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分析

    赖元南 李苑琴

    【摘要】 目的 分析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 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身体功能问卷(MGH-CPFQ)评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用药依从性。结果 治疗前, 对照组患者PANSS评分为(90.41±12.78)分, 观察组为(90.52±12.42)分,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PANSS评分为(56.41±11.58)分, 观察组为(50.52±2.62)分;两组患者PAN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MGH-CPFQ、QOL-BREF评分分别为(10.19±2.22)、(80.53±4.61)分, 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5.02±4.21)、(60.99±2.35)分, 两组患者MGH-CPFQ、QOL-BREF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率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治疗, 其疗效显著, 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 阿立哌唑;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6.074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环境的改变, 精神卫生问题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精神分裂症作为重性精神病, 其属于临床综合征,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会出现障碍。大多数患者意识是清楚的, 智能基本正常, 同时也有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为改善其社会功能, 本院采取阿立哌唑与利培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1],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12月本院精神疾病防治中心管治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所有患者PANSS评分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且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100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52例, 女48例;年龄19~59岁, 平均年龄(30.54±9.49)岁;病程1~22个月, 平均病程(12.25±6.45)个月。对照组患者中, 男55例, 女45例;年龄20~61岁, 平均年龄(30.68±10.11)岁;病程2~23个月, 平均病程(12.57±6.69)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 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10309, 规格:1 mg×20片)口服, 1~2次/d。起始剂量为1 mg/d, 在1周左右的时间逐渐将剂量加大到2~4 mg/d, 第2周可逐渐加量到4~6 mg/d。此后, 可维持此剂量不变, 或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正常情况下, 最适剂量为2~6 mg/d。剂量一般不超过10 mg/d。3个月。

    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 阿立哌唑(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0521, 规格:5 mg×20片)口服, 1次/d。起始剂量为10 mg/d, 用药2周后, 可根据自身的效果和耐受性情况逐渐增加剂量, 最大可增至30 mg/d。此后, 可维持此剂量不变。最大剂量不应超过30 mg/d。服用方法:保持手部干燥, 迅速取出藥片置于舌面, 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在数秒内即可崩解, 不需用水或只需少量水, 借吞咽动作入胃起效, 患者不应试图将药片分开或咀嚼。治疗时间为3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 评分越高表示精神分裂症症状越严重;②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结果评估治疗效果:痊愈:治疗后PAN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79%;显效:治疗后PAN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49%且≤79%;有效:治疗后PAN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29%且≤49%;无效:治疗后PAN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29%。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GH-CPFQ和QOL-BREF评分。QOL-BREF评分包括生存、健康以及日常活动等问题, 共分为24个项目, 每个项目分数为1~5分, 总分100分, 分数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MGH-CPFQ评分分为兴趣、积极性、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共有7题, 每题1~6分, 7分≤总分≤42分, 分数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差。

    ④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 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进行评估, 共8题, 满分为8分, 得分<6分为依从性差, 得分6~7分为依从性中等, 得分8分为依从性好。用药依从率=(依从性中等+依从性好)/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对比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PANSS评分为(90.41±12.78)分, 治疗后为(56.41±11.58)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PANSS评分为(90.52±12.42)分, 治疗后为(50.52±2.62)分。治疗前, 两组PANSS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PAN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9.715、31.513, P=0.000、0.000<0.05);观察组患者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1, P=0.000<0.05)。

    2. 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患者痊愈20例(20%)、显效45例(45%)、有效12例(12%)、无效23例(23%), 总有效率为77%(77/100);观察组患者痊愈30例(30%)、显效50例(50%)、有效9例(9%)、无效11例(11%), 总有效率为89%(89/1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3, P=0.024<0.05)。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GH-CPFQ和QOL-BREF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MGH-CPFQ、QOL-BREF评分分别为(32.38±5.73)、(45.06±0.23)分, 治疗后分别为(10.19±2.22)、(80.53±4.61)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MGH-CPFQ、QOL-BREF评分分别为(32.36±5.77)、(45.07±0.22)分, 治疗后分别为(15.02±4.21)、(60.99±2.35)分。治疗前, 两组患者MGH-CPFQ、QOL-BREF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MGH-CPFQ、QOL-BREF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111、76.846, P=0.000、0.000<0.05);对照组患者MGH-CPFQ、QOL-BREF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277、67.450, P=0.000、0.000<0.05);观察组患者MGH-CPFQ、QOL-BREF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148、37.763, P=0.000、0.000<0.05)。

    2. 4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对比 对照组患者依从性好25例(25%), 依从性中等20例(35%), 依从性差55例(55%), 用药依从率为45%(45/100);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好30例(30%), 依从性中等36例(36%), 依从性差34例(34%), 用药依从率为66%(66/100)。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8, P=0.003<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变复杂的疾病, 在临床上此病症常会出现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和行为障碍、认知功能障碍[2]。在以上几种表现中, 认知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 发生率最高的。在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进行了分类, 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为偏执型, 其主要以出现幻觉、妄想为主, 目前药物是临床上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手段, 绝大部分患者需长期或终生服药维持治疗[3]。

    对照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 此药属于苯丙异唑衍生物, 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 可治疗慢性或者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的疗效明显[4, 5], 其引起的运动功能抑制以及强直性昏厥均少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其对中枢系统的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拮抗作用的平衡可以减少发生锥体外系副作用的可能。该药为口服产品, 可以快速吸收到体内, 其吸收不受食物影响, 用药1 h后即可达血药峰浓度, 消除半衰期约为3 h, 大部分患者在1 d内达到稳态。该药大部分从肾脏排泄, 对于老年患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清除速度相对较慢[6, 7]。用药时注意不要与其他抗精神病类药物同时服用, 若出现焦虑、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需及时就医。

    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 该药用于各类型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其为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其对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明显疗效, 也可改善其情感症状, 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 改善认知功能及身体功能, 提高生存质量。该药为口服产品, 不受进食影响, 可快速吸收到体内, 在3~5 h血药浓度达峰, 消除半衰期为48~68 h,?去氢阿立哌唑为其主要活性代谢物, 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消除, 但需注意对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或者诱发低血压情况的患者要慎用此药[8-10]。在服用此药时注意不要与其他抗精神病类药物同时服用, 若出现头痛、焦虑失眠、嗜睡等不良反应, 需及时就医。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 两组PANSS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PAN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MGH-CPFQ、QOL-BREF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MGH-CPFQ、QOL-BREF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觀察组患者用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采用的利培酮, 观察组采用的阿立哌唑对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明显, 并且其没有局限性, 可用于各类型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也没有明显的抑制患者运动功能的作用。

    综上所述, 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显著, 可提升其生活质量, 保障其安全性,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辉颜, 林大鹏.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改善分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 38(17):2026-2027.

    [2] 刘秀丽. 阿立哌唑联用利培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28(5):13-15.

    [3] 刘淼.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13):185.

    [4] 周焱, 陈亚男.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1):23-24.

    [5] 崔凤伟, 周振和. 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36):60-62.

    [6] 韦群武, 廖家广, 利永聪, 等. 阿立哌唑、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2012, 09(12):74-75.

    [7] 刘会国.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生, 2019, 57(14):23-26.

    [8] 周显华, 王天明, 陈娟红.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研究. 基层医学论坛, 2018, 22(19):2607-2609.

    [9] 王伯军, 张华, 刘严. 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与社会功能的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 21(10):1450-1452.

    [10] 苏伟.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及代谢相关指标的对照研究. 苏州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