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三杰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汤萍+薛志清
摘要: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中,首次提炼出“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深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弘扬和传承“三杰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杰精神”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2-0095-02
一、“三杰精神”的当代价值
“常州三杰”是指地处江南的常州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而常州三杰是中国近代革命时期江苏常州4000多名英烈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分别是瞿秋白、恽代英、张太雷。瞿秋白(1899—1935),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恽代英(1895—1931),他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原籍江苏武进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创办了《中国青年》,它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张太雷(1898—1927)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
我们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常州“三杰”精神:始终如一的爱国主义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坚定地共产主义信念;理论结合实际的优良作风。
(一)始终如一的爱国主义精神
民族的惊魂在于爱国,当国之惊魂存于心中之时,心中便有了强大的力量。19世纪,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社会激烈动荡,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之秋,时代赋予了青年们深刻的思考。他们早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关心时事,刻苦学习。辛亥革命周年纪念日,瞿秋白在宗祠门上悬挂一只白灯笼,上面书”国丧”两字。可见他对于革命失败的不满和愤怒。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各种外文,并去北京大学旁听陈独秀等人的课。“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担任北京学联评议部负责人,带领俄文专修馆的同学参加了游行示威和火烧赵家楼的行动。张太雷原名张曾让,他改名是因为他立志要让他的一生像他的名字一样化为世纪的春雷,他用自己的热血青春诠释了惊雷的意义。他出生的年代,是一个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年代。他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张太雷和瞿秋白曾是常州府中学堂同班好友,他还是瞿秋白入党的介绍人,张太雷牺牲后不久,瞿秋白以无比沉痛的心情写下了《悼念张太雷同志》,其中写道:“他在党里历次担任负责工作,他的坚决与耐苦是一般同志所知道的…他死时,觉着对于工农民众的努力和负责,他死时,还是希望自己的鲜血,将要是中国苏维埃胜利之源泉!”[1]当广州起义失败了,恽代英没有灰心,他说;“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革命,挫折不可避免的,要经得起挫折,只有不怕失败的人才能取得胜利的人。”“俗话说,秀才造反,3年不成,假如我们造反30年,不会一事无成的。”[2](P.2)事实证明,正是他们的坚持,才有了我们现如今的幸福生活。
(二)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出现和大批青年学生出国留学,他们在国外广泛接触了各种各样的西方政治思想,其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这些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力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得到传播。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有力打破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幻想。瞿秋白说:“中国人民几十年受剥削,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痛苦,触醒了空乏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运动突然一变而倾向社会主义。”[2]
在这些进步爱国青年的不断摸索下,中国逐步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瞿秋白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他通过自己的翻译将马克思主义者全面系统的介绍给国内读者。又引导我们领会怎样科学地认识文学艺术的性质和作用,让我们懂得如何正确分析一部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如何正确评价一个艺术家的历史地位。他尖锐地指出:“中国真正的民主平等主义,假使不推到世界列强的压迫,永无实现之日。”他疾呼——只有群众的热烈奋斗,能取得真正的民主主义,只有真正的民主主义才能保证中国民族不成亡国奴。”[3](P.197)即使在治病时期,瞿秋白念念不忘的是工作,他说:“我一天不读,一天不想,就心上不舒泰,—不能不工作;要工作。”[4]只能在卧病情况下,仍旧读书和写作,床头没有台灯,他把吊灯拉到床头,拴在床架上,俯在枕头上写。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青年人学习和发扬。
中华民族由任人宰割的命运到现如今成为屹立在东方的大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正是因为有了瞿秋白等这些爱国知识青年的探索和引导,我们找到了真正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社会的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不断碰撞产生的成果。
(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一生的精力已经用尽,剩下一个躯壳。如果我还有可能支配我的躯壳,我愿意把它给医学校的解剖室…”这是瞿秋白同志的内心独白。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题词,高度赞扬他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5]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到:“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瞿秋白同志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精神是活在人民心中的。
邓小平同志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6](P.137)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坚定的信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经过了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取得今天的胜利。这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理想和挫折的辨认关系的认识,缺乏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艰苦奋斗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在建设中要有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雄心壮志,不怕艰难险阻的斗争勇气。 在建设中要有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雄心壮志,不怕艰难险阻的斗争勇气,工作上埋头苦干而又勇于创新;学习方面要刻苦攻研,孜孜不倦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努力攀登学科高峰;而在生活中则要艰苦朴素,克勤克俭,抵制外来一些腐朽思想的侵蚀。一切有理想有奋斗目标的青年,决心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必须要高于前人,超过前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坚定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常州三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作为一个共产党人,始终要保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
(四)理论结合实际的优良作风
1923年,瞿秋白在担任《新青年》杂志主编时,也明确指出《新青年》的研究方向:“《新青年》当研究中国现实的政治经济状况”,“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试解剖中国的政治经济,讨论实际运动。”正是基于这些问题,所以瞿秋白撰写了大量的文章,来探讨、研究中国国情,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而现如今我们处在“十二五”和“十三五”计划的过渡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的国内发展稳定任务,我国的“十二五”计划即将实现,这意味着我国在经济、科技、国防等各方面都将步入一个新的大台阶。近期习近平主席主持政治会议,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之策,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
二、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以瞿秋白为首的开拓者们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上,有过失误和挫折,但是他们尊重实践,不断总结党组织的成功经验并吸取教训,逐步形成了比较正确的道路和指导方针。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辉煌的成绩证明了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国家对外交流不断深入,媒体新闻的传播也越来越广泛,在和各国化交流的同时,一些腐朽落后的价值观也潜入甚至渗入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更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等途径擅自传播一些不良思想,蛊惑人心。这些错误的价值观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设,也影响了我们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认识。总体而言,社会主义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成绩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我国的社会风气总体而言是充满正能量的。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深入发展的当下,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不断涌现,这与我们学习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相违背的。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我们坚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上带下,发挥了表率作用。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切入口,扶正祛邪。强调要以深化改革推进反腐斗争,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引向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中国梦”,他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历史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又伟大的任务,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中国梦”更需要当代青年大学生去共同构建。
参考文献:
[1]张太雷.张太雷文集[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2]选自《中国青年》发刊词——恽代英简介[J]17.
[3]瞿秋白.瞿秋白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1953.
[4]余玉花.瞿秋白思想评传[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
[5]选自《中国青年》[J].2011-02-10.
[6]邓小平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瞿秋白文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