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和管理方法

    董存军

    摘 要:我国许多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型水库由于年久失修等原因“带病”运行,对其进行除险加固迫在眉睫。为此,本文拟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和管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管理;方法

    文章编号:2095-4085(2020)04-0138-02

    我国小型水库大多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群众运动修建而成,在防洪、治涝、灌溉、供水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水库大多是边勘察边设计和边施工的“三边”工程,由于管理和维修养护不到位、自然灾害、蚁害等原因,导致水库“带病”运行,直接影响了水库效益的发挥,严重威胁着下游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使这批小型水库继续发挥其作用,对其进行大坝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已迫在眉睫。为推进项目建设,本文结合实际拟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和管理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小型水库病险的因素

    小型水库成为病险水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自然灾害因素

    自然灾害因素有暴雨、地震等。水库集雨范围内出现特大暴雨,形成特大洪水,超出水库的承受能力,对水库大坝造成极大危害,出现大烈度地震[1],对水库大坝结构产生破坏,导致水库成为病险水库。

    1.2 水库工程设计因素

    我国小型水库大多数在设计时缺少必要的地质勘察工作或地质勘察成果不满足设计要求;缺乏必要的水文气象资料,设计防洪标准偏低;未考虑抗震设计问题,导致很多水库抗震标准偏低等[1]。

    1.3 水库工程质量因素

    水库工程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大坝 水库大坝稳定性较差,存在坝体裂缝、渗漏,坝基和坝肩渗漏、绕坝渗漏、管涌等[1]。

    (2)溢洪道 溢洪道双面导墙、底板冲涮严重;设计宽度不宽、泄洪流量小;无泄洪通道;工程质量差、年久失修、裂缝、破坏、基础淘涮严重;无消能措施、消能防冲涮能力不足等[1]。

    (3)输水(冲砂)设施输水(冲砂)建筑物存在裂缝、断裂、露筋、钢管锈蚀、漏水等,影响了建筑物结构整体性[1]。

    (4)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 压力钢管、闸阀、钢闸门、启闭机等年久失修、缺乏维护,不能正常启动,贻误水库泄洪时机,影响水库大坝安全[1]。

    1.4 水库工程管理因素

    水库管理设施陈旧甚至缺失,不能满足防汛调度需要;水库防汛抢险公路标准低甚至没有,抢险人员和物资不能及时运至现场,丧失水库抢险有利时机;水库水文测报、大坝观测系统不完善甚至没有,不能为水库防洪排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病险水库未能空库度汛;缺少必要的监测和巡查,未能对险情及时发现并排出等。

    1.5 其它因素

    主要是水库淤积严重,库容变小,导致抗洪能力低于设计要求;有的土坝水库大坝受蚁害破坏,形成渗漏通道,威胁大坝安全。

    2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和管理

    2.1 夯实项目前期工作

    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的前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主要从水库大坝安全复核、统筹规划、资金争取和项目初步设计等方面来抓。

    (1)开展水库大坝安全复核及鉴定,确定安全级别[2]。业主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按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和《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进行地勘或物勘工作,掌握水库地质情况,结合气象水文资料,从水库大坝的防洪标准、抗震安全、结构安全、渗流安全、金属结构安全、工程质量、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复核和综合评价,找准水库病险症疾,确定大坝安全类别,编制《大坝安全评价报告书》和《大坝安全鉴定书》。由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各专业专家现场踏勘,对报告书和鉴定书进行严格审查并出具审定意见。对审定属于三类坝不安全(病险水库)的拟提出除险加固措施或建议。

    (2)统筹谋划,争取建设资金。在明确水库为病险水库等级后,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统筹谋划,将病险水库全部列入中央和省级规划盘子,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

    (3)扎实设计深度,确保初步设计方案切实可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后,设计深度要达到切实指导施工要求。要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水利行业标准、安全鉴定评价意见和存在问题进行初步设计,优化比选设计方案,细化设计深度。除险加固措施要安全可靠,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防渗加固,提高大坝防洪标准和抗震标准,提高溢洪道溢洪能力。更换放水闸阀、启闭机等金属和机电设备。对土坝进行白蚁防治。新建或改扩建防汛抢险道路和管理房,安装水情自动化测报系统和水库大坝自动化监测系统等。

    2.2 严格项目建设管理

    为推进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应从如下方面抓好项目建设管理。

    一是严格项目“四制”管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应严格执行项目“四制”管理,即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项目法人作为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实施主体,要为项目设计、施工和监理主动提供服务,控制好项目建设规模、投资和工期。

    二是探索新型建设管理模式,推进项目建设。由于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点多、规模小,而主管部门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存在监管不力现象,因此应采取“内联外引”[2]方式,对内打破科、室、站、所各自工作格局,增强建设管理一线技术力量。对外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发挥其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推进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实现双赢局面[2]。探索PMC、PPP等建设模式加快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质量控制管理,打捆招标项目监理单位,实施旁站监理,将质量监督关口前移,强化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条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

    三是及时工程验收。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验收管理办理法》及时组织项目法人验收和政府验收,完成竣工验收后须将项目移交管理单位[2]。

    四是强化全程监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对项目前期工作、招标投标、建设进度、质量、安全生产和度汛、验收等进行全程监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困难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2]。

    2.3 落实后续管护制度

    (1)科学调度,安全管理。完成除险加固并移交给管理单位后,管理单位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库分期蓄水计划和调度运行计划,并严格执行。通过自动化监测系统对水库日常管理实时监控。加强水库日常巡查和记录[2]。储备防汛物资,畅通抢险通道,加强防汛演练,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2)建立良好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水库运行管理机制。加强水库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提高管理能力。健全各项管护规章制度及细则,使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发挥水库自身优势,大力开发各种水利经营,实现以水养水,多渠道筹措水库维修养护资金,解决水库维修养护资金问题,确保水库正常发挥效益。

    3 结 語

    综上所述,只有扎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统筹谋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创新建设管理方法,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调度,才能加快推进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工作,使水库持久发挥效益,造福老百姓,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法人工作指南[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2009:21-24.

    [2]陈林.黔南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浅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0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