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育背景下的幼儿园民间手工艺活动

    陶吕婷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这一点也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幼教工作者的关注,并开始重视结合本地传统民间艺术开展园本课程。那么,幼儿园应该如何将生态教育理念融入民间手工艺活动中呢?如何开展具有生态教育特色的民间手工艺活动昵?

    民间手工艺活动既具有独特性又富有多面性,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通过动手动脑操作,培养敢想、敢做的优秀品质,促进智力发展,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艺术领域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见,幼儿艺术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大自然和生活。

    生态教育立足生命,尊重生命,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给予了教育新视角。生态教育是幼儿在生态教育环境中学习生活,教育方式是生态的,教育内容是生态的,教育过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在与之互动中获得经验知识,累积成长所需。生态教育让我们对民间手工艺活动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借助生态教育理念,改进当前教育教学方式,營造自然、和谐、灵性的活动氛围,鼓励幼儿与自然对话,与本土资源互动,以艺术审美活动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手工艺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幼儿对美的感知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此前,我园在开展民间手工艺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为以下两点:第一,民间手工艺种类繁多,风格独特,有的作品与幼儿生活相距较远,幼儿缺乏相关经验;第二,教师在开展民间手工艺活动时多以欣赏作品为主,从而导致幼儿获得的经验较少。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改进和优化当前民间手工艺活动呢?

    一、与自然对话,感受艺术之美

    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大自然、大社会中活生生的人和事都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激发幼儿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更加真切地感受自然万物之美。春天到了,教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去草地上放风筝,去森林公园观赏各种花卉,和花草、大地合影。不经意间,幼儿在一次次与自然接触中,提升了对美的感知和观察能力。

    刺绣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手工艺,背后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和极高的艺术价值,而现实是它似乎与我们的生活存在着距离。不过,只要教师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刺绣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装饰素材,如幼儿的衣服、围巾、手套、帽子上,或是妈妈的裙子、披肩、靴子上,那些精致、美丽的刺绣图案何尝与我们的生活有过距离?于是,我们开展了关于刺绣的艺术活动。在开展刺绣活动时,我们发现幼儿对带有花花草草的刺绣作品充满兴趣,因为他们在与大自然互动中积累了丰富的花草经验和知识,所以他们能够很快喜欢上这些刺绣作品,并积极投身到相关活动中。

    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的。”环境所体现的文化氛围对幼儿的认知和情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因此,我们要引导幼儿多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鼓励他们发现自己喜爱的图案并进行分享。幼儿在欣赏了相关作品后,还可以走进真实的场景中,观察、比较作品与现实的异同,一方面为后续的创作积累丰富经验,另一方面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艺术表现的魅力。生态教育正是支持幼儿在大自然中积累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的渠道,通过走进自然、关注生活,让幼儿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二、与资源对话,发现材料之趣

    蒙台梭利认为:“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在生态教育背景下,我园建立了资源室,创设了互动体验区,进一步挖掘本土资源,巧用自然资源,支持幼儿的直接感知和参观体验,给幼儿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一)巧用自然资源

    慷慨、富饶的大自然蕴藏着许多“宝贝”,我们鼓励幼儿在大自然中寻找和收集各类手工材料。无意间捡起的落叶、松果、树枝,在教师带领下搓出来的麻绳,都是孩子们的“心头好”,孩子们不舍得和它们“分开”。于是,我们将幼儿收集的树叶、松果、木片、石块等自然材料进行整合,作为班级资源区。除了收集自然材料,孩子们还收集了许多用自然材料制作的艺术作品:有栩栩如生的棕编玩具,如蚱蜢、螳螂、蜻蜓等;有做工精细、朴素雅致的草编工艺品,如草帽、提包、鞋子等;有精巧可爱的藤编小动物、小家具,如藤编小猫、提篮等。此外,教师还提供一些基本的、现成的、生活化的材料,并尽可能种类丰富,如丝线、珠子、彩纸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喜欢的材料开展手工活动,如在麻袋上绣花,也可以利用之前随手捡到的“宝贝”(如稻草、麻绳、树枝等)进行编织。这些来自自然,带着幼儿深深爱意的材料与作品,有着属于大自然特有的灵性与美感,无疑是美术教学活动中最为珍贵的素材,是那些造型复杂、色彩艳丽的塑料装饰品所无法企及的。

    (二)建立资源室

    除了班级小型资源区,我们还建立了幼儿园大型资源室,陈列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作品,供幼儿欣赏和学习。在幼儿园资源室中,最具苏州特色的当属双面绣和丝巾,各类刺绣作品被一一摆放在柜面木架上,木架上还有立体的编穿器具,如花瓶、笔筒等。资源室的墙面上还贴有一些精美的编穿工艺,如编织手袋、围巾、草编玩具、中国结、纸编等。幼儿园资源室为幼儿提供了三维欣赏空间,各种各样精致的手工艺品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他们陶醉在一个充满编穿的艺术世界中,尽情地享受艺术的熏陶。

