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与思考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一场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课堂变革势在必行。各高校都在推进课堂改革,微课、慕课等新兴教学模式被广泛引入大學英语课堂。本文以西安翻译学院《英语听力Ⅳ》课程为例,对其基于超星学习通、iTEST测试平台的纯线上教学实施过程进行梳理、总结,以期提高英语听力线上教学的效果,为英语听力在线课程建设提供一些方法和参考意见。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英语听力;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任芳(1983.11-),女,汉族,陕西铜川人,西安翻译学院英文学院,讲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研究、二语习得研究。

    在“互联网+教育”层面,各高校都在推进课堂改革,微课、慕课等新兴教学模式被广泛引入大学英语课堂。英语听力课的实践性很强,学习过程更需要安静的环境。《英语听力Ⅳ》课程团队的教师商议后,决定采取录播的线上教学形式,通过超星泛雅学习平台向学生定时发送听力教学讲解视频、音频、拓展学习资料等学习内容,教师线上监管、答疑,学生提交线上作业,教师批阅、讲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授课教师借助iTEST测试平台,每周定时发布英语专业四级测试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线上答题。考试结束后,系统自动批阅、教师统计成绩,教师将其计入平时成绩,以此鞭策学生坚持完成专四测试,提高学生英语专业四级的过关率。

    一、停课不停学,积极应对上好网课

    新年伊始,面对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英语听力Ⅳ》课程团队的教师接到延迟开学的通知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召开线上会议,研讨、修改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模块,广泛搜集、优选网络资源,为《英语听力Ⅳ》按期授课做好充分准备。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确定线上教学模块:听力训练+语音训练+专四测试。

    授课教师利用超星泛雅平台编辑课程章节,添加每周的任务点,上传每周的听力学习音频、文本、作业等资料。搜集、上传英语语音视频教学资料,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同时,也保证了线上学习的趣味性。这一模块在实际教学中深受学生好评,成为本课程的一大亮点。学生在主题讨论评论区纷纷留言感谢教师的精心准备,在家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巩固、提高英语语音。

    授课教师通过iTEST教师平台,每周发布一套专四测试题,考试结束后系统自动批阅、统计成绩,学生也可查看成绩,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训练某个题型,提高学生英语专四的过关率。首先,授课教师在该平台依次添加授课班级,再编辑、添加16套专四真题和模拟题,最后设置考试时间段,发布试卷。同时,在学习通发布通知,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完成一套专四测试题,在作业本上抄写专四题的听力部分和每单元的听力作业,复课后上交。

    其次,团队教师精诚合作、共克时艰。

    三名教师承担着我校英文学院英语专业2018级710名学生、20个班级的本课程教学任务。三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上传资料,发布作业、通知、测试,保证每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序进行。利用电子教材,精心挑选听力材料,录制教学讲解视频,适当融入思政元素,每周课前发布教学视频、导学安排,设置章节任务点,发布线上作业。

    最后,做好教学管理,时刻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线上教学第一周,教师通过超星平台向全体学生发布通知,详细解释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作业形式、考核方式、平时成绩的构成及比例。如:每周课程结束后,按时间截点提交语音作业,周末互评语音作业,上课按时签到,收到通知要及时回复,在主题讨论里积极回复,这些都将计入平时成绩,从而使学生在开课前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如何学好这门课。教师们每周发布的导学安排和作业反馈,使学生感到教师的督促管理、重视程度。因此,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要求,按时间截点完成线上学习、测试及线下作业。同时,教师们也能保证时刻在线,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上课时间,通过拍照签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班级群聊、QQ群、微信私聊等方式及时回复学生学习方面的疑问、平台操作困难等问题。对于没有及时签到、完成作业的学生,教师们及时询问原因,身体是否健康、网络是否通畅、是否因家事耽误学习等,确保每位学生身心健康、学习不掉队,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二、网课初体验——兴奋、忙乱、顺利

    在家备课的日子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线上教学首日。虽然院里、系里在开课前一周已召开多次全体教师视频会议,讨论并给出多种应急教学方案。但这一天真正来临时,大家心里都是捏了一把汗的。怕网络崩溃,怕教学效果不好,怕学生中途翘课,怕自己教学平台操作不流畅等,有着各种担忧。

