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地图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刘明森 夏圆
[摘要]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反映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有着文字不能代替的作用。将历史地图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既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时空观念,还能弥补教材文字不够直观的不足。
[关键词]历史地图;课堂教学;运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16-0076-02
古语云,“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由此可见地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地图有简洁、直观、明了的特点,因此地图在反映具体事物所处的空间状态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可弥补文字表达不够直观明了的不足。郑樵的《通志·图谱略》中就有“即圖求易,即书而求难”这样的记载。苏联教育家斯拉拉斯夫说过:“地图是给学生直观地阐明历史过程中的联系所必需的有力工具。认识地图,不仅是要知道它的点线符号、象征意义、城市、边界、河流等,而且要从这符号中间看到活生生的历史事实以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复杂关系。”教会学生像阅读历史书籍一样读地图,是历史教师从事教学历史地图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历史地图不仅是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之一,更是历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历史地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时空观念
众所周知,中学历史教学中经常会涉及一些时间、空间概念,而历史地图中常常集合了图像和文字。如果学生仔细审读地图,就可以从地图中找到定位时间、空间的标记、图示等。因为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发生在一定的历史时空之中的,不可能脱离某个特定的时空。正如梁启超在《中国地理沿革》序言中所说:“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正确认识理解历史时间、空间概念,有助于学生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准确地把握历史问题。因此,恰到好处引用历史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和时空观念。
如在讲述人民版必修2专题三《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教师可以展示一张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引导学生去读图,先找到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了解4个经济特区是最早对外开放的试点,再指出1988年还增设了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88年开放的海南岛,属于一个较大区域,应指出它不同于1980年设置的4个经济特区,它类似沿海区域的“面”,而非“点”)。然后找出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引导学生观察14个沿海开放城市由北往南地分布在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相对于经济特区这4个孤立的“点”来看,这14个沿海开放城市可以理解为沿海岸线分布,是一条虚线。再观察4个沿海开放区,由北往南分别是环渤海经济技术开放区、长三角经济技术开放区、闽东南经济技术开放区和珠三角经济技术开放区。这是4个较大的区域,可以理解为以这4个地区为中心而形成的对外开放的“面”。这样,点一线一面的趋势在地图上清晰可见。抓住1980年4个经济特区的“点”,到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连成的海岸“线”,再到1985年后的4个沿海开放区及1988年增设的海南岛经济特区组成的“面”,点线面结合的格局一目了然。这样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地区的空间位置的印象,也帮助学生掌握了沿海开放区的空间分布,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感。
这里还可以进行知识迁移,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所要求开放的通商口岸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在这相同的空间内,不同时间发生的历史事件。这里既能找到空间上的相同点,如厦门既是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也是新中国最早主动开放的经济特区;也能发现其开放的原因不同,一个是被迫开放,一个是主动开放。进而可以再深入分析,发生在相同空间里的两件不同历史事件的原因、背景、影响等内容。通过一幅地图把不同时期发生在相同空间内的历史事件重现,抓住时间和空间的变与不变,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及对历史事件分析解读的能力。
二、借助历史地图弥补教材文字不够直观的不足
历史地图不同于普通地理地图,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它能对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相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做出动态的轮廓性反映。由于图片能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所以它具有文字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历史地图在配合教材使用时,应尽可能地挖掘其中的隐含信息,以补充教材上没有的历史信息。正如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的论述:“只要有可能,就应当用感觉去接受一切东西,……如果某种东西能同时用好几种感觉去接受,那就应当同时用好几种感觉去接受它。”
如人民版必修1专题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中,关于西汉郡国并行制只有“西汉王朝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曾分封诸侯王而形成‘郡、‘国并存局面,后逐步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整体更为巩固”寥寥数语。但郡国并行制仍属于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的考点。显然这里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补充说明。教材表述言简意赅,但是如何使学生直观地掌握“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的地方政治制度,是汉初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教师可以展示下面这幅图:
此图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郡、国是同时存在的。这是汉初地方制度的一个特色,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现象。教师应提醒学生观察比较图中“胶东国”与“高密国”“甾川国”在大小上的差异,并分析这些较大的封国存在对当时汉朝统治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理解较大封国的存在会威胁中央集权,甚至引发动乱,如“七王之乱”。但是随着汉武帝“推恩令”的实施,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这就解决王国封地过大的问题,使得“大一统”整体更为巩固。借助历史地图直观展示郡国并行制,可以弥补教材文字直观性不强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推恩令”相关知识。
如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学业测试水平模拟考试中就有一题:
公元前74年,汉武帝之孙刘贺被拥立为帝,在位27天被废。汉宣帝时被封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隶属于豫章郡。材料信息表明汉代( )
A.全面推行分封制度 B.郡国并行弊端凸显
C.宗法观念荡然无存 D.侯国曾经归郡管辖
此题根据“隶属于豫章郡”,确定答案为D选项,其实不难。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只参照教材讲授的“郡国并行制”,不加以地图补充指出这里并行的封国是王国,而侯国按照汉制隶属郡,学生便会怀疑D选项的正确性。
历史地图学是对历史地图包括历代制图理论进行专题研究和编制的一种专门的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历史地图的编制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和机构来完成。教师在选择历史地图时一定要认真鉴别,坚持历史地图的科学性。当然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还需要一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慢慢探索,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责任编辑 袁妮)