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副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控
张宝锁
摘要:牛、羊副结核病的发病初期表现为间断性腹泻,之后出现顽固性腹泻,进行性消瘦,下颌及肉垂浮肿。该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反刍兽(尤其牛)的一种慢性消化道传染病,幼龄动物最为易感,成年动物只有在接触大量的病原后才能发生感染。该病的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该病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不显著,主要还是做好日常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关键词:牛;羊;副结核病;诊断;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9-0141-01
1?流行病学
多种反刍动物可以感染副结核病。通常动物在驯养或捕获饲养的条件下,最易出现临床症状。临床疾病的发生与应激因素(如分娩、拥挤、运输或采用了不适宜的饲料配方)的存在密切相关。遗传因素与该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一些特定品种牛(如短角牛)易较早出现发病。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排菌动物和慢性感染动物广泛存在以及环境中病原的持续存在,造成了病原的传播。在美国,牛群中总感染率为1%~3%。在病原传播方面,牛奶和胎盘的传播意义尚未明确。
2?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牛:临床表现包括体重缓慢下降,腹泻,但体温和食欲正常。在发病阶段,病变可从回盲区延伸至整个肠道,黏膜下层浸润巨噬细胞、上皮样细胞和一些含有大量副结核分枝杆菌的巨细胞。输出淋巴结肿胀,充斥着大量含副结核分枝杆菌的巨噬细胞。由于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的肉芽肿增生性炎症,牛的典型肉眼病变为肠黏膜形成永久性横向皱褶。随着病情的发展,通常有临床症状的病牛最终会发生死亡。
绵羊和山羊:临床中,患病绵羊或者山羊出现腹泻的情况并不常见。如果所饲养羊群的饲料消耗增加,应立即检查是否存在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绵羊和山羊的肠道病变没有牛的肠道病变明显。山羊感染后,通常会出现体重减轻。
3?实验室诊断
样品采集。对于牛最好采集回盲区的样品(肠或淋巴结);但对于活牛,直肠的黏膜刮取物相对容易获得;对于有价值的牛,可取回盲淋巴结进行活组织检查。对于绵羊和山羊,取回盲淋巴结进行检查最有诊断意义。对于牛、羊,采集肠内容物或肠壁刮取物也有一定意义。
直接检查。对淋巴结压片、直肠或肠壁刮取物涂片进行萋-尼氏抗酸染色。副结核分枝杆菌的抗酸染色后呈阳性,为短而细小的杆菌,呈束状排列,而样品中其他一些抗酸染色阳性结构(腐生分枝杆菌或细菌的内生芽孢)是单独存在的,而且较大。组织切片经苏木素-伊红染色后,可观察到典型的肉芽肿病变,如采用抗酸染色,可看到大量的胞内和胞外的副结核分枝杆菌。
分离培养。依据该菌的体外增殖方式,即可做出可靠的诊断。对于粪便样品或活组织检查时采集的淋巴结样品,首先要用氯化十六烷基吡啶进行去污染处理,然后将经去污染处理的样品接种于含有分枝杆菌生长素(最好使用由副结核分枝杆菌产生的分枝杆菌生长素)的卵黄培养基上。由于丙酮酸钠可抑制一些菌株的生长,因此接种时要使用含有和不含有丙酮酸钠的卵黄培养基,同时也要使用含有和不含有分枝杆菌生长素的卵黄培养基,一般需要培养8周,才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有报道描述了一种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DNA插入序列IS900(一种副结核分枝杆菌特异的DNA序列)扩增后,应用14C-棕榈酸进行放射测定的技术,在2~4周内,该技术可完成对粪便样品的检测。
4?防控措施
目前在体内,还未有对副结核分枝杆菌有效而经济的抗生素可用。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克拉霉素)及一些处于试验阶段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体外试验是有效的,但由于价格昂贵而无法用于临床。然而,尽管在环境保证的情况下,单独使用氯苯酚嗪或者与乙胺丁醇或利福布丁共用,治疗效果也不理想。体外试验表明,副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有抗药性,在体内可能也有抗药性。
根除感染动物并防止其在畜群中发生传播,是控制该病的最好方法。此外,还需采取一些饲养管理措施,具体包括:将新生动物与母畜和其他成年动物隔离饲养;确保产房处于无污染的区域;饲喂新生动物时,要防范可能存在的潜在感染因素,不饲喂未经巴氏法消毒的初乳或乳汁。采取免疫学诊断方法和细菌分离培养方法鉴定疑似感染动物和排菌动物。分离培养方法可用于对血清学检测结果的进一步确证;不能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免疫接种过的畜群,可采用分离培养方法进行检测。分子检测技术可快速对发病动物的非粪便样品(如外周血)进行鉴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采用巴氏消毒法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手段,这样不仅可保证用于饲喂犊牛的初乳或乳汁不含感染性副结核分枝杆菌,而且也具有公共卫生意义。如果牛奶中副结核分枝杆菌的数量比较多,高温、短时间的巴氏消毒法也不能100%杀灭该菌。这种方法对于将几个奶牛场所产牛奶混合后进行处理的地区公共卫生意义可能不大,但对于单独处理自产牛奶的奶牛场,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有关控制疑似感染该菌动物的出售与运输的规定较欠缺,所以该病的预防较困难。只有建立统一的检疫与报告程序,才能减少动物感染副结核分枝杆菌。在一些国家,采用注射该病的活疫苗和滅活疫苗来预防发病,但这些疫苗的使用不是很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