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对人的认识的转变
郝菲菲+桑蕾
摘要:马克思非常重视对人的研究,追求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一生不变的主题。马克思青年时期从《博士论文》时期的自由意识哲学中抽象的人到《德法年鉴》和《手稿》中的人本主义的人,发展到《形态》里的唯物史观中现实的人,马克思对人的认识的转变体现了其哲学的演变历程。
关键词:马克思;抽象的人;唯物史观;现实的人
马克思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人”是马克思一生进行研究的核心,是其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人的认识是过程性的,这是在其哲学思想的日益完善中形成的。马克思每一阶段的哲学都是围绕人的活动展开研究的,他的哲学目的是不断地探索人类的解放的道路。
一、黑格尔主义抽象的人
在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神是占有统治地位的,让人以“人”的姿态出场,在其哲学史上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主要通过对伊壁鸠鲁原子运动的偏斜说的阐释,体现了自我意识从而说明了人的自由。在马克思看来自我意识是具有最高的神性的,偶然性为人的自由活动创造了可能性。这是马克思博士论文期间对人的认识,指出了人应该是具有尊严的、独立的、不受神支配的,是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向新世界观的起点,为马克思后来的人的理论的形成做了前期准备。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逐渐接触社会深入到社会实践中来,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赛尔记者的辩护》等作品中,马克思着重探讨了物质利益以及人的自由问题,这是他第一次在社会实践中明确意识到私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尖锐冲突。随着政治斗争实践的深入,马克思逐渐认识到封建贵族统治的矛盾及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必要性。马克思当时仍是一个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者,但是在这里比在博士论文中更直接地表达了人对精神自由的渴求。
《莱茵报》被查封后,马克思到了克罗茨纳赫,在《克罗茨纳赫笔记》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就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在这里第一次展开了对黑格尔的批判,是其走向唯物史观的第一步。马克思主要探讨了国家和人的关系,他认为国家制度一定要表现人们的意志,民主制应该从人出发,把国家变成客体化的人,国家是人的本质的实现。
以上为马克思对人的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基本是围绕着以下三个原则展开的。首先,人在个体上应该是自由的,由于人并没有所指、自由没有具体内容,这一原则具有抽象性。其次,人要对现实世界进行革命地批判和改造。第三,人应该在同周围现实的关系中获得自由,但此时他还不知道这种“关系”是什么,人怎样和社会发生关系等。尽管马克思对人的认识是逐渐加深的,但总体来说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对人的认识是抽象的、一般的和普遍的。[1](P.134)这种黑格尔主义的对人的认识是从抽象的理念出发,包含着神秘主义色彩。
二、费尔巴哈式人本主义的人
《德法年鉴》时期的思想成果之一《论犹太人问题》主要探讨的是宗教解放、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德国的犹太人渴望解放”,[2](P.163)但马克思不是从一般人出发来说明人的解放,而是分析犹太人的生活境遇,从而得出实现人的解放的道路。马克思指出犹太人不能通过宗教解放而实现人的自由,而是通过政治解放获得平等、自由、公正的权力,最后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人的特性,实现人的自由应该通过人类解放来实现,单纯地靠鲍威尔的政治解放不是彻底的解放,因此不能给人以完全的自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黑格尔把人和宗教的关系颠倒了,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宗教是人的自我异化的产物,宗教使人丧失了自身的本质,这就从根本上揭露了宗教的神秘性。马克思借鉴了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方式,但是在对人的认识的层面上没有像费尔巴哈一样停止在自然人而是把其视为社会中的人。马克思是以这个观点为依据来论证人类解放的,从这一观点出发,就应当消除使人不成其为人的一切关系。[3](P.165)无产阶级只有消灭它本身的生活条件,才能重新占有自己的本质,达到人性的恢复,使自己获得解放。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4](P.96)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动物只是以遗传的特定器官去按照特定物种的尺度作用于物,而人则没有专门的特长器官,动物特定的活动方式决定了其活动只能是顺应自然尺度的活动;而人是有能动性的,他可以按照其他物种的尺度与事物发生关系,依据物的本性对其认识和改造,使物向人生成。马克思提出,人在获取自己的本质的过程中并不是抽象的占有自己的本质,而是使自己的本质对象化,通过生产劳动,人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为产品,从而实现了自由有意识的活动。这里还带有明显的人道主义的理想性,马克思这时并未把人放到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去理解人的本质。
在《德法年鉴》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已初步认识到应该靠革命实践批判和改造现实,通过革命手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异化的扬弃过程也是人类的解放过程。人类的解放是把属于人的东西还给人本身,包括人的世界、人的关系和人的力量。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属性、人的类本质、人与自然关系等重要论题都一定程度上受费尔巴哈的影响。马克思自从告别黑格尔转向费尔巴哈之后,就站在了新的哲学平台之上:他利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也正是“人成为人的类本质”的观念,使马克思提出了“对人的自我异化的克服和扬弃”等观点。
