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清香壶》的格调韵味
夏听娣(晓挺)
摘 要:阳羡茗壶是土与火的艺术,人们借助于火的威力使紫砂土得以升华。紫砂工艺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以一种笃定而浑厚的气脉贯穿其间,像这连亘绵延的龙窑。在轮回的岁月里,在土与火的协奏中,紫砂艺人心传手到,风生水起。
关键词:清香壶;格调;紫砂泥;文化形态
1 前言
宜兴丁蜀镇,地处在浙江北部天目山、莫干山向北延伸的山脉和长江三角洲的交接地带。山丘地区露出大面积泥盆纪五通群地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陶土矿,太湖沿岸又沉积着大量含铁质的土,都是制陶业的主要原料。山丘地区还蕴藏茂密的树木、毛竹和煤炭资源,都为发展制陶业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制陶业便在这块土地上轰轰烈烈的发展起来。
2 紫砂《清香壶》的格调韵味
紫砂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诞生了许多经典造型,这些造型都蕴含着很多美学观念,成为了紫砂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对不断变化的生活继续做深入研究,必然会设计出功能上和结构上有所突破的作品,进而不断去丰富紫砂文化。这种创作意念,正是紫砂艺术发展的源动力。
阳羡茗壶是土与火的艺术,人们借助于火的威力使紫砂土得以升华。紫砂工艺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以一种笃定而浑厚的气脉贯穿其间,像这连亘绵延的龙窑。在轮回的岁月里,在土与火的协奏中,紫砂艺人心传手到,风生水起。取一块风霜历练的五色土,抟一把天人合一的紫砂壶,火光土色,写意人生。
关于宜兴紫砂的发现,有众多美妙的传说,其中流传甚广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僧,他身披袈裟,手提木鱼,边敲边喊:“买富贵土!买富贵土!”见村里人不理睬,又喊“贵不欲买,买富如何?”村人见奇,就跟着他走到一个山洞,果然发现有五色斑斓的泥土,很适宜制陶,从而发现了紫砂泥。
历代紫砂壶是反映时代风尚的产物,一个时代的品味,极大的影响着紫砂壶的造型及纹饰。纵观其历史发展及演变,一般都表现为由粗到精,由大到小、由简到繁,复又返璞归真从简行事的过程,即经历古朴、华丽、淡雅三个阶段。紫砂壶就是中国工艺品发展的一个缩影。
明代晚期以后,紫砂艺人经过长期探索,创造了陶刻、镶嵌、包锡、雕漆、泥绘、粉彩、彩釉、描涂、浮雕、镂雕、绞泥、模印、贴花、磨光、铺砂等一系列装饰技艺。因器而异,变化无穷。
仿生的花器作品,向来讲究“取法自然,高于自然”的创作真理,从他的作品中无疑已经感受到了这一点,壶是有内涵的,他敏锐的艺术观察力,对自然美景把握精准,鲜明的主题呈现力,表达着紫砂艺人的时代责任感。《清香壶》达到形、神、色、艺完美融合,自然清新,奇趣横生,惹人喜爱。壶身造型圆润可亲,不觉流露出生活的恬静美好,映着阳光,温暖幸福。树枝作壶嘴,生机勃勃,树藤作壶把,虬枝弯折自然,树洞刻画清晰逼真,从壶把延伸至壶身,美轮美奂;壶嘴边引出一截枫树,雕刻秀气,梅花与树叶贴于壶盖,惟妙惟肖,妙趣天成。作者的堆贴工艺是如此娴熟精湛,如同梅花、树叶复原,留存着浓浓的自然之痕,简洁的布局,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意境,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制壶造诣。
《清香壶》满心的雕琢,透出的是高尚的注解。壶身方圆相融,和谐美观。壶流引流向上,高过壶口,显得极富力度,在挺拔含蓄中,显示收放得宜的美妙。
壶艺本身就是感情,所以一件较完美的作品,必须能够抒发艺术的语言。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能够陶冶性情,启迪心灵,给人油然而生的一定艺术感受。诚如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所说:总之,艺术要有决断、要朴素、要率真,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以达到形、神、气、态兼备,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 结语
紫砂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还是科学和艺术的融汇,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实用与功能的统一。形象美、形态美、古朴美、典雅美、舒适美。都通过了造型形式加以表达,通过材质肌理加以反映,通过创作者、使用者、收藏者的心灵结合加以融汇贯通,这就是紫砂艺术的高雅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