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未来的实践探索
[摘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引领未来的必然选择,万华化学艰难坎坷的成长之路就是一条不断开拓创新之路。正是凭借着对自主创新的执着追求,万华化学铸就了核心竞争力,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权,成就了民族MDI产业的辉煌,也赢得了竞争对手的尊重。所以,创新是引领未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创新;引领未来;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F416.7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9—0274(2019)03—0061—04
[作者简介]黄立新,女,烟台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经济学、管理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研院所考察调研,并且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情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18年6月13日,在山东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华化学),在听取了企业汇报后,习近平总书记说:“回顾你们这个历程,一路走得很好,虽然是一个艰辛创业之路,但是很成功。之所以取得成功,我的一个体会就是走了自主创新之路。”①万华化学40年的成长史充分证明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是一个企业也是一个国家引领未来,不断走向成功的必然选择。
一、创新是引领未来的必然选择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创新已成为企业、国家引领未来的第一驱动力。实践反复告诉我们,技术,尤其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我们是买不起、难以买到的,能买到的也是不能永远买下去的,必须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技术在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流动从来都不是无成本、无代价的。尤其是当一个企业或国家不具备某种技术能力的时候,为了获取这种技术往往需要付出天价,甚至是根本无法承受的代价,这在几乎所有的产业里都是如此。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技术永远是企业和国家的财富,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是永远买不来的,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引进还是购买,抑或合作,产品、设备等硬件都能获得,只有技术,不管通过什么手段,外国企业和投资者都不可能提供。而且,买,永远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永远受制于别人,买的结果就是失败,永远进不了世界先进国家行列。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始引进外资,1992年,提出了一个口号“以市场换技术”,20多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市场让出去了,但却并没有换来核心的技术。
二、万华化学创新引领未来的实践探索
与改革开放同龄的万华化学,前身为烟台合成革厂。发展之初,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勇于攻坚克难,敢于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从单纯的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伟大历程,实现了从跟随者到并跑者再到领跑者的历史跨越。可以说,万华化学的成长之路就是一条不断开拓创新之路,没有创新就没有万华化学的今天,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万华化学的未来。
(一)技术引进走过了一条艰难坎坷的道路
1978年,为解决10亿人民的穿鞋问题,烟台合成革厂作为国家“六五”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正式成立。1983年,从日本引进了一条生产MDI的生产线,设计能力1万吨。但由于设计上的缺陷,该生产线一直无法稳定运转,长期不能达产,经常要停运检修,年产量基本徘徊在五六千吨的水平。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市场对MDI的需求量迅速膨胀,据调研,当时国内的市场需求量已达到2万吨。但因为当初引进的只是MDI装置和生产许可证,人家只告诉企业如何操作,我们并没有掌握真正的技术。无奈,万华化学领导再次找到日方,表达了恳求日方帮助改进原有装置,使其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的愿望,但被日方明确拒绝,同时开出了天价的技术转让费,最后谈判破裂。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万华化学又找到了欧美的几家跨国公司,希望能跟他们合作引进其技术,但都被一一拒绝。在这一过程中,万华化学以为是因为自己的实力不够强,于是就找到了中石化,希望通过中石化帮助引进MDI技术。当这些跨国公司了解到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后,纷纷放弃了合资合作的意向,要求在中国独资建厂,万华化学引进技术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使万华化学的领导终于悟出一个道理:钱能够买来产品、买来生产线,却永远不可能买来技术,尤其是真正具有市场潜力的技术,企业的技术只能内生。
(二)靠自主创新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艰难的历程终于将万华化学逼上了自主创新求发展的道路。从80年代末开始,万华化学就尝试着对MDI进行技术消化改造。为了解决研发过程中的人才和技术瓶颈,万华化学就尝试着与国内有关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联手攻关MDI装置的核心技术,最终打开了这个神秘的“黑匣子”,1994年产量即达到了设计能力1万吨的水平。
初尝创新胜利之果,催生了万华化学进一步打破国外封锁,全面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DI制造技术的渴望,开始了全面开发MDI制造技术的新征程。1998年改制成了上市公司,机制活了,公司就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技改使MDI快速扩大到2万吨、4万吨、8万吨、10万吨、16万吨,技术升级和扩张速度出乎国外竞争对手意料。万华化学自主创新快速发展的成功,令跨国公司难以置信。
万华化学的自主创新历程说明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錢可以买来产品、设备、生产线,但却永远买不来技术,企业的技术能力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内生得到,否则,只能永远做别人技术的跟随者,永远受制于人。
(三)靠自主创新铸就了民族MDI产业的辉煌
历经风雨,万华化学靠自主创新成功地打破了跨国公司对MDI技术长达40多年的封锁,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四个拥有大规模MDI技术的国家之一,也是国内唯一掌握MDI制造技术的企业,目前已成为全球领先、产能最大的MDI供应商,现有MDI产能180万吨,全球产能占比22.5%,国内占比58%,均位列第一。①
2018年,万华化学资产总额769.1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06.2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1亿元,每股收益3.88元,被业内认为是A股化工行业中除两桶油外最赚钱公司。
万华化学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变,进入世界500强,做MDI领域的老大。这个目标的实现就要靠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没有终点。没有创新就没有万华化学的今天,没有创新也没有万华化学的未来。用原董事长丁建生的话讲,自主创新就是万华化学生存的DNA。万华化学就是要始终坚持“观念创新是先导,体制创新是前提,技术创新是主线,管理创新是基础,文化创新是保证”的系统创新思想。①把创新贯穿于企业的全过程。在创新方面,万华化学获得了诸多荣誉:2008年荣获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2011年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12年又获得中国创新型企业前(TOP)100的第三名;2013年荣获“2013年最具持续创新力公司”;2015年荣获“涂料工业荣格技术创新奖”等等。②
(四)靠自主创新赢得竞争对手的尊重
20年磨一剑,万华化学靠自主创新掌握了MDI生产技术,打破了跨国公司的技术封锁,最终实现了在国外封锁的高技术大化工产品领域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品牌的梦想。正是这种在知耻而后勇式的对自主创新的执着追求,铸就了万华化学的核心竞争力,成就了万华化学作为中国聚氨酯工业的民族品牌,也以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对手的尊重。一位跨国公司的高层经理这样评价万华化学的崛起:MDI产业化40年,都是由几家世界顶级公司控制,万华化学依靠自己的努力挤进了这个“家庭”,我们认可这个成员。万华化学MDI自主创新成功再次证明: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只有靠技术创新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最具创新压力和动力的企业才能把技术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
三、创新引领未来的实现路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新引领未来,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已经不是我们想不想、愿不愿、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做且要做成功的。
(一)优化政策环境,增强企业创新动力