三、唯物主义的“现实的个人”
到《神圣家族》及其以后的著作中,马克思已经开始从社会关系出发来思考问题。这种转换表明,用原先使用的一系列人本学范畴来说明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已显得苍白无力,而要着重分析和说明人和社会,就必须更换基本概念,使用一些科学的范畴。于是,在《神圣家族》及其以后的著作中,人的本质、异化、复归、人的本质力量的丧失和占有、人性、人的本性、人本身等概念的使用率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使用生产力、生产关系、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条件、生存条件和阶级等新概念。那些价值上的术语,不能用来科学地说明和分析社会的现实和社会关系总和的现实。
马克思1845年在布鲁塞尔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从而建立自己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提纲》被恩格斯称为“包含新世界观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其中第六条“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提纲》中关于人的最核心的论述。这是马克思告别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人的标志,此时认识到的人是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和开放性的,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说明人也是处在变化之中的,随着社会关系和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处于动态之中。费尔巴哈的人学与他的宗教观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他在人本学的基础上展开对旧宗教的批判和“爱”的新宗教的确立。可是离开了社会中的人,他的宗教观是是无根的。马克思在《提纲》里对费尔巴哈抛弃历史进程中的人进行尖锐地批判,指出人应该是社会中的人,随着社会的实践而不断变化着的感性存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阐述了从事物质生产的人,《形态》第一次全面介绍了唯物史观。现实的人是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个人,是在历史进程中的活生生的个体性存在。因此,离开生产和生产的物质生活条件去谈论人的问题,同样也是不可思议的。马克思说,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种对人与自然关系论述,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论水平。现实的人是依赖于有血有肉的身体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和自然的关系,通过感性活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发展自身。人的本质是在社会物质生产中形成并受社会生产所制约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发展的四个要素即物质生产、再生产、人口的生产和生产关系,揭示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历史的这四个因素之后,人还具有意识,它是以物质活动、物质关系为基础,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和发展而运动。“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是唯物史观的实质所在。“今天干这事, 明天干那事, 上午打猎, 下午捕鱼, 傍晚从事畜牧, 晚饭后从事批判” , 这样的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树立的“新人”即全面发展的人的形象。[5](P.85)然而现实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性,成为异化状态下的人。
很多人把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解限定于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认为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最终的完成。但是,如果没有完整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解就还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真正的理论水准。《提纲》和《形态》只是马克思超越了旧哲学, 提出了真正的现实人的思想, 而唯物史观中的人是历史性的,其意义仍然是过程性的。马克思之后的成熟时期一直探索的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实现问题,都是在唯物史观中“具体的人”之上建立起来的,对阶级逻辑中的人的再认识。
参考文献:
[1]韩庆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 ? ? ?199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2.
[3]高光,阎树森,马迅.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研 ? ? ? ?究——从《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M].中 ? ? 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58.
[6]陈先达,靳辉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M].北京出版 ? ?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