二)“控评”破坏原有交际场景

    交际场景就是交际者所面临的即时环境,亦通常所谓场合。在微博评论中,原有的交际场景是微博博主发出微博,众多普通用户在微博评论区与其他人(包括博主)进行讨论交流。当一条微博提到有关明星,粉丝们大规模赶来为偶像“控评”时,评论区的醒目位置会被粉丝占据,粉丝评论的数目也会大幅度增多。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交际的空间被挤压,没有一个正常的、相对自由的环境来与其他人交流自己的观点,因此当然会对“控评”行为产生反感。

    (三)粉丝与普通用户交际目的冲突

    交际目的是实施话语交际的内在驱动力,人们都是为了某一目的才参与话语交际的。

    普通用户在某个微博的评论中进行交际,多数属于“授受型”,既向他人施与,又向他人求取,或互通有无,或交换信息等等,是一个互相交流的过程。而“控评”的粉丝一般只想宣传自己的偶像,倾向于“施予型”,把信息传播给其他的网民,而不太能够接受别人传递的不同观点,因此造成了粉丝与普通用户之前的交际障碍。

    (四)违反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是指交际双方为了使交际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而应遵守的基本准则,主要包括关联准则、真实准则、适量准则、简明准则、守序准则。

    关联准则要求所说的话必须与交谈目的相关,也就是要切合话题,粉丝在进行“控评”时往往对许多条微博使用相同的“文案”,只要与偶像相关,不顾微博本身讨论的话题。

    简明准则要求所说的话必须简明扼要,有条不紊,不能晦涩、啰嗦、混乱、有歧义。粉丝“控评”的文本中,为了扩充评论,往往不太讲究简明扼要,会重复使用类似的语句,缺乏中心,显得有些混乱。

    (五)伤害他人“面子”

    Brown和Levinson认为,通常人们在交谈中会相互合作以维护大家的面子。面子是一个基本需求,每个人都知道他人渴望面子,因此每个人都会尽力满足因此每个人都会尽力满足对方的面子。如果有人打破了这个界限,那么他就会丢失面子。面子可以分为消极面子和积极面子,消极面子指人们不希望任何人阻碍他们的行为,他们渴望行動的自由,不希望被干涉。积极面子是指人们希望他们的需求被他人认同、接受,他们可以融入有相同需求的群体,大家共享同样的需求。

    在粉丝的“控评”行为中,粉丝是在维护自己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一方面促使他人像自己一样对偶像产生好感,另一方面自由表达自己对偶像的喜爱与支持。

    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如果他们对偶像持中立态度,那么粉丝的“控评”伤害到了他们的消极面子,某种程度上剥夺了他们在评论中交流的自由;如果是用户对偶像本身就有坏的印象,那么粉丝的吹捧和夸赞不仅伤害了他们的消极面子,对他们的积极面子也有极大的影响。粉丝群体在网民中的占比有限,对于更多人来说,粉丝的这种行为是对人们的言论自由有损害的。

    参考文献

    [1]李琛.微博用户参与社会事件讨论的态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7.

    [2]邓何苗.新闻体环境下追星行为对粉丝继续社会化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俞东明.《什么是语用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4]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作者介绍:聂卓,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