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和发挥节日环境教育价值的几点做法

    邱守

    

    节日作为幼儿园的课程资源之一,蕴含着多元的教育价值,其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和组织非常多样,和幼儿的生活联系也很紧密,深受师生青睐。然而,在具体实践中,还是会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新年活动期间,老师非常忙碌,需要收集新年环创资料,将重心都放在环境布置上,不仅每天带着幼儿做手工、画画,还要给家长布置任务,呼吁家长在家开展亲子制作等活动。又如,有的班级的新年环境布置方案由老师决定,用什么材料由老师说了算,怎么布置也由老师来安排,儿童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地位严重缺失。那么,如何让有声的节日活动和无声的节日环境创设联动起来,既传达教育过程,又体现活动内涵呢?如何才能更加充分地挖掘和发挥节日环境的教育价值呢?

    一、从挖掘和明确节日教育价值入手

    节日环境一般分为园所统一打造和各班自主打造两种形式。例如:幼儿园在新年前会统一在公共空间悬挂灯笼、彩绸、中国结等,利用统一的喜庆元素挂件营造出浓厚的气氛,起到定基调和烘托的效果。班级自主打造环境则有所不同,各班的新年环创一定与新年课程相伴相生,具备清晰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意图。如果将班级节日环创当作一期幼儿美术作品展示,或者当作简单的装饰来烘托气氛,那既浪费了节日教育资源,又说明了教师对节日环创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挖掘不够。因此,我觉得充分挖掘节日环境的教育价值需要从挖掘和明确节日的教育价值入手。

    我园每年在新年活动前,都会先从园所角度进行课程目标定位:其一,让幼儿充分感受并了解新旧更替,积极体验新年的到来和长大一岁的自豪感,在辞旧迎新中表达感恩之情和成长之喜;其二,挖掘我国新年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在体验、操作和互动中感受节日的喜庆,了解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活动内涵,让幼儿成为节日、活动和环境的主人。

    在此基础上,各班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经验,自行选择1~2个教育点,深入挖掘,确定各班课程的价值判断和核心定位。例如:大1班新年课程“我长大一岁了”的教育价值定位为,从自我成长出发,让幼儿感受时间,感受成长,感受变化,接纳变化,肯定自己积极的变化,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并感恩在成长路上为自己付出的人们,给予他们美好的新年祝福等;大2班新年课程“我的环境我做主”的教育价值是把新年环境创设的权利交还给孩子,充分挖掘幼儿的自主权和参与权,倾听他们的心声,满足他们的想法和行动,让他们在自主、自信的合作中,过好新年,同时获得成就的体验。当节日课程有了清晰的价值定位之后,环境创设就有了清晰的方向,可以传达教育价值,表现内容的方式也随之变得更加清晰,更具教育性和发展性。

    二、教师是否具备相关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

    有些教师只重视节日环创中的装饰价值,原因之一是教师在挖掘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上能力不足,或者对这一节日的传统艺术和人文价值点了解甚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到: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其中包含通识性知识,如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等等。这两点知识素养和必备的实践能力是教师在实施新年活动中所需要具备的。因此,幼儿园管理者需要思考:僅倡导和要求教师在节日教育上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是不够的,更要知道教师在这些方面是否有缺失,是否需要园方提供支持。我们在每年十二月份都会结合教师的新年课程方案挖掘资源,通过专家讲座、参观交流、体验实践等方式,帮助教师在认知和实践层面有所提升。

    我们组织教师聆听了专家介绍《北京的春节》,他们从中充分了解了“北京春节”的典故、习俗、意义、演变等情况,并现场跟随剪纸艺人了解几种常见的剪纸,体验和掌握了常见的折法、剪法,就剪纸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剪纸艺人进行互动。之后,教师带着这些认知和实践技能去组织班级开展相关新年活动,他们对课程文化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创设环境的思路也更加清晰。

