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ython编程基础》的线上教学模式设计与教学评价
刘妍东 马东波 张治斌
摘要: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又因新冠疫情出现对线上教学运行的迫切要求,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通过《Python编程基础》这门课的教学实施,探讨线上、线下课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建设课程资源包,实训教学质量的总结与评价。
关键词:线上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1-0080-02
新冠疫情的突然袭击,加快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进程的步伐,“互联网+教学”的形式冲击着线下班级授课的教学模式,“互联网+教学”对原有的课堂教学具体组织形态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对疫情下的高职教学新形态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日后的线上教学模式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指引了方向。
“互联网+教学”也并非将传统的教学方式简单地转变为在线形式。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应用于全日制教学的新的教学形态,需要发挥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各自的功能与优势,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进一步开发线上教学的新功能、新方法,如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智能化教学设施(平台)的开发、高职特色课程资源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互联网+教学”系统的赋能升级等,从而助推高职线上线下交互式教学走进新常态。
1 课程设计
《Python编程基础》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支撑课课程之一,占据着大数据专业的最底层基础理论知識构建的重要作用,关系着上层大数据项目建筑的坚固,所以线上如何能使学生掌握这门课,整个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数字资源库的丰富决定着课程的基础。在此之外,教师要改变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增强进行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一是教师需要对授课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将此前以章节为主线的授课程序,转变以项目—任务—知识点为主线的授课方式,将一门课程进行碎片化,每个重点、难点知识可作为一个短视频,通过碎片化缩短视频时间(最长不要超过10分钟)开展讲解,对于一些概念性的陈述可以以短视频的方式展示(3~5分钟),方便学生反复观看,对于一些实操类的也可以分析加编程的视频实现讲解(10~20分钟),方便学生使用暂停或拖拽的方式进行实操练习。
合理的教学内容设计,意味着开展线上教学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认真思考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课程大纲是什么、如何合理划分知识点,既能实现知识点的相对独立性又能体现课堂的体系性;此外,规划线上教学内容,除了传统课堂用的教材,授课PPT、参考文档,还要录制短小精悍能抓住学生眼球的视频,并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设计有效情境,开展线上的讨论、课堂互动(问卷、抢答等)。这些情境要设计的有新意有创意,同时又和课堂内容进行完美匹配,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另外,课后的作业、实操练习、分阶段的测验也需要充分地设计,既符合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又能检测学生学习后的掌握程度。当然适当地给予灵活的学习时间也是必要的。
2实践过程
良好的课堂设计必须要经过学生的学习实践来进行考验。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担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程重点难点的掌握程度。所以在课前搭建阶段,需要上传教学资料,强调教学任务、知识结构、学习时间、课程内容评价范围,以便学生确定学习内容,建立学习计划。
在本次线上教学的课程搭建中,采用“北信在线”、超星“学习通”移动端、微信、腾讯视频等应用软件,组建班级教学群,实现多渠道、多形式沟通。充分利用“北信在线”教学平台中讨论、签到、投票、抢答、评分、分组任务、直播、同步课堂、通知、群聊等形式多维度开展教学互动。
学生按照教师分配的任务,在指定时间,有计划地完成视频的学习和实操的模拟,并参与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的各种活动。通过学习群、讨论主题,教师积极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查看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对学生参与的讨论、活动等积极进行指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格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在线作业和阶段测验,对于平时的作业测验等可让学生反复练习,以达到掌握所学课堂知识的目的。
教师在每周课程学习结束前,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综合学生完成课程视频播放率、作业完成率、章节测验成绩、参与讨论、答疑、抢答等活动率,设置课程学习总评成绩权重,强化全过程学习质量评价。督促学习时间较短且作业和测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重复学习和练习,并对学生错误较多的问题进行线上指导。
3 教学评价
线上教学的所有教与学过程都有在线数据实时记录、可跟踪、可追溯,包括教师提供的所有教学资料、学习规划和学生们的学习统计、活动参与度、学习成果等。通过在线数据以及过程学习的数据可以直观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教师对提供的教学资料和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微调,也可以实时对学生在线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对特殊情况在线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
在疫情期间,通过对《Python编程基础》这门课开展的在线教学,共发布266个视频,15次作业、33次各种活动、13次测验和4次大型考试,学生完成率在97%以上,人均学习次数在190次以上,总评平均分达到了85分。从以上数据来看,打消了在初期担心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和学不会的顾虑。实践证明,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学生适应并接受的很快,超出了教师的想象。线上教学快速、便捷、随时、可回放等特点深受学生欢迎。通过这次实践,线上教学在度过最初的磨合期、适应期后,很快成为高职教学的一种模式。学生可以使用整体和碎片化时间学习生,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相对自由的学习方式,能很快适应它、喜欢它。即使还存在诸多缺陷、不足,但大势所趋,不可替代。
最后通过期末调查问卷再看一组数据,“对Python编程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问题,很感兴趣的占45%。如图1所示。
关于“上网课时你的状态是?”的问题,回答按时上课,课程笔记一个不落的占70%。如图2所示。
图1 ?对Python编程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问题选项图
图2 ?上网课时你的状态问题选项图
关于“网上上课,你是否有去做预习或复习?”的问题,回答有提前去预习,有花时间去复习的占40%;关于“你觉得老师课上的课件、视频内容对你掌握学习内容的帮助有多大?”的问题,回答很有帮助和较有帮助的共占95%;关于“你认为课程设置得学习内容的容量如何?”的问题,回答合适和基本合适的占100%;关于“通过课上学习,你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如何?”的问题,回答完全掌握和基本掌握的占90%。关于“对于作业,是否有去认真做,你觉得目前作业量是否合适?”的问题,回答有认真去做,作业量合适的占90%。关于“正常上一节网课,你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的时间有多久?(一节课90分钟)”,回答一直听的占40%。关于“对于线上上课,你是否觉得真的对自己学习知识有帮助?”的问题,回答很有用,学到了很多和还行吧,能跟上课程的占100%。关于“对这门课还有什么建议吗?”的问题,回答也有个别学生因为实践问题建议增加线下教学。虽说还有个别同学没有提交调查问卷,但从整体来看,学生对线上学习还是适应和认可的。
4 结语
在《Python编程基础》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提前构建了适应在线教学的框架,并准备了适应在线教学的资源包。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教学及各种利于学习的活动,并根据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微调。通过在线教学,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传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整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更注重对学生的监督和反馈。
同时,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做好后疫情时期线上、线下随时切换、混合式教学的常态化预案;确保线上课程搭建、资源建设与线下教学环境准备两手抓;灵活运用直播、录播相结合,提高线上效率。有效做好学生学习过程监督与反馈,突出个体化学习关注度;强化提升学生在线学习主动性课题研究实践,注重培养爱国情怀、工匠精神、劳动教育等思政素养。利用本校国双高、北特高、国家资源库等重点项目建设契机加速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能力培养,加强立体化、活页式教材设计能力提升培训,以课程建设小组为团队,共同开发优质资源,为未来的教育市场做好准备。
(责编:杨梅)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双百”示范行动建设项目(京教函〔2019〕270号)
作者简介:刘妍东(1976—),女,山东莱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