1.完善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政策体系。一是营造一个公平、竞争、透明的经济体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有市场经济规则,建立起适应市场规律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发挥市场在企业创新活动中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二是健全法律体系,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规范和调节企业创新活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用法律手段保障企业对其创新成果的垄断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明晰市场竞争规则。
2.完善企业实现持续创新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激励型政策支持,通过金融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及各种补贴政策等为企业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减轻税赋压力;二是完善引导型政策支持,通过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等方式对企业创新进行引导,推进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三是完善保护型政策支持,通过制定相关创新成果交易、专利保护等政策,保障企业能够独享其创新成果;四是完善协调型政策支持,通过官产学研合作,协调企业创新过程中各方利益主体合作时出现的各种堵点、痛点和难点。
3.加强企业创新基础平台建设。一是加强融资平台建设。以市场化方式运作金融信贷,引导金融机构重点支持企业创新活动,支持贷款浮动利率,鼓励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融资优惠力度,发挥利率在引领创新活动中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加强政府采购和政府补贴的融资平台建设,发挥其在引领创新中的导向作用和补充作用。二是加强中介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中介平台的专业服务职能,整合社会资源,为企业创新提供人才、金融等方面的专业配套服务。
(二)探索人才培养发展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
1.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一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舆论环境,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尊崇人才的良好风尚,树立没有创新就是过,创新不罚过的氛围;二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工作环境,大胆起用那些创新意识强烈,但可能会有一些缺点和不足的人才,尊重、宽容他们的个性;三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保护环境,创新是一项“九死一生”的事业,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对创新人才暂时的失败要给予充分理解和宽容,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2.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加强创新型人才培训规划,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所需,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型人才培训规划,长期打算、近期安排,适用当前、谋划长远;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增强培养创新型人才投入意识,加大人才培训投入;三是拓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渠道,把立足企业需求自己培养、借助专业机构委托培养和面向社会招贤纳才引进培养有机结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社会为桥梁的多渠道培养体系。
3.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一是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不能简单地以人才所获得的荣誉称号作为人才评价的参考因素,使人才评价回归质量本质;二是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对象的多元化、评价目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动态化,对评价对象相关能力、素质、经验、成绩、名誉等进行全方位的判断,有效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三是注重体现创新性导向,对人才的评价要通过对比创新的多少、创新重要性来衡量,而不仅仅是论文或者专利等,鼓励科研人员自由探索、持续创新。
(三)推动“官产学研”合作,发力协同创新
1.充分发挥政府在协同创新构建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是通过增加关键技术方面的国家重大专项、设立财政专项奖励计划等扶持政策,引导创新主体增加创新投入;二是引导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强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三是完善创新服务体系,通过公平市场准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保障。
2.充分發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一是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投入主体作用,增加研发投入比重,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未来增长空间。二是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研发主体作用。企业的研发机构比其他任何研发机构更贴近市场,更了解市场需求,因此,企业也更需要加大对技术研发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研发人员的比重,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奖励力度,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土壤环境。三是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成果转化主体作用,企业是最了解市场需求的,是技术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做好这个桥梁和纽带,有利于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建立学研部门与企业互动机制。一是学研部门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管理、营销、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型人才,企业也可以作为学研部门提供专业的实训基地,为高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二是学研部门的专家教授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企业创新提供理念和理论方面的指导,企业也可以为学研部门专家教授的技术创新提供实践检验,实现两者的无缝衔接;三是学研部门具有人才和研发优势,企业具有资金和市场优势,通过两者互动机制的建立,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四)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1.建立完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一是加强银行信贷体系支持力度,完善大型国有银行,发挥融资主渠道作用,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二是鼓励发展中小型股份制银行,规范发展一些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构成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完善金融体系,拓宽企业创新融资渠道。
2.建立健全政府金融支持平台。一是政府要着力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引导企业强化自身积累,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力度;二是要加快搭建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平台,拓宽金融服务渠道,优化信贷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三是发挥财政、税收等政策杠杆作用,通过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等形式,加大财税资金扶持力度,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创新型企业。
3.强化资本市场和民间资本的融资作用。一是充分利用创业板、中小企业板、新三板和即将运营的科创板等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多渠道融资支持;二是完善风险投资市场,建立风投基金、私募基金、天使投资等股权融资体系,增强对风险投资,特别是国际风险资金的吸引力;三是完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潜能,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到创新创业的浪潮中,既拓宽了创新资金的来源渠道,也为民间资本找到了投资出路。
4.加大金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一是要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层次建设,打造一支掌握现代金融知识、熟悉资本运作、善于开拓市场、通晓国际惯例的投融资队伍,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高效解決资金需求;二是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薪酬机制和激励机制;三是引进和培养高端金融人才,优化金融人才队伍结构,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奠定人才基础。
责任编辑:彭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