    三、让儿童成为节日环创主人

    教育最大的价值就是促进儿童发展。只要教师能够充分倾听儿童的声音,尊重儿童需求,让儿童有兴趣、积极地参与活动且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教育价值就能得以充分发挥。环境创设也是—样的道理。当我们把节日环创的决策权、布置权交还给儿童时,儿童就成了环境的主人,其内在力量被充分调动和激发。这样的活动经历会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例如,在大1班新年活动“我的新年我做主”中,幼儿希望室内布置、楼道布置及新年节目由自己做主,老师认同并接纳幼儿的想法。之后,师生就“你们想怎么布置室内环境”展开讨论,最终决定由幼儿来选择福字、拉花、窗花和十二生肖字样。接下来,根据四组装饰方式,幼儿自愿报名并成立学习小组,至于每个小组用什么方式、选择什么材料,教师都让幼儿自己想办法。教师心中非常明确:当你替代孩子思考时,孩子们将错失发展的机会,只有当过程中出现困难、问题和冲突时,才是最佳的教育契机。

    果不其然,每组都出现了不同的状况。其中,“十二生肖组”的任务是将十二生肖图案展示在主墙面上,布置成新年舞台背景墙。当孩子们第一次观察生肖图片时,他们发现,大家带来的生肖图各式各样,有的适合装饰,有的不适合。看到这些材料,孩子们发现了问题,并通过商量达成共识:图片大小和风格需要统一,适合装饰。于是,大家重新调整好材料,将其剪下之后发觉图片数量太少,如果贴上主题墙会显得太空荡,既不美观,新年气息又不够浓厚。经过小组讨论,大家决定以红色方块作为背景,四角用黄色花纹装饰。“窗花组”的成员先选出一位有经验的“小老师”,由他对大家进行集体培训。随后,大家选择了用A4红纸作为材料,但经过实践发现红色皱纹纸并不适宜,最终决定用红色洒金纸。在剪纸过程中,不同幼儿之间存在能力差异,经过老师的引导,大家明白了小组团结协作很重要。在后续过程中,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鼓励。

    在自己选择的任务中,孩子们全力投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经验和新能力。老师把布置环境的权利交还给儿童,让他们亲历布置的全过程,这使得他们内心更加欢愉,做事更加积极谨慎,同伴之间的配合也更加默契。老师是默默的观察者,时不时问一句,搭把手,给点力,出个主意,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有效总结和梳理孩子的行为,充分尊重“儿童主体”的教育智慧。

    四、当节日环创成为共享游戏主题时,将更大化地发挥教育价值

    除了各班结合新年课程定位进行有目的的创设之外,幼儿园公共空间和班级可以整体策划,联动打造。2016年是猴年,我园选取了幼儿耳熟能详的《西游记》作为题材,将新年游艺主题定为“西游奇遇记”,把整栋楼打造成节日主题下的游戏空间,使其富有情景眭、游戏性和活动性。每个班级都变成了《西游记》中幼儿熟悉的故事场景。幼儿非常兴奋,他们热情地学讲故事,围绕自己班级的故事情境和老师共同商量用什么材料、如何布置班级,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我们把品尝美食、手工制作和每个班的西游故事情境结合起来。最终,14个班级共打造出14个西游故事、14种美食和14个手工制作。

    在游艺之前,各班除了熟悉自己班级的故事外,还通过观赏环境、听其他班级老师和小朋友介绍环境等,了解《西游记》中的其他场景和其他班级的游艺内容。园方也统一下发邀请函,让家长提前了解游艺的整体安排。活动当天,每位幼儿携带一张通关文牒,每闯一关就盖一个章,当通关文牒上盖满了章,就算成功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本次活动实际上是将节日环境打造成共享游艺主题,无论是打造的过程,还是参与游艺的过程,师幼和家长都沉浸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当中。这次环境创设不但营造了氛围,呈现了主题,讲述了故事,介绍了玩法,而且体现了文化、游戏和家园合作的多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