    开课首日就有三大节课,早上7点起床,7点半尝试登录学习通,平台提示当前登录人数过多,请5分钟后再登录,就这样反复试了好几遍才成功登录。进入课程后立刻选择第一节的上课班级,发起签到功能,但学生在QQ群里反映无法在学习通签到,教师联系超星平台的工作人员后得知,当时全国约有2000万人同时上课,很多教师是直播课,因此平台为了先保证直播课的顺畅,降级了某些非必要功能,学生在那个时间段是不能签到的,可以在半小时后再次签到。向学生解释后,大家也表示理解,毕竟这是全国高校第一次这么多人同时上网课。

    8点15分以后平台趋于稳定,学生们陆续登录,完成签到,查看通知,认真阅读作业要求并回复收到,进入课堂学习第一单元1.1-1.3并完成书面作业。

    课间休息时,教师发起主题讨论:请同学们留言说说学完第一节课的感受,包括:1.网课的优缺点;2.学习是否有困难,音频、视频是否通畅。学生们很快给出了各种回复,在此列举几个代表性回复:

    学生1:我觉得网课的优点是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并且可以反复听;而缺点是缺乏管理性,学习效率不如课堂上,并且缺乏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也不清楚学生的掌握情况等。音频和视频很流畅,学习中缺少教师的指引,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困难的。

    学生2:在网上学习经常有网络卡顿的情况,在家学习的效果没有在学校学习的效果好,在家经常会控制不住自己在上课时去做其他事。在网络不崩潰的情况下音频和视频都是很通畅的。Talk部分挺难的,专四题也不易,还需要多努力!

    学生3:网课需要学生的自主能力很强,需要很认真地学习,很好地管理自己。缺点是: 平台登录高峰期,网络易崩溃,缺乏浓厚的学习氛围,没有在教室学得舒服。总的来说,还是挺好。

    学生4:网上学习让我意识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差距,今后要加强时间管理,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还有语音训练总是做不到位,要补习的东西好多啊!感谢教师选的语音视频,对我帮助很大,以前都意识不到自己发音这么不标准,呵呵。

    授课教师仔细阅读每位学生的回复,并为优秀的评论点赞、加分,利用学习通的主题讨论功能,可以增进师生的互动,及时回复、解决学生的疑问。首日授课就在这样忙碌中顺利结束了。

    课后,教师及时批阅学生的语音作业,查看听力书面作业,针对每个人不同的语音问题给出相对应的分数、评语及语音示范。通过私聊,为本节听力内容掌握不好的学生讲解方法,实现个性化教学。学生们主动参与主题讨论、生生互评的环节,总体上很满意首日线上听力课的教学效果。

    三、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线上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跨地域学习、远程交流、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条件,学生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反复学习教学音视频、练习听力技巧。但身在偏远贫穷地区的学生,因为网络或硬件设备不足,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与传统的线下教学相比,线上录播课缺少浓厚的学习氛围及师生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感,一些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很容易受网络信息或周围环境的干扰,影响学习效率。

    因此,教师应在开课前讲明课堂纪律、学习要求和目标,课前准备好学习资料压缩包,如遇教学平台崩溃,可立即发送资料至QQ群,从而不影响正常教学。教师最好在课前20分钟发起签到,提醒学生同时登录超星学习平台的手机端学习通和电脑端,避开登录高峰,尽快签到,进入学习状态。上课期间,教师应保持在线,随时为学生答疑。课间休息时,发布主题讨论,既不打扰学生听力训练,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困难,保证线上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后,教师可使用学习通班级群聊、QQ群、微信私聊等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监管,加强自我约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四、结语

    高校教师应积极应对教学变革带来的挑战,通过线上会议、讲座,研修等多种形式,开阔视野,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实现终身学习,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日常教学中,充分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网络教学平台,不断探索线上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优化教学管理手段。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莉.“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线上教学学习策略调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0,41(04):93-99.

    [2]曲丹,刘敏,徐红娟,曹辉.浅谈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与课程建设的探析与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6):49-50.

    [3]王书蕊,郑尔东,王泳钦.线上线下融合式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9):79-81.

    [4]吴行爱.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多模态教学模式探索[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06):126-127.

    [5]张瑞,赵洁,郭宏,何军,汪怡.基于腾讯课堂的在线教学设计与实践[J].科技创业月刊,2020,33(05):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