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马晓鸽
摘要:当前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部分农民群体中存在封建落后思想残余、农村基层党组织出现懈怠现象等迫切需要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主力军的作用,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一、必要性
(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急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战略判断。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个新的高度,并朝着优质、美好的方向发展。在吐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思想观念侵蚀着广大农民的精神世界,严重阻碍了新时代农民的转型,由此产生的农民思想领域的提升问题开始更加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过程中,一些农民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忽视道德层面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使农村出现了一些铺张浪费、恶意逐利、急功近利的现象。为此,必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手段,使农民的思想水平与生活水平协同提高,为不断开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保驾护航。
(二)农民封建落后的小农思想仍有残余
从当前农民的思想现状来看,封建落后的小农思想仍有残余。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对外联系较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思想较为保守,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一部分农民仍然持有自给自足、小富即安的落后观念,缺乏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他们缺乏敢于敢闯敢拼的精神,对国家扶持的脱贫项目持观望态度,不敢尝试。他们看重私人感情,轻视法律的约束力,人情观念大于法律条文。在道德层面,对是非、善恶等认识存在误区,封建迷信思想严重影响他们的价值判断,致使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这些对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进而影响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建设。此外,农民群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法制观念淡薄,急需进行法制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为此,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法律素养,运用科学和法律的手段来破除封建迷信,使广大农民能够在了解法律的基础上,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使法律成为农民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可靠保障。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懈怠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农村开展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也是影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农村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政治组织保证。当前,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党员干部对党中央号召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理论宣讲活动响应不够积极,没有在农民群体中真正地贯彻落实。有一些存在着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问题,只是单纯地开展活动,不注重活動成效以及群众的反应和建议。还有一些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活动内容难以突出重点,致使农民疲于参与活动,而未能领会其中的理论深度,致使党的一些理论未能及时有效传达给广大农民群众。针对这些问题,必须不断提高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和号召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培养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丰富活动内容,使党的重大路线、方针和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为人民群众所了解和接受,并针对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意义
(一)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思想上的攻坚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要使贫困农民顺利脱贫,必须首先在思想上脱贫。让那些想要脱贫的人有能力脱贫,为他们提供优惠的脱贫政策、技术支持、法律保障,减少脱贫阻力。让那些不敢脱贫的人有信心脱贫,要多进行鼓励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脱贫不仅仅是农民的大事,也是国家的大事,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让那些依赖扶贫的人有决心脱贫,针对一些贫困户依赖国家扶贫优惠政策、不思进取的行为,要进行教育,深入了解症结所在,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在实施扶贫政策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农民贫困原因的分析,鼓励农民群众为脱贫出谋划策,激发农民的脱贫热情,解决农民脱贫的后顾之忧。要在广大农村建设一支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一工作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通过针对性的教育,使农民以饱满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面对扶贫中的艰难险阻,要在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指导下,持续加大扶贫力度,不断落实扶贫政策,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脱贫巡勿坚在预定日期的顺利收官。
(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农民面临着脱贫致富的重大挑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意味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还意味着人民精神状态的富足。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农村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精神境界的提高离不开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农村迎来了向着美丽乡村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民承受着思想和精神层面的压力。为此,要通过思想理论的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理论理解力,从而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在农村得到落实。通过道德法制教育,使农民自觉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农村的政治稳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通过仕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使农民群体在全民共建的过程中,体会到全民共享的快乐。
(三)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需要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参与,农民作为规模最大、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更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来补文短板、发挥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服务于军事、政治斗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事业。新时代我们主要面临的是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改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在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我们要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把农民培育成为人才后备军的一份子。邓小平指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通过对农民的“以文化人”和“以德育人”,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和新思路,使广大农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投入到文明乡风建设中,以宏大的视野、长远的眼光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指引正确方向,从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基更牢。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