    (三)创设互动体验区

    《指南》在说明部分强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开展民间手工艺活动要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让他们以自己喜欢且感兴趣的方式去感受,亲身操作和体验。因此,除了创设欣赏性的环境以外,教师还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动手操作体验区,让幼儿有充分的操作机会。体验区的创设应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并尽可能地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主动参与手工创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张贴图标和图示来引导幼儿自主操作。

    三、与幼儿对话,表现个性之美

    (一)细心观察,把握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幼儿主动参与到民间手工艺活动中,关键要激发幼儿的兴趣。例如:一天,园园穿了一件绣满彩色小花的毛衣来园,吸引了许多女孩子的注意。恰恰说:“园园,你的毛衣真漂亮!”芊芊说:“你毛衣上的小花像真的一样,是绣出来的吧!”乐乐说:“要是我妈妈也会绣就好了。”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也想拥有一件绣满小花的毛衣的心情。于是,我赶紧启发道:“那我们在手工坊开一个刺绣区吧!”孩子们听了都欢呼雀跃,纷纷表示要学习刺绣,展示自己灵巧的双手。由于幼儿都喜爱刺绣上的花卉,我带领孩子们再次走进大自然,近距离观察和欣赏花花草草,激发他们的创作欲。

    (二)尊重个体,分层指导

    1.自由开放式的小组活动,让幼儿愉快、自主地参与。幼儿在刺绣和编织的时候是绝对自由和放松的,他们可以自主选择难度较大的花色图案或难度较小的素色圖案;可以个人专注地刺绣,也可以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比赛刺绣。同时,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地表现与创作,有的幼儿设计了小花、小草、小树、月亮等比较简单的图案,有的幼儿设计了较难的人物和动物图案。然后,孩子们根据自己设计的图案选择喜欢的丝线进行刺绣,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审美能力。

    2.适时指导和帮助,及时鼓励和肯定。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及时鼓励和肯定他们,激发和提升其创作热情。例如,当幼儿遇到丝线打结、不会绣等问题时,教师要启发他们交流讨论,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幼儿对自己的作品都有一种自豪感,希望得到成人的夸奖,教师要及时肯定和赞扬每个幼儿的作品。如此,幼儿在获得相关经验的同时,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意识品质,更加喜欢编织活动,更富有创造性。

    3.从易到难,由粗到精,循序渐进地学习。在各类手工艺活动中,编织比较容易上手,刺绣则相对较难,部分幼儿对之望而却步。因此,教师应遵循“从易到难、由粗到精”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供材料。同时,教师应坚持将刺绣和编织结合起来,提供更多层次的材料,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进一步感受民间手工艺活动的丰富多彩。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结合自身摸索和实践,许多幼儿都学会了简单的刺绣方法,并逐渐爱上刺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

    (三)结合主题,融合节日

    在生态教育背景下,我们的生活化主题活动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内容切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例如,在“春天”主题活动中开展桃花朵朵开、花边绣、香包等刺绣活动;在“我爱我家”主题活动中开展编织活动,幼儿可以为妈妈制作美丽的项链,编织围巾、小包,还有“趣味纸编”等活动。

    此外,我们还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民间手工艺活动,让幼儿深度参与传统节日活动,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浓郁的历史氛围,培养幼儿喜爱民间艺术的兴趣。例如,在“端午节”主题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制作香包活动,有的幼儿用针线缝合香包,有的幼儿用彩泥揉捏香包,还有的幼儿用彩纸制作香包;在“冬至”主题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用编织的方法制作各种各样的围巾。活动中,孩子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且投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新,在深度参与中了解了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对于幼儿来说,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展示是最光荣的事。因此,我们在布置环境时会给予幼儿充分的自我表现空间,如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班级或家庭中,琳琅满目的手工艺作品让家长惊叹于幼儿的创造潜能。

    《指南》在艺术领域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我们结合生态教育的理念,以幼儿为本,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时刻关注幼儿对民间手工艺的兴趣变化。幼儿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与各种主题、节庆活动相结合,进一步感受到刺绣和编织的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生态教育背景下的幼儿园民间手工艺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还培养了其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不仅陶冶了幼儿性情,还发展了其动手能力;不仅提高了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还碰擦出了心灵深处的艺术火花。教师应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积极开展民间手工艺活动,融人生命和自然,给幼儿创造一个快乐、多彩、难忘的童年。

    后记:

    生态教育基于自然教育和森林教育的理念,更加适合在幼儿园开展,幼儿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来获取经验。生态教育背景下的幼儿园民间手工艺活动,让幼儿对艺术的感知与理解更加深刻,更加有表达的欲望。基于生态教育理念下的民间手工艺活动具有深入探索的价值,希望更多园能加入到这一课题研究中,探索属于本园特色的生态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